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風電設備同行
今年一季度,我國風電新增并網容量470萬千瓦,到3月底,累計并網容量10107萬千瓦,總量同比增長25%,提前完成風電“十二五”規劃目標。而在此前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曾明確提出大幅增加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消費比重,到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2億千瓦。
在此背景下,我國風電設備市場持續回暖升溫,同時,又與“互聯網+”結合在了一起,使得風電設備的發展增添了不少活力。
大數據作用凸顯
互聯網在我國的高速發展,讓“互聯網+”思維浮出水面,能源互聯網概念也逐漸火熱,創新和融合成為一大主題,風電設備走向“互聯網+”時代成為未來趨勢。
對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日益 廣泛,大數據作用凸顯。據麥肯錫咨詢公司測算,大數據每年可為美國醫療服務業節省3000億美元,使零售業凈利潤增長60%,幫助制造業在產品研發、組裝等環節降低50%的成本。對于風電設備而言,大數據也越來越重要。
“在大數據的前提下,對風電設備的專家診斷系統可以更加完善。在風場的局域網包含本地程序和本地數據庫,SCADA接口,遠程診斷中心則包含了基本數據庫,故障診斷專家等等。而診斷過程是風機發生故障時發出診斷需求、申請診斷,由本地專家診斷進行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遠程診斷,如需遠程診斷,可通過知識庫獲取相關信息,進行人工的輔助分析。”天津瑞能電氣有限公司研發部門經理劉博說。
在風資源評估等相關領域中,大數據可提高模擬數據和預測結果的可靠性,更有利于設計、安裝、調試、運維風電設備。
“互聯網+”讓風機更加智能化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讓風電機組及其設備變得更加智能化。
風電機組的智能化,就可以采用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劉博認為,“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即所有的電氣控制都由一體化的設計來完成,優點是增加用戶收益,提高可靠性、可用率、電量產出,降低成本。”風電機組的控制類型多種多樣。據介紹,按驅動鏈結構可分為直驅、半直驅、高速傳動鏈,其軟硬件差異非常大,首先是 控制平臺。其次是通訊接口內部像EtherCAT各控制器內部協議,控制策略多樣。在風電機組智能控制方面,變槳健康診斷、振動監測、葉片健康監測、智能潤滑、智能偏航、智能變槳、智能解纜、智能測試都是風級職能發展的方向。
“在先進的測量技術之上,我們可以使得風機的控制更加智能。這分為三個方面,包括環境差異的自適應、風資源差異的自適應以及個體性能差異自適應控制。
如果降低風機子系統的損耗,就可以為機組提高效率,帶來額外收益,這可以通過解纜、加脂策略優化、機組啟、停、待機側列優化、冷卻系統工作策略優化等實現。”金風科技的一位工程師說。
借助于互聯網和計算機,未來的風電機組及其設備也許會像智能機器人一樣,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有人性,人機交互將更加方便和舒適。
來源:中國電力報

責任編輯:大云網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碳中和戰略|趙英民副部長致辭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趙英民 -
深度報告 | 基于分類監管與當量協同的碳市場框架設計方案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場讓重慶能源轉型與經濟發展并進
2020-07-21碳市場,碳排放,重慶
-
兩部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推廣不停電作業技術 減少停電時間和停電次數
2020-09-28獲得電力,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統調燃煤電廠節能減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電環保,燃煤電廠,超低排放
-
四川“專線供電”身陷違法困境
2019-12-16專線供電 -
我國能源替代規范法律問題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規范法律 -
區域鏈結構對于數據中心有什么影響?這個影響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