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節能連續兩年歸母凈利為負 四只債券被暫停上市
近日,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發布公告,該公司債券“G16節能1”“G16節能2”“G16節能3”“G16節能4”自2018年5月10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競價撮合平臺暫停上市。
根據中節能2017年審計報告,該公司2016年和2017年凈利潤分別為12.47億元、15.13億元,但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13億元和-7.54億元。由于連續兩年歸母凈利潤為負,根據《證券法》第六十條、《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上市規則》第6.10條等規定,上述債券被暫停上市。
中節能信息披露負責人管迪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受債券暫停上市影響較小。截至 2017年底,中節能 2016 年綠色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共投向 27 個綠色產業項目。其中,21 個綠色產業項目已投入運營。隨著2018年公司業績的好轉,上述債券在2019年第一季度便會恢復上市。
50億債券被暫停上市
記者獲悉,中節能此次被暫停上市的4只債券于2016年8月成功發行,總規模為50億元。這是當時最大規模的綠色公司債券,也是國內首單經過雙重綠色認證的綠色公司債券。
上述債券第一期發行30億元,票面利率為2.89%,低于同類普通公司債平均發行利率約27bp;第二期發行20億元,票面利率為3.13%,低于同類普通公司債平均發行利率約25bp,均創下非金融企業發行同期限綠色債券的歷史最低成本。
但是,好景不長,由于中節能 2016 年和 2017 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0.13 億元和-7.54 億元,根據《證券法》相關規定,這些債券被暫停上市。
對于公司虧損的原因,管迪向記者表示,2017 年出現虧損,主要是公司根據國資委的要求,通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加大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力度,便于公司后期“輕裝上陣”所致。
同時,管迪強調,2017 年度中節能實現營業收入 522.13 億元,較 2016 年同比增加 40.20 億元,增幅 8.34%,在計提大額減值準備消化歷史遺留問題的前提下,實現利潤總額 25.33 億元,相較于2016年,也是實現了小幅的增長。
除此之外,導致歸母凈利潤虧損的原因,還因為2016 年,中節能下屬重慶中節能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因所持股的非并表企業海東青停牌事項影響,計提了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也是對歸母凈利潤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據不完全統計,除了被暫停上市的4只公司債,中節能還發行了大量銀行間債務融資工具,包括超短融、短融、中票等,各類債券余額超200余億元。
明年或恢復上市
作為中央企業中唯一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產業集團,中節能目前擁有563家子公司,其中二級子公司28家,上市公司5家,業務分布在國內30多個省市及境外6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僅如此,記者梳理中節能近幾年年報發現,在其體量增長的同時,債券發行量也是水漲船高。自2006年開始,中節能發行各類債券42只,累計債券融資規模為796.0億元,目前仍存續的有17只。
2015年以來,中節能負債均在千億元左右浮動。截至2017年,中節能總負債約為1011億元,其中流動負債411億元,非流動性負債600億元。
不過,雖然身背高額負債,但中節能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依然保持樂觀。管迪向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的債務并沒有受到此次債券暫停上市的影響,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目前已對公司作出評定,中節能主體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說明公司的融資能力尚可,不會影響公司的償債能力。
5月17日,大公國際發布關于關注中節能公司債券暫停上市的公告顯示,中節能在債券市場發行過多期債券。
截至該公告出具日,大公國際評定中節能主體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中節能在債券市場公開發行的“14中節能MTN001”“14中節能MTN002”“15中節能MTN001”“15中節能002”“17中節能MTN001”“G16節能1”“G16節能2”“G16節能3”“G16節能4”“PR節能03”“15節能04”“15節能05”的信用等級均為AAA;“17中節能CP001”的信用等級為A-1。
