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業發展新機遇
近日,由央廣網、一畝田和天天果園、味道網聯合舉辦的“互聯網+農業的路徑和變革”論壇在北京舉辦,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司長王小兵、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一畝田副總裁兼研究院院長高海燕、天天果園副總裁陳嘉杰等嘉賓出席,共同探討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下農業的發展路徑和機遇。
王小兵: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農業的現代化
王小兵在論壇上表示,“互聯網+農業”是要通過“互聯網+”來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其根本是要提高農業產業的競爭力,要不斷增加農民的收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互聯網+”給農業現代化的加快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
“要用現代信息技術去改造傳統農業,要用現在的管理理念價值鏈、供應鏈來武裝整個農業產業,要對農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進行全面對接。”王小兵首先用“三個要”對“互聯網+”做出了詮釋,在他看來,“互聯網+農業”就是要把農業加到整個互聯網行業當中,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在生產方面,互聯網+物聯網。打造智慧農業,提高農業的自動化水平,通過農業生產環節來治理農業生產相關的環境因素, 通過對農業的生命體本身進行信息搜集處理,實現農業的自動化控制。當前,最重要的是要發展節能、節水、節肥、節藥、節勞動力等節本增效的互聯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
二是在農業流通方面,互聯網+電子商務。主要是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的電子商務。王小兵強調,農業的電子商務不能簡單理解為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或者購買生產資料,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以消費為導向的農業產業體系,即要從過去的“以生產為中心,農民生產什么賣什么”,轉到“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生產什么”的模式上來,從根本上解決未來城市居民的購買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不同主體扮演著不同角色,也發揮著不同作用。在國家“互聯網+”戰略的帶動下,一畝田、天天果園等農業電商企業異軍突起。農業部門要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把區縣市經營主體和京東、阿里、一畝田等大型電商平臺進行有效對接。
三是互聯網+農業大數據。從管理上提供科學的決策,真正實現靠數據說話,增強政府、企業和生產者決策的科學性。
四是互聯網+農業信息服務。農業部目前正在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去年已經在全國10個省、22個縣進行了信息農業試點。把農民所需要的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騰訊企業服務集于一體,把每個服務站作為一個線上線下結合的關鍵點來扶持。我們計劃今年繼續試點,從明年開始進入整體推進,準備在“十三五”期間把全國的58.8萬個行政村連接形成一張大網,其實這張大網也是一個農業的大數據。
“互聯網+農業會催生出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產品、產業、企業和商業模式。一畝田就是一個典型。未來還會催生更多的互聯網工業企業,農業大數據企業以及國外電子商務企業等。”王小兵說:“整個互聯網的企業最終都是服務,服務才是產業互聯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對于“互聯網+農業”的未來發展,王小兵表示,整個互聯網+農業未來的前景是美好的,希望農業能夠搭上“互聯網+”這趟列車,飛奔起來。
張新紅:互聯網+農業 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在本次論壇上,談及“互聯網+農業”的關鍵,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用一個詞進行了高度概括:融合。在他看來,互聯網發展至今,有多種多樣的屬性:技術、網絡、基礎設施、渠道、媒體、產業、思維等。在這么多的屬性中,不能習慣用哪個就把哪個加進去,而且,互聯網一直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未來會有更多功能、更多屬性,應該都儲備進去,這樣才算是完整意義上的“互聯網+”。
對于“互聯網+”的對象,張新紅表示,“互聯網+農業”就是要把互聯網的所有屬性及功能與整個農業生態體系的環節進行全過程的、全要素的、全面的融合。
張新紅提到,在講“互聯網+”的時候,千萬不要只盯著互聯網,因為我們在講“互聯網+”的時候,實際上指的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這就不單是互聯網能夠簡單代替的。張新紅分析,這些信息技術可以分三個層次,首先互聯網本身,互聯網本身除了我們剛才說的具備這么多的屬性和功能之外,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互聯網本身也在發展,它永遠處在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中。其次,除了互聯網之外,還有包括計算技術、網絡技術和工藝技術等在內的一系列新技術都在大力發展,也正因如此,技術仍然在快速變化,而且正在不斷孕育新的重大突破。此外,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智能機器人等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在考慮“互聯網+農業”的時候也必須把這些技術層面的因素考慮進去,并清楚意識到這些技術的未來發展可能帶給我們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互聯網+農業’其實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發展全面融合的一個過程。而這些技術的創新應用在突飛猛進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互聯網+農業’,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張新紅表示。
