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月球留下了多少垃圾?從探測器到羽毛重181噸
阿波羅11號任務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不少物品
圖為留在月球上的錘子和老鷹羽毛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月球上有不少垃圾,包括一根金色橄欖枝、一面國旗、幾臺月球軌道探測器、一把錘子、一根老鷹羽毛等。這些都是1971年宇航員做實驗證明“物體質量與下落速度無關”時留下的,除此之外,還有數十塊月面碎石。但人類究竟在月球上留下了多少、或者往月球送去了多少垃圾呢?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過根據維基百科,月球上的所有垃圾在地球上也許重達181噸 (181000公斤)。而NASA首席歷史學家威廉·巴利(William Barry)指出,考慮到月球上仍留著五臺沉重的月球車,這個數字聽上去還挺像回事的。
大多數月球垃圾都是由NASA宇航員在1969至1972年間執行阿波羅任務時留下的。其它垃圾則來自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和歐洲的航天機構開展的無人航天任務。
其中較早的碎片主要來自早期月球探測器,這些探測器是為了了解月面情況,如太空飛船是否能在表面降落等。上世紀60年代,一些科學家認為,由于月球多年來屢遭隕石襲擊,外層也許變得如流沙般松軟。但這些探測器在任務結束后仍能留在月球表面,說明該觀點是錯誤的,并證明了人造探測器能夠在月表降落。
月球上還停留著多臺軌道探測器。它們完成了月表地形測繪任務后,便墜毀在月球表面,使這座“垃圾山”越堆越高。
“垃圾山”中的其它設備則一直在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月球。例如,月球隕石坑觀測與傳感衛星(LCROSS)負責研究月球表面的氫氣、并證實了水的存在。該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如今這顆衛星仍停留在月球表面。
巴利指出,對于這些阿波羅號任務留在月面的物品,我們很少考慮如何將其中用不著的設備帶回地球,更何況這么做還會耗費寶貴的資源,比如燃料等。“對登月這樣的工程項目而言,設計任務時只需讓它完成特定目標就行,不需要考慮其它問題。”巴利解釋道,“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能否讓宇航員安全抵達月球?他們能否成功獲得所需樣本?我們能否讓他們順利返回地球?”但正如俗話所說,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雖然很多人將人類留在月面的物品稱作“垃圾”,NASA的觀點則溫和得多。
研究人員可以對這些物品進行分析,研究各種材料在輻射和真空環境中會如何變化。此外,月球上的部分物品目前仍在使用中,如阿波羅11號留下的一臺激光測距反射器。地球上的研究人員可以用激光對準該反射器,以此測量地月距離。NASA指出,通過這些實驗,研究人員發現月球正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遠離地球。
巴利指出,這些所謂的垃圾還具有考古價值。未來的登月者可以造訪阿波羅任務遺址,參觀NASA、歐空局、俄羅斯航天局等機構留下的設備等。
網上有被遺棄在月球的完整物品清單。不過巴利指出,該清單自2012年以來便一直沒有更新,近幾年留下的物品并未登記在案,比如NASA用來分析月球引力場的兩臺探測器“Ebb”(漲潮)和“Flow”(退潮)。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