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一年 煤炭行業經歷了什么?
2017年,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逐漸顯現:落后產能繼續被淘汰、優質產能加速釋放、煤價高位運行、行業效益穩步回升、重點地區散煤治
三、重點地區散煤治理成效顯著
這一年,散煤治理大刀闊斧,重點地區任務完成順利。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11月,“2+26”城市已完成電代煤、氣代煤300多萬戶,淘汰燃煤鍋爐5萬多臺,替代散煤1000多萬噸。
京津保廊1萬平方公里禁煤區基本建成。這意味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的在“2+26”城市實現煤改電、煤改氣300萬戶以上、“清零”4.4萬臺燃煤小鍋爐的任務已經完成。
除了作為重點地區的“2+26”城市,山東濰坊、遼寧沈陽、陜西西安等諸多城市也出臺了相應的散煤治理措施。
散煤治理盡管完成順利,但在過程中卻暴露出諸多問題。如在部分地區,治理散煤、清潔取暖被“一刀切”變成清潔能源取暖,并沒有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資源情況確定替代能源,導致清潔能源供應緊張、價格上漲。
此外,散煤治理市場體系不完善,清潔替代新主體進入成本較高,依靠市場化機制的控煤作用仍有限,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特定區域內“一刀切”、停產限產和強行統一技術等問題仍然待解。
散煤治理過程中雖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大氣環境治理與能源轉型是必然趨勢。2017年12月20日,10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印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的通知》對散煤治理提出了新目標:到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50%,替代散燒煤7400萬噸;到2021年,清潔取暖率則要達到70%,替代散燒煤1.5億噸。
今后,散煤治理方向必定是因地制宜,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油則油,多種能源多元發展的格局,需要運用最新技術,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同時關注百姓經濟承受力和消費行為慣性。
時間緊、任務重、與民生直接相關,散煤治理未來還需切實做到因地制宜、穩步推進。
四、現代煤化工平波緩進
2017年12月20日,世界單體規模最大的煤制油項目神華寧煤400萬噸煤制油實現全系統滿負荷穩定運行72小時,圓滿完成項目建設目標。
這一突破是這一年煤化工領域的一件大事。煤化工在經歷了前幾年的 “大起大落”之后,2017年大部分企業缺乏亮眼表現。
這與煤化工所面臨的質疑與挑戰緊密相關。國際油價持續處于低位,現代煤化工項目在原料成本變化不大、而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的條件下運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成本競爭力成為影響現代煤化工生存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而國內外石油、天然氣化工品等也給煤化工帶來了激烈競爭。
隨著新環保法及防治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相關法律法規和專項行動計劃的實施,國家對現代煤化工產業的污染控制要求愈加嚴格,新建項目獲得用水、用能、環境指標的難度加大,也影響著現代煤化工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此外,水資源也已成為約束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盡管面臨經濟性及環保等諸多約束,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定位已經明確。2017年3月,《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從國家層面進一步明確了“適度發展煤炭深加工產業,既是國家能源戰略技術儲備和產能儲備的需要,也是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要“將煤炭深加工產業培育成為我國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明確定位的引領下,加強煤制超清潔油品及特種油品的研發與生產,開發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的高端化、差異化新材料產品鏈,推動煤制天然氣在高負荷下連續、穩定和清潔生產,努力推進低階煤分質分級利用的新模式,加強與煉油產業的融合發展應被視為現代煤化工未來的發展重點。
五、行業經濟效益回升
雖然2017年全年的煤炭企業利潤數據尚未公布,但煤企這一年“日子好過了”已無懸念。
從最新數據看,今年前三季度煤炭采選業實現利潤2262億元,同比增長7.2倍。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1萬億元;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含非煤)1041億元,行業經濟效益穩步回升。表現更為突出的則是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20倍。
粗略測算,平均噸煤利潤約達70元,利潤率約為20%-30%。該成績可比肩煤炭行業“黃金十年”水平。
盡管行業經濟效益穩步回升,但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十分突出。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中,前10家利潤就占據八成,大多數企業仍處于微利和虧損邊緣,行業虧損面仍超五分之一,企業扭虧尚未脫困現象比較普遍。
此外,資金鏈緊張、債務負擔重、人員安置等問題依然突出,部分老國有企業減發職工工資、拖欠社保基金、稅費、減少安全投入等問題依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煤炭行業經濟效益短時間內“突飛猛進”主要是受益于高煤價。對于尚處于去產能階段、正轉型升級的煤炭行業來說,除了盈利這一基本目標,借此良機實現企業轉型應是一件更具長遠意義之事。
加大科技、安全投入,延長產業鏈等問題值得煤企關注。盡快做大做強、增強抵御風險能力應是煤企在四年低迷市場中學到的最好經驗。
六、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
2017年,煤礦安全生產形勢較上年明顯好轉。前十月,事故數量與2016年同期差別不大,但是11月、12月未發生重特大事故,無論是從事故數量還是傷亡人數來看,較2016年同期形勢明顯好轉。
強化安全監管,既是2017年煤礦安全形勢好轉的重要原因,也是這一年安全生產的一大特色:
從2017年3月開始,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就開展了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對全國所有煤礦及其上一級公司進行全面“體檢”;
10月上旬開始,兩部門又組織安全體檢“回頭看”;
同時,科技進步也對煤礦安全生產發揮重要作用,《煤礦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目錄》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了技術裝備支持;
此外,61座被確認為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的煤礦獲得了生產、復產、金融等方面諸多獎勵。
“黑名單”、安全教育警示會等也成為這一年煤礦安全生產監管強化的重要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已停產關閉煤礦的安全隱患成為這一年煤礦安全生產的一大威脅。2017年5月8日,湖南吉林橋煤礦發生了18名礦工遇難的重大事故。導致事故發生的兩大原因均與停產關閉未執行到位有關。
近兩年來,隨著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力推進,大量落后的、不安全的煤礦被關閉停產。而如何保證這些煤礦停產關閉到位,如何加強對它們的監管,成為煤礦安全生產面臨的新任務。
2017年煤炭行業效益總體轉好,盈利水平大增,煤炭企業有了更多資金可以投入安全生產,恰是煤礦安全升級的大好時機。
面對新形勢,更應積極預防煤企為盲目追求利潤而超能力生產,超層越界開采,勞動用工不規范、以包代管等問題。同時,也應預防整合兼并礦井安全管理薄弱、國有大礦安全基礎滑坡、廢棄礦井安全處置不徹底、復產驗收把關不嚴等問題。
煤礦應積極自查上述問題,安全監管更要及時到位。煤炭企業應抓住當前行業效益好轉的有利時機,加大安全投入,提升安全生產水平。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