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底線
近期,生態環境部密集公布了一批典型的污染案件調查處理情況,其中不乏一些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在近年來國家強調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以及環境執法保持高壓態勢的情況下,為何部分企業仍然會選擇違法排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企業本身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所處的時代和形勢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更沒有意識到新時代一個不守法的企業將會付出怎樣的代價。無數案例告訴我們,企業不守法,將不會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企業不守法,將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新環保法的實施,再加上近兩年實施的中央環保督察等措施,對不守法企業形成強大威懾力。2017年,全國環保系統共下達環境行政處罰決定書23.3 萬份,同比上升86.5% ,罰沒款數額總計115.6 億元,同比上升74.2%。中央環保督察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累計立案處罰2.9萬家,罰款14.3億元,問責1.8萬多人,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8萬多個。
企業不守法,將面臨較大市場和經濟損失。一方面,嚴格執法正在成為常態,針對違法排污的企業,為規避環境風險帶來的金融風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將減少甚至拒絕對這類企業的貸款,企業將面臨融資難、市場份額萎縮等問題;另一方面,對于違法排污的上市公司,為規避環境問題帶來的投資風險,投資者將減少對其投資,一些上市公司環境丑聞一經曝出股票暴跌就證明了這一點。此外,部分消費者會傾向于選擇環境表現好的企業生產的綠色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違法排污企業的發展。
企業不守法,將面臨巨大的社會壓力和挑戰。隨著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力度的加大,以及社會各界環境參與意識的增強,包括社會組織、媒體及企業周邊居民等在內的社會力量對企業環境行為監督的力度和強度逐步加大,近期公布的幾起污染案件中,就有3起源自媒體曝光和群眾舉報。此外,根據近半年以來的公眾舉報,生態環境部進行了篩查,并針對山西省太原市黑貓炭黑廠等11家重復舉報或集中舉報的單位,向有關地方下發預警函,責成地方監督相關企業,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環境問題。
可見,當今時代,不遵守環境法律法規、亂排污的企業,已經沒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守法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的底線。今年,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展開一系列環保戰役和行動,以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七大戰役為牛鼻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新時代,企業不僅要做到守法,履行好自身主體責任,而且應該以更高更嚴的標準要求自己,積極主動進行綠色產品和生產流程創新,提高產品競爭力,促進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