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周鴻祎
“我很不喜歡香港那邊把空調的溫度調得很低,所以夏天,在我的屋里和辦公室里,我都要求他們不要設定太低的溫度,只要身體不覺得熱就可以了。另外,我對紙張很節約,幾乎見到空白處就要寫字,不能浪費它們。”當報社記者將采訪全國政協委員周鴻祎的視頻發回編輯部的時候,“大佬也環保”成為了辦公室的熱議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360董事長周鴻祎
近些年來,馬化騰、馬云、周鴻祎這樣的互聯網大佬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也不光只會拋出像區塊鏈這樣玄妙、炙手的熱詞了,他們的環保經也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些人掌握著更多的社會資源,他們的環保行為也將影響更多的人群。所以他們愛聊環保、愛投入到環保事業里,實在是件再好不過的事。
或許和馬云的“螞蟻森林”和馬化騰的“綠色經濟互聯網”相比,周鴻祎的環保經似乎也太過稀松平常,甚至連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就能輕松做到。但恰恰是這些點滴的環保習慣,一旦重復積累,成果就會“等比級數”倍增。
日本作家古川武士寫了一本名書名叫《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書中給我們總結出了這樣的觀點——小小的行動最初可能成效很慢,但是到了某個時期就會產生“爆發性”的效果。問題在于大多數人都等不到那個時候,就自行放棄了。
以前我們抱怨人們的環境意識差,其實說白了就是環保行為少,而環保行為之所以少,癥結所在正是因為這些習慣人們沒有堅持就放棄了。
其實,不論是什么習慣,它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古川的書里,提到了一個概念——習慣引力,是指身體保持在固定的狀態會感受比較舒適,發生變化則被視為一種威脅。拿環保習慣來說,以前我們的生活方式粗放、簡單,出門就開車,購物塑料袋,剩飯不打包……現在要低碳、環保了,要綠色出行,要自備購物袋,要空盤行動……要改變這么多,身體自然就不舒服了,因此多數情況就放棄了。也許你某次也曾把垃圾揣上幾公里只為了找到一個垃圾筒,也許你也在霧霾天偶爾放棄開車減少排放,可是難就難在“堅持”二字。很多環保習慣的養成,是源于這樣一次、兩次的重復,正如周鴻祎堅持雙面打印的習慣正是源于兒時學畫節約用紙的初衷,直到后來已經到了“強迫癥”的地步,看到有空白處沒有利用就覺得難受。所有能堅持下來的那些環保習慣,即便是早已司空見慣,甚至不足掛齒,一定都是經過長期培養的,都要克服身體的不適,必須都經過從刻意的改變化為人們無意識行動的過程。
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生態文明的發展程度、社會的和諧程度以及國家環境保護的水平。當越來越多的人把環保當做日常生活的細微習慣,所產生的效果將會非同凡響。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老話怎么說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希望越來越多的小改變,讓我們養成環保習慣,越來越多的小習慣,給我們帶來碧水藍天。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