水源地整治絕不容“摻水”
在全國性的工作會議上,因為工作進度滯后被點名,相關地市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7月27日召開的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第二次視頻會上,不少地方就被點了名。當天,所有地級市以及長江經濟帶所有縣市參會。
山西晉中,河南三門峽,四川德陽、綿竹等被點名,是因為直至水源地專項督查組進駐時,尚未制定出臺整治方案。
云南曲靖、宣威和富源,湖南岳陽,吉林白山,山西運城,陜西安康,山東泰安等被點名,是因為整治方案粗糙。
陜西西安、廣東汕頭、山東煙臺被點名,是因為相關水源地問題整改明顯滯后,有的甚至至今仍是“零進展”。
“每一個問題,生態環境部都會一抓到底,盯住盯緊,直至全部妥善解決。”對百姓“水缸”的問題,生態環境部的態度一向十分堅決。
這是落實中央部署的體現。從4月上旬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到5月中旬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再到6月下旬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都對水源地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
這是保障群眾健康的體現。根據部署,生態環境部今年水污染防治要突出“四種水體”,首先就是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體,這是老百姓的水缸,是重中之重。
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的數據顯示,長江經濟帶縣級、其他地區地市級水源地今年要完成清理整治任務,涉及1586個水源地的3991個環境問題。截至6月底,各地已完成1234個問題整治,完成比例為31%。
然而,當天的視頻會議也作出判斷認為,目前水源地清理整治工作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尤其是今年工作任務依然艱巨繁重。
除各地報送的3991個問題,專項督查還發現2260個清單外問題,較多的有河南200個、湖北189個、廣東183個、廣西165個、云南156個。自己上報的問題少,督查組查出的問題多,背后有無工作不細甚至隱瞞不報?
截至6月底,全國尚有497個問題整治“零進展”,占今年任務量的12%。其中陜西183個、山東141個、廣東102個,給后續工作帶來極大壓力。“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背后有無重視不夠甚至不作為?
137個水源地未劃定保護區水源地,湖北17個,西藏、四川、云南、陜西各16個,山東10個。253個水源地仍未提交矢量邊界,涉及27省份。不僅無實質進展,連最基礎的工作都沒做,究竟是什么原因?
“目前,出現一些問題的根源,還是部分地區黨委政府主觀上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足。”對于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會議給出了明確的判斷。
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在會上指出,部分地方“等、靠、要”思想嚴重,導致啟動晚、整治緩、見效慢。
從各地上報結果來看,目前十余省份均把大量任務都壓在今年12月底完成,還有一些地區未確定整治時限。
水源地整治工作非常復雜,往往涉及民生,涉及大規模的工程項目,前期考慮不周、抓得不緊往往會導致在最后階段壓力巨大。去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曾有過這樣的教訓。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建立健全了很多傳導壓力的有效手段,除了相關會上的點名,生態環境部還會定期發出通報,強力開展強化督查,強力開展信息公開等。
信號非常明顯: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戰役之一的水源地保護,不容有失,不容打折,不容摻水,務必全勝。
現在距離年底只剩下5個月時間,對那些工作滯后的地區來說,到了該發力的時候了。作為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的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到了要親自抓、切實推動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