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重壓:水泥行業停產壓力與去產能并行
因2018年二季度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不達標,日前,安徽省蕪湖市要求水泥企業停產共計17條熟料生產線,共計停產6天。
“這次受影響的企業包括海螺水泥、南方水泥、磊達水泥等。”6月27日,中國水泥協會數字水泥網高級分析師王曉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計本次蕪湖停產將減少50萬噸左右熟料供應。
這種相對突然的被迫停產,成為今年水泥行業的“常態”。今年以來,山東、河北和江蘇等地水泥企業也出現停產情況。“2017年的被迫停產時間比較長,但次數相對少,而今年則相對頻繁和不固定。”王曉亮說,按照正常的行情,當下我國水泥行業處于淡季,價格處于下行周期,但蕪湖是長三角地區水泥熟料供應的主要產地之一,這次的停產短期內使華東地區水泥價格繼續中高位運行。”
對于已經進入平臺期的水泥行業來說,供給側改革和環保監管成為當前影響我國水泥行業供需關系的重要因素。王曉亮認為,隨著環保監管的逐步推進,如果監管常態化和規律化,而非一刀切的方式停產,將促進我國水泥行業從去產量進入到去產能階段,使得水泥行業去產能“破冰”。
水泥行業“清洗”
我國水泥產量占全球水泥產量的60%,其所帶來的污染物排放問題同樣受社會關注。為治理水泥工業污染問題,同時推進行業綠色轉型,近年來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引導水泥企業脫掉“三高”的帽子。
2017年6月起,環保部和工信部連續發布一系列措施,加大污染物排放監督力度。2017年8月7日,第四批中央環保督查啟動,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污染超標。環保重壓下,污染排放超標企業不得不停產,嚴重者則被關停。水泥行業也不例外,從去年至今年,多地出現時長不等的停產現象。
“停產增加了企業的營業成本與人力成本,也會對下游產業帶來影響。”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鄭建輝表示,橙、紅色預警天氣進一步要求企業集中停產,北方采暖地錯峰生產等措施,使企業在縮減產能的同時,也承擔著一定的附加成本。
按照國家制定的《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NOx特別排放限值為320毫克/立方米。“早在兩三年前,我國水泥企業就已按照這個標準進行了脫硫脫硝裝置的安裝,”王曉亮說,90%以上的企業的排放達標,但也有部分企業并未達標。
在全國范圍內,各省份對空氣的排放要求略有不同,比如河南、江蘇、廣東、浙江陸續發布了2018年水泥排放最低標準,氮氧化物排放限值100毫克/立方米、 150毫克/立方米不等。業內人士認為執行這些標準并非易事。鄭建輝表示,“氮氧化物減排設備至少需要幾百萬投入,此外還有運營投入,對于部分企業而言是不太愿意接受的”。
王曉亮也舉例,一般一個水泥廠的投資額約為5-6億元,而環保設備的成本約為幾百萬元,后期運營方面,每噸水泥環保設備的運維成本約為3-5元,在產品價格高的時候影響不大,但若遇到停產或行業不景氣,則會加大企業的成本壓力。
從目前的環保政策推行來看,還存在部分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方面,環保標準執行并未得到徹底落實,部分水泥企業仍然存在污染物偷排問題;另一方面,部分環保政策“一刀切”不利于行業可持續發展。
事實上,我國北方地區的水泥企業停產已趨于常態化管理,“比如每年11月,北方地區的水泥企業會配合當地的環保要求主動停產,”王曉亮說,但今年停產的南方地區則大都沒有規律,且對水泥企業的停產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導致部分達標水泥企業的生產受影響。若是效仿北方地區規律性常態化監管,會利于企業做出生產調整。
去產能推手
環保則是水泥行業去產能的一個重要抓手。
早在201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建材行業2012年底前淘汰窯徑3.0米以下水泥機械化立窯生產線、窯徑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窯(生產高鋁水泥的除外)以及水泥土(蛋)窯、普通立窯等落后水泥產能。
目前,大部分落后產能已基本被淘汰,聯訊證券水泥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表面看目前水泥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程度大約在4.5億噸(熟料),占現有全部產能的24%左右。
但整體來看,經過大規模關停和并購后,目前水泥市場形勢依舊嚴峻,華北地區是水泥行業虧損的重災區。鄭建輝指出,北方地區產能過剩比較嚴重,需求也連年下滑,近兩年下滑幅度超過20%,一些大企業如金隅冀東等,以及西北地區一些企業業績都不盡人意。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需要淘汰的劣勢產能約占全國水泥產能的20%,但這部分產能的淘汰基本上沒有太大進展,企業大都處于去產量而非去產能階段。
另一位水泥行業人士也表示,此前,國家針對生態文明建設已做頂層設計,國務院也對近期嚴格、地毯式的環保行動有了落實到高層政策上的方向指引和定調。對水泥行業來說,這預示著未來環保口徑會更加嚴格,將有力推動行業去產量的落實,以及去產能的“破冰”。
對水泥企業來說,雖然企業在環保減排方面面臨著巨大壓力,但長遠來看,環保措施加碼對企業有利。
從企業營利方面來看,鄭建輝表示,環保督查中強制停產帶來市場上水泥供給減少,短期供給側的減少對價格的抬升有刺激作用,當需求足夠時,較長時間停工也是可以覆蓋企業成本的。從運營上來看,環保標準的壓力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在節能減排、脫硝改造方面研發新技術,為企業健康發展帶來空間。
鄭建輝也表示,利用環保政策去產能不僅僅是解決當前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需要,也是實現水泥行業產業升級,利用更少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滿足社會經濟建設,實現行業長遠發展的需要。
“企業應對措施上,錯峰生產可作為去產能的方式之一。”鄭建輝表示,采暖季錯峰生產可以將企業運轉時間壓縮100多天,即去掉了100多天的產能,在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時有效化解產能過剩,更能讓熟料生產所消耗資源的社會價值得以體現。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