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電獲利2.23分!上半年廣東獨立售電公司收益頗豐
1-6月,共有124家售電公司累計收益盈利,21家虧損,整體虧損面為14.5%。售電公司總體獲利,平均度電獲利9.7厘/千瓦時。其中獨立售電公司度電獲利2.23分,創史上最高紀錄!可再生綠電年度雙邊協商總成交電量6.8億千瓦時,電能量均價484厘/千瓦時。
回首2022年廣東電力市場,各項成績均好于上年。今年廣東開展了全年現貨連續結算試運行,市場總體表現平穩。售電公司收益情況較上一年有較大幅度提高。
回望廣東6年來的售電市場,有輝煌,也有曲折。北極星售電網專門找到2017-2022年上半年廣東的電力市場相關數據,以做對此。
01火電裝機占比
2018年全年 68%
2019年全年 65.70%
2020年上半年 65.53%
2021年上半年 65.80%
2022年上半年 61%
從廣東省各類電源裝機情況來看,火電裝機仍占據大頭,占比在60%以上。其中,煤電(41.5%)、氣電(19.5%)、核電(9.8%)、并網風電/光伏各占比(7.4%),水電(5.8%),其他機組(8.6%)。
02外受電量占比變化
2018年全年 30.90%
2019年全年 29.90%
2020年上半年 25.21%
2021年上半年 21%
2022年上半年 23.50%
可以看到,廣東省的外受電量占比呈逐漸遞減態勢,這也說明省內機組發電能力在持續攀升。
03全社會用電量
2017年上半年 2682億千瓦時
2018年上半年 2930.49億千瓦時
2019年上半年 3027.5億千瓦時
2020年上半年 2964.84億千瓦時
2021年上半年 3643.4億千瓦時
2022年上半年 3556億千瓦時
近年來,廣東省的全社會用電量呈波浪式漸進上升狀態,穩居全國第一位。
04交易規模
2017年上半年交易規模:489.7億千瓦時
2018年上半年交易規模:1322.9億千瓦時
2019年上半年交易規模:1658.2億千瓦時
2020年上半年交易規模:2382.5億千瓦時
2021年上半年交易規模:1420.6億千瓦時
2022年上半年交易規模:1408.1億千瓦時
2022年上半年的市場化交易規模與2021年上半年相比較基本屬于持平狀態。
05售電公司獲利
2017年上半年獲利:6.21億元
2018年上半年獲利:1.4億元
2019年上半年獲利:4.56億元
2020年上半年獲利:8.2億元
2021年上半年獲利:-3.1億元
2022年上半年獲利:13.65億元
2022年上半年,廣東售電公司經營情況總體向好。據顯示,1-6月廣東省零售總電量1408.01億千瓦時,售電公司平均度電獲利9.7厘/千瓦時,以此計算,上半年售電公司總獲利為13.65億元(注:由于該數據只統計了購銷價差,售電公司還需承擔營銷、運營等方面的成本,故實際盈利情況會低于此數據)。
據《報告》顯示,1-6月廣東共有124家售電公司累計收益盈利,21家虧損,即有101家售電公司實現了盈利,盈利面達到85.5%,這也是廣東歷年來最好的盈利數據。
截至2022年6月,廣東省售電公司數量共計516家,其中發電背景售電公司34家,電網背景15家,獨立售電公司414家。從售電公司的地市分布來看,售電公司仍以廣州、深圳兩地數量居多,共占全省總數的61.6%。
06度電收益
2018年全年度電收益0.39分/千瓦時
2019年上半年度電收益0.52分/千瓦時
2020年上半年度電收益0.34分/千瓦時
2021年上半年度電收益0.09分/千瓦時
2022年上半年度電收益0.97分/千瓦時
總體來看,廣東售電公司度電平均收益9.7厘/千瓦時,其中發電背景的售電公司度電收益2.4厘/千瓦時,電網背景的售電公司度電收益-0.9厘/千瓦時,獨立售電公司實現了22.3厘/千瓦時的度電高收益。獨立售電公司的度電收益成績,創下史上最高紀錄。
07現貨結算
2020年全電量綜合電價0.390元/千瓦時
2021年上半年全電量綜合電價0.438元/千瓦時
2022年上半年用電側結算平均電價0.504元/千瓦時
自今年1月起,廣東正式開啟全年現貨連續結算試運行,“中長期+現貨”市場全面轉入絕對價格模式。
1-6月,共有222臺機組、145家售電公司和2家大用戶參與了現貨申報,平均報價0.6元/千瓦時。其中日前均價0.484元/千瓦時,實時市場加權均價0.485元/千瓦時。比2021年5月現貨結算試運行的日前、實時均價分別降低0.026元/千瓦時、0.085元/千瓦時。
