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清潔能源行業報告:我國清潔能源投資額近年來始終為世界最高
2017年3月2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深化能源行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了要激發社會資本參與能源投資的動力和活力,并暢通能源投資項目的融資渠道。《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出,將完善能
除此以外,生物質能的發展也受到了國家大力支持,在國家的十三五規劃中,著重提出了要積極發展生物質液體燃料、氣體燃料、固體成型燃料。推動沼氣發電、生物質氣化發電,合理布局垃圾發電。有序發展生物質直燃發電、生物質耦合發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加快地熱能、海洋能綜合開發利用。2020 年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500 萬千瓦左右,地熱能利用規模達到7000 萬噸標煤以上。鼓勵能源行業的多元化發展,是為了因地制宜地發展合適的清潔能源,以提高清潔能源的利用效率。盡管我國的風能與光伏發展已經處在世界前列,但棄光棄風的問題依然嚴重。

因此,未來國家也將更加注重系統優化,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構建智慧能源系統。不僅把提升系統調峰能力作為補齊電力發展短板的重大舉措,加快優質調峰電源建設,積極發展儲能,變革調度運行模式,加快突破電網平衡和自適應等運行控制技術,顯著提高電力系統調峰和消納可再生能源能力。化電力和天然氣需求側管理,顯著提升用戶響應能力。還將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推行國際先進能效標準和節能制度。以智能高效為目標,加強能源系統統籌協調和集成優化,推動各類能源協同協調發展,大幅提升系統效率。
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消化存量,做優增量在當前中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結構優化進程加快,以及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形勢和氣候急劇變化的雙重背景下,能源產業正在從粗放式生產轉向更高質量、更具效率的生產模式,調整能源結構、推動清潔能源的更廣泛應用成為現階段中國能源發展政策中的關鍵環節。

“十二五”時期我國能源較快發展,供給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發展質量逐步提高,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開始涌現,能源發展站到轉型變革的新起點。而未來,清潔能源發展更加注重經濟效益,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增強能源及相關產業競爭力。以全社會綜合用能成本較低作為能源發展的重要目標和衡量標準,更加突出經濟性,著力打造低價能源優勢。遵循產業發展趨勢和規律,逐步降低風電、光伏發電價格水平和補貼標準,合理引導市場預期,通過競爭
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實現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此外,我國也將更加注重發展質量,調整存量、做優增量,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對存在產能過剩和潛在過剩的傳統能源行業,“十三五”前期原則上不安排新增項目,大力推進升級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合理把握新能源發展節奏,著力消化存量,優化發展增量,新建大型基地或項目應提前落實市場空間。盡快建立和完善煤電、風電、光伏發電設備利用率監測預警和調控約束機制,促進相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十三五”規劃中,我國將在2020年把能源結構調整到— —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發電用煤占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到55%以上。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