高海燕:互聯網如何重構農業生態體系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傳統農業正在被重新定義。一畝田副總裁兼研究院院長高海燕認為,“互聯網+農業”主要體現在對農業生態體系的重構上。未來農產品電商發展趨勢將由平臺型主導,因為其商品品類較多,交易規模較大,服務能力較強,如結算、物流、標準化、信用等,平臺實際上是交易服務商,平臺越強其獲得的交易能力越強。
高海燕介紹,一畝田集團以“互聯網+農業”的B2B模式為現代化農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主要提供農產品產銷對接服務,撮合買賣雙方完成交易。目前一畝田平臺活躍的大宗采購商達22萬個,在線供應商達210萬個,每日有效信息量30萬條,農產品品種達到1.2萬種,涉及國內1972個縣市,覆蓋國內產地1.3億農民。截至今年6月10日,一畝田每日平均交易金額達2.5億元,峰值達2.8億元。日影響交易額達8億元。從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6日,一畝田累計交易金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行業觀察者預計一畝田今年平臺交易額將突破1000億元。
“一畝田決不做彎腰撿錢的事,我們朝著規模一路狂奔,我們以幫助農民賣農產品為起點,但不是貿易商的模式,在交易額未達到1萬億之前,一畝田選擇不盈利。我們是為了形成規模以后,來創新農業市場的規則,重新來調整這個行業的生態環境,提供一個類似于公共服務的平臺,為中國真正現代農業服務。當一畝田交易額達到萬億時,開始釋放標準,制定農產品流通領域新秩序。”
“不可否認,今天的農業市場生態確實存在問題,農業生產方式落后、流通效率低下、食品安全問題嚴峻等,具體表現在農產品滯銷。今年5月,廣西、安徽等地西瓜發生嚴重滯銷,6月底,陜西周至大量油桃滯銷,果農無奈倒進河道。”高海燕稱一畝田拒絕滯銷,總體上有這個能力,但不能說100%有這個能力。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至今,一畝田已經利用互聯網在全國解決滯銷事件60多起。他認為,當前農業領域的滯銷本質不是生產過剩,而是信息短缺直接導致的,互聯網大數據帶來的海量數據分析,將從源頭上解決農產品“滯銷、賣難、買貴”問題。
此外,農業還面臨著融資難、物流難等問題,高海燕指出,信用上的短缺使中國農業與金融相離很遠,而沒有資本和金融的流動根本不能迎來農業現代化時代。有責任有能力有效率的第三方平臺才能通過利誘機制來遵守規則;對農產品電商而言,最后一公里和冷鏈物流是兩大痛點問題。大家普遍認為,最后一公里,農村缺運力,冷鏈物流,農村缺設施。對此,高海燕有不同看法,他表示,農業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和業務不對稱的問題,本質上是我們業務規模和物流形態之間不匹配,業務規模的利潤不能覆蓋物流的成本,這才是核心,而并非設施的短缺。
“一畝田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平臺,我們對市場的認知從來不是來自帶有空調的辦公室,而是實踐。我們隊伍70%的人力資源都投放在農村,我們也可以叫做‘腳上沾有泥巴的電商平臺’。高海燕激動地說:“ 一畝田為中國現代農業而來,為創建中國農業的新文明而來,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真正實現生產智能化、產品安全化、流通高效化。”
陳嘉杰 :生鮮電商現在要降價,提升用戶體驗
生鮮電商一度被譽為電商的最后一片藍海,圍繞這個市場的爭奪也日趨激烈。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生鮮電商已達4000家,支撐4000家生鮮電商的是背后巨大的消費市場。
對于“互聯網+農業”,天天果園副總裁陳嘉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互聯網和農業像戀愛中的男女,當雙方都發展成熟后,自由戀愛一定能有好結果,盡量別“父母包辦”。
現在生鮮電商很火、投資很熱,但眾多生鮮電商中鮮有大量盈利,幾乎全部在虧損。“盈利是分分鐘的事,但不是現在要考慮的,目前要做的是降低價格,提高用戶體驗”,對于未來天天果園的盈利狀況,陳嘉杰顯得很自信。他介紹,做生鮮電商沒有捷徑可以走,天天果園用6年時間打造了獨有的“綜合供應鏈”體系,從商品的源頭挑選、運輸、存儲、配送、售后等環節均進行嚴格控制,這套標準也是目前國內生鮮電商的最高門檻。
“天天果園跟今天來的很多公司都不一樣,我們更偏向于消費者,更偏向于互聯網,很多人說我們是水果搬運工,其實做個合格的搬運工挺不容易的,我看到99%的生鮮店真的只是搬運工而已,不會考慮去做供應鏈,不會把這么多的鏈條和國內的這些生產商做分享,我們覺得合格的搬運工應該是對上游用戶,包括下游都起到積極的作用。”陳嘉杰表示,天天果園是一個橋梁,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和國外的農場協會建立了很好的關系,也清楚地了解了國外農業的產業化程度。通過學習,天天果園正在把這些好的經驗復制到國內,將好的種植技術引進國內,提升國內產品的品質。
一個多月前,天天果園宣布完成總金額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這也是生鮮電商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融資。值得注意的是,這輪融資由京東領投。天天果園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伙伴,今年將加速全國擴張,同時向生鮮品類擴張,并啟動O2O業務。對此,陳嘉杰稱,“我們和京東是自由戀愛,戰略合作商雙方資源是共享的。天天果園將加強與京東到家的合作,雙方會嘗試水果在各個渠道的銷售。此外,利用京東的物流優勢,今年年底會在北上廣開100家O2O店。”
有了京東這個靠山,天天果園的信心似乎更有了底氣。陳嘉杰稱,“歡迎大家來競爭,生鮮電商市場具有非常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大云網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