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環保督察:環保與經濟“兩本賬”怎么算?
中央環保督察再啟,三年內有望全覆蓋。本輪督察一大看點是,即將推動解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本賬”。
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了中央環保督察下一步重點任務——要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環保督察向縱深發展。
中央層面首次明確提出,以督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它意味著,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將不僅僅停留在對環境問題進行督政問責,更將在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做文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對記者表示,未來環保督察向縱深發展,使督察更加規范化、程序化、常規化和法治化。要盡可能減少短期內督察對企業的過度沖擊。“環保督察也在探索過程中,本身還要更加具體、細化、高效,這尚需在第二輪環保督察中逐步深化。”
河北省冶金行業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勇認為,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是很豐富的,對于鋼鐵企業而言,它要求工藝、產品的綠色化,要求加快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產品檔次,促使工藝、設備、管理和技術等方面進一步升級。
避免督察“一刀切”
能否避免“一刀切”,是中央和地方在接下來的環保督查中面臨的一大考驗。
對于不管違法與否,對于一律關停的“一刀切”做法,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表示,這種情況總體上不普遍,今后不僅僅是糾偏,還將及時追責問責,絕不允許這種亂作為損害中央環保督察的大局。
在李佐軍看來,目前環保督察總體上還是偏行政手段,而過多的行政干預必然產生副作用,所以今后在督察過程中應盡量將其降至最低。
一位大型國有企業的戰略部部長對記者坦言:要避免“一刀切”,精準施策是關鍵。目前鋼鐵市場波動對我們影響并不大,更多的則是,來自不確定的環保因素,其作用還在日益凸顯。
河北冀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盤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精準治霾提法非常好,但地方能否真正執行是個問題。“若做不到精準,尤其是采取‘一刀切’式的關停舉措對遵紀守法的企業是致命打擊。其實企業也有苦衷,但又不敢和政府‘叫板’”。
在他看來,這種“一刀切”式的停產還有一個很大弊端,就是對環保設施完備、環保投入較大的企業有失公平,而且無助于企業環保投入。“企業會認為環保投入或不投入都要被關停,干脆就不投入。若采取精準辦法,誰污染就停誰,必然將促使企業加大環保投入,畢竟違法成本更高。”
王大勇對記者說,環保督察辦法尚需進一步改進,使用人海戰術的督察不夠科學,也浪費大量人力。“比如有些企業每天要接待好幾撥環保督察組,有的是來自國家的,有的是來自省市縣的交叉督察。這種大面積鋪開式督察,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而且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實際上是有影響的。”
他也認為,環保督察要講究科學性和精準性。地方政府應把所有污染排放點監測好,究竟是本地產生還是外來輸入,要搞清楚后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現在大企業環保設備一般都比較完備,對于減排效果不明顯的企業,就應進行重點督察問責。今后不但要控制重點污染源點,還要考慮到面源問題,比如農業面源污染、隱蔽的小作坊式企業排污問題,如果地方政府真能下功夫去管,完全能管得住。”
趙盤勝對記者講道,今后督察不能采取簡單的“一刀切”了,應盡量克服不必要的行政干預,要依法、依規、依政策、依標準而行。只要企業環保做的到位,就可以不實施關停,這也能促使其它企業向先進看齊。
突出解決“兩本賬”
環保與經濟這“兩本賬”始終被輿論所關注。
首輪中央環保督察查出的諸多問題,近一半已經得到整改落實,但時常有輿論曝出“環保督察影響經濟增長”的觀點。
河北省冶金行業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勇對記者表示,把經濟和環保對立起來本身就是錯誤的,要么“一刀切”全關停,要么靠污染環境換來發展,這兩種極端發展方式均是不作為、亂作為表現。
他認為環保和經濟不僅不矛盾,而且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發展本來就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經濟越是高質量發展,搞環保就越有堅實的基礎。有了高效益,才能有更多資金治理污染。“若只保經濟不講環保,這種污染式發展帶來的黑色GDP對人類沒有任何意義,從長遠看,也將對人類生存造成極大危害。所以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責任都很大,雙方都需要下真功夫和實功夫。”王大勇說。
而在李佐軍看來,面對這“兩本賬”,地方政府一般會優先選擇經濟,環保則相對滯后,而督察就是要解決這個不平衡。很多地區的環保仍是一塊短板。政府應拿出更多精力治理污染,若短板補好了,自然就可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下一步,中央環保督察要在總結經驗基礎上,把督察方式進一步完善,推進地方政府把環保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全面付諸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另外,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對記者說,河北省在環保督察中,取締了一大批“散亂污”企業,不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實現了雙贏。“比如對廊坊市上千家板材廠進行整合后,板材市場不但步入了有序發展軌道,而且還帶來了較高的經濟回報。所以實施綠色發展、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有助于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兩級督察體系年內成型
從近期政策層面傳遞出的信息看,今年中央環保督察仍面臨諸多難題尚待攻克。比如年內要建成中央和省兩級督察體系,國家督省、省督市縣;督察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今年要開展首輪環保督察“回頭看”。
前不久,長江沿岸固廢污染整改情況被列入“回頭看”重點內容,目前湖北省已開展中央環保督察省級“回頭看”。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回頭看”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一環,其嚴厲程度將不亞于首輪環保督察。
根據中央部署,未來三年要完成第二輪環保督察全覆蓋,同時針對關鍵領域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有26個省市已按中央模式建立并實施了省以下環保督察機制,31個省份均成立了督察整改領導小組。今年要督促各省全部建立地方環保督察機制,并實現對所有地級市環保督察全覆蓋,這項工作正在加緊推進中。
引人關注的是,全國31個省份的督察整改領導小組組長有18個是由黨政兩個“一把手”擔任,其余全部是黨委或政府“一把手”擔任。李佐軍分析稱,中央環保督察能否搞下去,關鍵是整改要求能否落實,而地方黨政“一把手”發揮著重要作用。
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首輪四批中央環保督察兩千余項整改任務至今已完成了近一半,前兩批問責已基本結束,后兩批正在進行中。其中,首批中央環保督察八省市共追責1100人,廳局級130人(正廳24人);第二批七省市共問責1048人,廳局級官員162人(正廳56人),且首次出現三位省部級官員被問責。
這與以往相比有一些新的特點。“一是問責數量多;二是問責對象級別較高;三是問責面較寬,涉及環保部門以外的其它多個部門官員也被進行了問責;四是處分方式較為多樣。”李佐軍表示。
另外,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問責涉及環保不作為、慢作為問題約占40%;涉及亂作為問題約占30%;由于不擔當、不碰硬、推諉扯皮導致失職失責的問題約占25%。也就是說,即便地方政府沒有違法違規,但該做的工作沒做或做慢了,該擔當的責任沒擔當,同樣要被問責。
“這一點向外界釋放了強有力的信號。”李佐軍解釋稱,督察本身就是解決落實的問題,但在很多時候,地方政府并未使責任落實到位,甚至出現懶政行為。所以未來有必要進一步強化“督政”力度,以達到“督企”目的。
他對記者表示:“今后環保督察問責不僅將貫穿邊督邊改、督察后及整改過程中,還將對地方政府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失職失責等問題進行嚴厲追責。”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