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坤:不低碳,就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剛性制約
“《巴黎協定》的達成,將加快全球經濟低碳轉型,我們國家經濟轉型的任務會更加急迫”,何建坤表示。
要完成目標必須低碳轉型
《巴黎協定》提出了努力實現本世紀末溫升不超過1.5℃的新目標。“過去提2℃的目標,實際上實現就很難。IPCC評估了2℃目標未來的減排路徑:2030年為使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要回落到2010年水平,減少40%左右,到205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要比2010年下降40%到70%,到本世紀末,大概在2080年左右,就應該實現全球溫室氣體零排放。現在又提出要努力實現1.5℃,要實現1.5℃,有人初步研究大概2060年左右全球要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何建坤認為這無疑是一個更加艱巨的目標,“所以這樣的一個目標,雖然說有共同、有區別的責任,但是各國都必須加快經濟發展向低碳轉型,如果不加快轉型的話,那么就不可能實現這樣一個目標,或者說硬性地實現這個目標會影響經濟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剛性制約。因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加快經濟發展的低碳轉型。”何建坤強調說。
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呢?“經濟低碳轉型的核心是能源轉型,因為能源消費中化石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分之二以上”,何建坤結合《巴黎協定》解釋說,“《巴黎協定》也提了一條,到本世紀下半葉要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源和它的匯的排放,換句話來講,就是說在化石能源還在排二氧化碳的同時,森林的增加或者海洋會吸收一部分二氧化碳,這一放一收兩者抵消之后,總的實現凈零排放”,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能源體系到本世紀下半葉時,要基本上實現零排放,要實現零排放就是說要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能源體系,而化石能源基本上要結束直接的利用。“根據這樣一個目標就會推進全球范圍內能源體系的根本性的變革和能源的技術創新。新的能源發展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各國新的產業。”何建坤預測說。
唯有盡早實現排放達峰才能趕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步伐
在各國推進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將伴隨著激烈的技術經濟的競爭,因為誰能憑借先進技術占領全球的這種先進能源的市場,誰就占領了先機,誰就取得了競爭的優勢。何建坤說,要實現全球本世紀末2℃溫升的控制目標,那么,到2030年全球要投資16.5萬億美元——“16.5萬億美元才能支撐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機會,所以這也會在新的形勢下有新的競爭格局的形成。”
我們國家目前正在努力推進能源的低碳轉型,但是我們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面臨更為艱巨的任務,“主要就在于發達國家現在經濟增速很緩慢,能源需求基本上飽和、穩定了,能源需求總量基本上不再增長,有的還會略有下降,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發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就能減少原來的化石能源的消費,化石能源消費減少意味著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所以,他們現在是用新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存量、減少原油存量;而我們中國現在能源需求還在增長,“十三五”以后,盡管能源需求增長的速度會有比較大的下降,但是還是在增長。
現在我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基數比較小,盡管發展迅速,但還不能完全滿足新增需求,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做的是,努力實現增量的需求主要由新能源滿足,努力盡快實現化石能源消費達到峰值,從而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盡早達到峰值。”何建坤通過國內外對比解釋了我國為何面臨更為艱巨的任務的問題。“從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再到二氧化碳排放絕對下降,減少化石能源消費量,發達國家現在就開始了存量的替代和二氧化碳的絕對減排,而我們現在只能是降低單位GDP碳強度,是相對減排,然后再到實現二氧化碳的峰值,再到二氧化碳減排,這其中我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差距是巨大的,但為了中國對世界的承諾、責任,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只能砥礪前行。
“我們如果‘十三五’煤炭達到峰值,石油也盡快達到峰值的話,那么天然氣的適度增加與煤炭的消費兩者抵消之后,2030年之前我們有可能實現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也唯有如此,才能趕上全球應對氣侯變化的步伐。”何建坤做出如是斷語。何建坤說,實現全球溫升2℃目標,就要實現到2030年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從2010年的大概全球500億噸降到400億噸,而按照各國現在自主承諾的目標,大概預測到2030年全球排放550億噸,這個數字比2010年還要增長50億噸,但是實際上,實現2度目標要求400億噸,因而還有150億噸的缺口。嚴峻的形勢逼迫著包括我國在內全球各國只能全力推進低碳轉型,否則,全人類只能向更糟糕的氣候環境邁進一步。
變減排壓力為動力踐行低碳
何建坤認為,由于我國當前處正處在經濟工業化的階段中,所以我國面臨很艱巨地任務,“從未來的發展、從長期來看,我們減排的壓力是非常之大的”。
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達到20%左右,是2030年實現二氧化碳達峰的主要舉措之一。“二氧化碳達峰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化石能源的消費總體上不再增加了,以后的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能源主要靠增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也就意味著經濟發展和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完全脫鉤了。這個目標也是我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國際也很認可。”
如何變壓力為動力?多措并舉可使成效早現并發現發展新機遇——因而有效的多措并舉可以化解壓力,最終產生發展低碳的新動力。這其中,增加森林蓄積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植樹造林是我們國內非常有特點、有亮點的減碳舉措,國際上總體上來講面積正在減少,我們提出到203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可以固化二氧化碳75億噸左右。”何建坤說。
進行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實現低碳發展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解決目前環境污染問題的根本所在,也就說實現低碳與環境治理是協同關系,“通過能源革命減少化石消費,增加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力節能、提高能效,既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同時也減少了常規污染物排放。”何建坤強調說:“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僅是中國保障經濟安全、生態安全、糧食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責任擔當。也就是說,我國實施有雄心的INDC目標,是我國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戰略選擇。”
能源革命是一場革命,其路徑必定充滿荊棘,但只有迎難而上,化壓力為動力——為人類、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之動力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