08可再生能源綠電交易
2021年上半年0.1048億千瓦時
2022年上半年3.8億千瓦時
自2021年開始,廣東進行了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2021年6月22日,廣東省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正式啟動,交易標的為2021年7-12月可再生能源電量,總成交電量 1048萬千瓦時,平均成交價差+18.8厘/千瓦時。
今年上半年,廣東可再生能源綠電交易逐步走入正軌,實現了常態化開展交易。一季度可再生綠電結算電量1.2億千瓦時,均價505厘/千瓦時。二季度,可再生綠電電能量結算電量2.6億千瓦時,均價477厘/千瓦時。
09價差/價格
2018年上半年平均價差-70.5厘/千瓦時
2019年上半年平均價差-40.48厘/千瓦時
2020年上半年平均價差-46.5厘/千瓦時
2021年上半年平均價差-41.9厘/千瓦時
2022年上半年市場用戶零售合同均價549厘/千瓦時
2022年,廣東省全面轉入絕對價格模式。市場用戶零售合同均價549厘/千瓦時(含度電分攤35.6厘/千瓦時),較廣東省燃煤基準電價(453厘/千瓦時)上漲96厘/千瓦時。
1-6月廣東中長期電力市場一級市場成交均價500厘/千瓦時,較廣東省燃煤基準電價上漲47厘/千瓦時。月度競價方面,上半年的成交均價為534厘/千瓦時,較廣東省燃煤基準電價上漲81厘/千瓦時。
10市場化需求響應
2021年上半年9170個用電戶注冊
2022年上半年56089個用電戶注冊
自2021年我國出現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以來售電公司1度電能賺多少,多地加速了電力需求響應的進程。2021年廣東省需求響應交易市場反響良好售電公司1度電能賺多少,共有9170個用戶注冊,培育穩定響應能力約150萬千瓦,實現9天全量覆蓋電力缺口。
2022年廣東省市場化需求響應交易全面進入2.0時代,需求響應新機制在增加交易品種、擴大參與范圍和提升競爭度三方面均有新突破,上半年共有56089個用電戶注冊,累計注冊負荷聚合商近140家。
總體來看,2022年的廣東電力市場總體向好,已初步建立“發電成本可疏導、用戶價格可接受”的市場交易體系,順利完成從“價并傳導”向“順價聯動”、從“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從“間斷運行”向“全年運行”的根本性突破。無論是盈利情況、市場用戶參與度、現貨市場平穩運行等方面,均好于此前。
活動推薦
北極星電力網聯合中關村華電能源電力產業聯盟茲定于2022年9月26-27日在南京舉辦“2022年電力現貨市場實務研討會”,會議將邀請電網公司、電力行業及相關企業的專家、學者,以資深行業專家解讀電力市場化改革、現貨市場發展現狀、現貨交易規則、參與方式為主要內容,為電力市場主體提供溝通交流、開拓商機搭建平臺。
聯系人:
遲老師:手機/微信
(添加好友備注:公司+名字+現貨研討會)

-
什么是售電?為什么售電能降低電費?
2023-03-05售電公司和國家電網區別,國家 -
觀市場 | 六省2019年售電成績大比拼:廣東出類拔萃 川魯更上一層樓
2023-03-05售電公司排名,售電公司對電網 -
電改五周年——售電求生
-
什么是售電?為什么售電能降低電費?
2023-03-05售電公司和國家電網區別,國家 -
觀市場 | 六省2019年售電成績大比拼:廣東出類拔萃 川魯更上一層樓
2023-03-05售電公司排名,售電公司對電網 -
電改五周年——售電求生
-
深度文章 | 能源互聯網環境下的多能需求響應技術
2020-10-23能源互聯網,分布式電源,多能互補 -
秒懂:輸配電價核定的流程與要義!
2020-09-21電價,輸配電價,電力體制改革 -
如何挖潛區縣綜合能源市場?答案來了:規劃先行!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清潔能源,新能源消納
-
有話好好說——漫談售電合同爭議
2020-10-12售電合同爭議 -
金風科技今年交付量有望全球第一!
2020-06-30金風科技,風電機組,風電市場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