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售電公司積極參與電改 市場化交易還原商品屬性
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作為改革政策的重要執行主體,電網企業在電力改革中的實際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較為明確的反映電改進程。作為國內電網企業中的龍頭之一,南方電網再次充當起試驗田的角色。
隨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作為改革政策的重要執行主體,電網企業在電力改革中的實際行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較為明確的反映電改進程。作為國內電網企業中的龍頭之一,南方電網再次充當起“試驗田”的角色。
輸配電價改革全面提速
輸配電價改革是電力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環,是將以往電網企業依靠買電、賣電獲取購銷差價收入的盈利模式,改為“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對電網企業實行總收入監管,也就是電力體制改革中的“管住中間”。可以說,輸配電價改革將使得電網企業的商業模式發生巨大改變。
細數電力體制的改革路程可以看到,2002年國務院制定發布《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以下簡稱"5號文"),5好文提出實行“廠網分開、競價上網、輸配分開、競爭供電”打破了電力體系大一統的壟斷,被視為新電改的第一次嘗試。同一年,南方電網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并負責建設和運營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電網。
時隔13年后,國務院于2015年3月22發布《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9號文”),揭開了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序幕。9號文提出,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按照有利于促進配電網建設發展和提高配電運營效率的要求,探索社會資本投資配電業務的有效途徑。逐步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增量配電投資業務,鼓勵以混合所有制方式發展配電業務。而在新一輪電改中,南方電網公司也積極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區域及省級電力交易中心組建運作、增量配售電改革等工作。
據了解,2014年全國輸配電價改革在深圳破冰,首次厘清了輸配電資產的邊界和規模,核定了輸配電價,為國家層面單獨核定輸配電價、全面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創造了重要實踐經驗。2015年配合云南、貴州成為全國首批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2016年進一步配合新增廣東、廣西參與電價改革試點,促進電價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公司配合政府部門結合南方區域內水電比重大的特點,將低價電源保留用于居民、農業等政策性低價用戶,部分緩解電價交叉補貼問題。云南和廣西試點實施發電企業接入系統工程價格,完善電價體系和結構。目前,深圳輸配電價改革后進入第一監管周期總體平穩;云南、貴州2016-2018年輸配電價于今年3月份獲得批復正式實施;廣東、廣西已完成輸配電價成本監審,正進行電價水平測算。海南正配合政府部門做好輸配電價成本監審工作。
增量配售電試點項目獲批
近日,電力體制改革進程再度提速。12月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關于規范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通知》,確定105個項目為第一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在第一批105個試點項目中,有82個項目在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內,20個項目在南方電網經營區內。
公開資料顯示,在增量配網環節,南方電網公司積極探索社會資本進入新增配售電領域的有效途徑,組建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供電有限公司。資料顯示,前海蛇口供電公司通過引入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招商局地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能之匯投資有限公司、文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前海開發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五方資本股權合作,建立由國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供電企業,實現了增量配售電改革零的突破。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放開增量配電投資,有利于促進和加快前海配電網建設發展,提高前海配電網的運營效率,并對日后的增量配電網運營管理起到示范作用。
南方電網公司副總經理楊晉柏告訴記者,作為全國首個允許售電公司參與競爭交易的省份,售電公司的參與,讓電力市場規模在過去一年得到了快速增長,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截至目前,廣東共有1297個市場主體參與競爭交易,其中有210家售電公司進入市場,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累計交易電量達439.6億千瓦時。
據記者了解,在市場化改革方面,前海蛇口供電公司一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方式探索社會資本投資增量配電業務的有效途徑,推動增量配電網的投資建設;二是作為擁有增量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第二類售電公司),已列入廣東省售電公司目錄,參與完全市場化競爭;三是基于管制業務、市場化售電業務,積極拓展分布式能源、微電網、節能服務等附加增值業務,探索建設國際領先的綜合能源供應服務商。
市場化交易還原電力商品屬性
隨著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進入到市場化交易中,電力的商品屬性越發得到凸顯。據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1月底,進入廣東電力交易市場的市場主體共1297個。其中電廠38家,大用戶613家(可直接參與市場交易),園區中小用戶436家。此外,售電公司210家,數量全國最多。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市場交易平穩有序開展,市場主體參與交易的熱情被不斷激發,場內交易越發活躍,形成了電網企業、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為主體的多買多賣的市場結構。
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戰略采購經理張獻忠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作為一家以電力為主要生產成本的公司來說,通過市場化的交易參與到電力市場到買賣中去,一方面降低了我們在生產過程中的電力成本,另一方面,也逐漸扭轉了我們對于電價的認識。此次改革后,電價的商品屬性得到了更好的凸顯。
“對于售電公司來說,電改所帶來的影響十分巨大。”華潤電力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志偉對記者說道,首先在電改的推進中,售電公司作為新的市場主體參與到直接交易中,這對售電公司來說是一個積極參與到電改中的重要機會。其次,售電公司在市場中不斷摸索和積累經驗,為后續現貨市場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原標題:廣東領跑電改進程市場化交易還原商品屬性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