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于華鵬:被放大和縮小的“互聯網+能源”
前兩天,有個法國的在讀博士通過郵件聯系到我,要我幫助她完成博士論文的一個小調查,她的問題是:如何理解記者的專業性和意義。其實,不僅是記者,什么崗位不需要專業性呢?這就是這個筆記的誕生初衷。被放大和縮

能源互聯網:這就是當前最為熱議的名詞。此網與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最大區別在于,能源互聯網主要側重微網搭建,而全球能源互聯網則是側重對骨干電網的建設,主要是著眼電力的智能遠距離外送。
應該說,“能源互聯網”還是以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甚至看上去像是“基于微網的電力互聯網”,能源二字未能在其中充分擴展和進行概念延伸。
此外,還有兩個概念與能源互聯網類同,一個是“互聯網式的智能電網”,另一個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互聯網”,這兩個概念和前述能源互聯網所述內容基本一致,但定位更為明確,一個是基于電網,一個是基于可再生能源,也都在微網的概念范圍內。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