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伊春市制定4個斷面水質目標級別
3、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防治畜禽養殖污染。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禁養區內養殖場的關閉或搬遷。以規模養殖企業為重點,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檢查和環境保護“三同時”及污染物排放達標情況檢查,并依法依規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繼續提高規模畜禽養殖企業污染防治設施配套率,全面落實禁養政策,守住環保底線。到2018年底,規模化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利用設施的比例達到80%以上。(市畜牧獸醫局牽頭,市環保局參與)
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制定出臺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的實施意見,對我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進行規范。深入實施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三減”行動,推廣適合我市的優質高效技術模式。大力推廣測土配方和精準施肥,2018年,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推廣覆蓋率達到55%以上。推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向綠色有機食品認證轉變,2018年,全市計劃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290萬畝。(市農委牽頭,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參與)
防治水產養殖污染。以水產品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為牽動,推進水產健康規模化發展。加大水產品產地和市場監測力度,積極推廣水產品健康養殖、節能減排技術。(市農委負責)
加快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村重點建制村的垃圾治理,2018年底前,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建制村3個。(市環保局牽頭,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畜牧獸醫局參與)
4、加強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積極治理船舶污染。2018 年起,實施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監管聯單制度;對接“河長制”“湖長制”,制定出臺“伊春海事局河道監督長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內河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推進老舊船舶加快升級改造;推進水上污染應急能力建設規劃和污染應急預案的制定工作。(伊春海事局牽頭,市工信委、市交通運輸局參與)
加強港口碼頭污染防治。重點防治港口揚塵作業、廢污水排放和垃圾處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強港口碼頭污染防治能力,加快垃圾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港口碼頭污染物接收轉運嚴格執行《伊春市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方案》的相關要求。(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工信委、市農委、市環保局、市住建局、伊春海事局參與)
(三)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1、嚴格環境準入
配合省級相關部門開展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現狀評價研究工作。(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參與)
2、推進循環發展
加強工業水循環利用。推進工業重大節水工藝、技術、裝備的研發、示范及推廣應用。積極培育、研發和推廣具有減量用水技術、替代用水技術、高效循環用水技術、工業廢水再生回用技術、廢水零排放技術等工業先進節水工藝、技術,以及水循環利用、監測裝置等先進節水裝備,配合省工信委完成《黑龍江省重大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推薦目錄》的編制。(市工信委牽頭,市發改委、市水務局參與)
(四)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1、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
自2018年起,縣級及以上城市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市環保局牽頭,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衛計委、市疾控中心參與)
開展飲用水水源規范化建設。2018年底前,全市2個地市級和3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逐步完善規范化建設。(市環保局牽頭,市水務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建局參與)
加快應急水源或備用水源建設。對于單一水源地區,所在地縣(市)、區政府要盡早啟動應急水源或備用水源建設工作。支持水廠新建、改造升級和供水管網建設改造。(市住建局牽頭,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參與)
2、防治地下水污染
定期調查評估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繼續推進加油站地下油罐雙層罐更新或防滲池設置。(市環保局牽頭,市水務局、市商務局、市安監局參與)
3、開展重點流域治理
全力推進五營區、上甘嶺區2個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力爭2018年底前建成。確保烏伊嶺區、紅星區、浩良河鎮3個城鎮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完成鐵力、嘉蔭、友好3個國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加大畜禽養殖業治理力度,推進翠巒區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項目2018年底前建成。(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參與)
4、整治城市黑臭水體
按照國家、省部署,完成我市建成區內黑臭水體排查,繼續鞏固維持現狀。(市住建局牽頭,市農委、市環保局、市水務局、市畜牧獸醫局參與)
5、保護水和濕地生態系統
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018年底前完成伊春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水務局、市農委、市資源林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畜牧獸醫局參與)
開展濕地保護。全市濕地實行總量管控,實施濕地保護名錄并分級管理,確保濕地功能不削弱、性質不改變、面積不減少。(市資源林政局負責)
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嚴格執行禁漁制度,強化禁漁期的執法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各類非法捕撈行為。抓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力爭2018年增殖放流魚類苗種66萬尾以上。(市農委負責)

責任編輯:任我行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