對于“G16節能1”“G16節能2”“G16節能3”“G16節能4”4只債券恢復上市的具體措施,中節能在公告中表示,2018年,公司將充分把握節能環保行業發展的歷史機遇,繼續做強、做優、做大節能環保主業,進一步強化成本控制、優化債務結構,保持公司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財務指標穩步增長。2018年一季度,中節能實現營業收入94.66億元、利潤總額8.06億元、歸母凈利潤8356.04萬元。中節能方面表示,預計2018年后三季度公司仍將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力爭盡快實現債券恢復上市。
管迪向記者表示,公司已與上交所溝通過,2018年,中節能無論是利潤總額還是歸母凈利潤都會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公司披露2018年年報時,暫停上市的4只債券便會恢復上市。
環保債券違約潮起
如果中節能4只債券如愿在2019年恢復上市,尚且不會出現兌付危機。但是,相比之下,其他幾家環保企業就沒有那么“幸運”。
記者梳理發現,進入2018年,多家環保企業出現債券違約和資金鏈危機。
2018年前5個月,包括神霧環保、*ST中安、盛運環保、凱迪生態、美麗生態等多家環保公司出現不同程度債券違約,涉及金額合計逾40億元。其中三家公司的債券違約,更是集中爆發在5月3日到5月7日的四天時間里。
神霧環保是2018年第一家出現債券違約的環保公司。3月份,神霧環保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流動資金較為緊張,“16環保債”未能如期兌付本息4.86億元,發生實質性違約。緊隨其后,*ST中安5月7日公告稱,因多項應收賬款未按時回籠導致流動資金緊張,故無法按期支付“15中安消”債券本金及利息,該債券余額9135萬元,應于2018年4月30日支付本金9135萬元及利息306.0225萬元。
凱迪生態也表示,其2011年度發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據“11凱迪MTN1”由于未能在5月7日實現兌付,從而構成違約。公告顯示,本次違約涉及本金6.57億元,利息4119.39萬元,合計6.98億元。
對于企業出現大面積債券違約的現象,有證券公司分析師向記者表示,2017年底,受PPP清理影響,有些銀行對PPP項目貸款審批變得更加嚴格,對PPP項目建設進度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到上市公司業績。
除此之外,環保項目需投入大量資金,目前貸款利率上行對上市公司現金流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影響行業公司市場開拓。業績達不到預期,新的市場無法開拓,企業的償債能力就會受到較大的考驗。而且大型央企以及其他領域公司紛紛跨界進入環保行業,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盈利能力面臨巨大考驗。
不過,根據環保產業協會公布的《2017年環保產業景氣報告:A股環保上市企業》顯示,環保行業發展整體較好,2017年,我國119家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環保業務營收1847.9億元,同比增長23.2%;環保業務凈利潤197.4億元,同比增長12.6%。
多位受訪的證券公司分析師向記者表示,前兩年環保市場熱度高漲,產業融合不斷加強,跨界正在成為趨勢。當前越來越多的行業外公司開始轉型環保,環保公司也向其他業務轉型。而且之前,PPP模式市場關注度較高,資本對環保行業整體估值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報告也指出,環保業務凈利潤率10.68%,同比下降0.85個百分點。2017年整個A股市場成長能力出現下滑。
不僅如此,報告顯示,2017年,整個A股市場的償債能力較2016年有所下滑。
對此,上述證券公司分析師指出,水務處理、廢氣處理、固廢處理等環保項目及行業都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具有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單體項目盈利水平相對較低的特點,以中節能為代表的綠色產業企業需要大量低成本資金的支持。但國內綠色產業融資模式較為單一,歷史上融資成本較傳統行業無明顯優勢。到2017年年底,企業都感受到了金融系統的整肅及金融市場去杠桿的變化。
據統計,目前環保行業杠桿率普遍較高,整體超過55%,處于持續上升趨勢。
上述分析師分析道,雖然企業出現大面積債券違約不會是常態,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于環保行業青睞程度較之前有所降低,行業或許已過爆發期,隨著行業的發展,必然進入行業洗牌期,未來擁有優質現金流資產以及核心技術的公司將更容易獲得發展。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