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升溫1.5℃,全球可省逾20萬億美元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氣候科學研究,量化了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 5℃而非更加常見的2℃,可以在全球和國家層面上帶來的經濟效益。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篇氣候科學研究,量化了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而非更加常見的2℃,可以在全球和國家層面上帶來的經濟效益。研究認為,如果能在本世紀末實現這一目標,有望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節省逾20萬億美元。
為了實現《巴黎協定》制定的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的宏偉目標,需要采取大量緩解措施。因此,有必要了解實現該目標可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以便決定是否應該實現,或者如何實現該目標。
此次,美國斯坦福大學馬歇爾·伯克與諾亞·迪芬巴夫的研究團隊,將歷史數據與各國氣候及社會經濟預測值結合起來,評估未來不同的氣候變暖程度可能產生的損失。根據他們的估計,到本世紀末,將氣候變暖幅度限制在1.5℃,有75%的可能性減少經濟損失,有60%的可能性在全球范圍內產生逾20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71%的國家——包括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美國、中國和日本)以及全球90%的人口,有極大可能性會受到較小的經濟損失,較貧窮的國家則受益最大。
研究團隊提醒,他們的方法受到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如極端驟變事件,包括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或者經濟增速影響氣候變暖的后果等。盡管如此,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科學家認為,該研究依然意味著,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有望減少經濟損失,而如果不能將其限制在2℃,則極有可能顯著增加經濟損失,損失規模或達全球經濟產出的15%以上。

責任編輯:任我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