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電公司應對偏差考核的利器 需求響應
在這櫻花絢爛的三月,國網電力市場運營技術實驗室主辦了為期一周的電力中長期交易培訓。雖是主辦方的成員之一,但此次以學生的身份再次系統地學習國外電力市場發展、中國電力市場發展、電力市場交易基本理論和要
在這櫻花絢爛的三月,國網電力市場運營技術實驗室主辦了為期一周的電力中長期交易培訓。雖是主辦方的成員之一,但此次以學生的身份再次系統地學習國外電力市場發展、中國電力市場發展、電力市場交易基本理論和要素、售電側成員參與市場的模式、售電側結算方式等等內容,收獲頗多。在與各大售電企業的大拿們切身交流中,也讓思想的火花碰撞出諸多想法。
(文章出自微信公眾號愛能界 微信號:gh_412e9abbe55d 作者:曾丹)
眼下,全國售電公司已成立8000多家,典型的幾類,有的是發電企業背景,有的是電網企業背景,有的是擁有增量配電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有的是負荷集成商轉型而來的民營售電公司,等等。所有進入市場的成員,目的都是為了分得售電市場放開后的紅利。然而,如同所有的行業,利益永遠與風險并存。在我認為,吃透市場基本規則,尤其是出清規則和結算規則,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做出合理的判斷和策略。
從17年廣東2月、3月的集中競價交易結果和考核結果來看,出清規則決定售電公司是否中標,中標未必獲利,結算規則決定售電公司能否贏利,而結算規則中直接影響售電能否贏利的就是偏差電量考核。在這次培訓課間交流的時候,有位售電公司的技術總監笑稱:“偏差考核是售電公司的末路”。真的是否如此嚴重?先來看下廣東的偏差電量考核規則。
廣東偏差電量考核規則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2017年廣東省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及電力批發交易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廣東省電力交易2017年設定參與批發市場的電力直接交易用戶和售電公司允許偏差范圍為±2%,即偏差±2%以內的電量免于考核,偏差±2%以外的電量按照2倍的月度集中競爭交易成交價差絕對值進行考核。
我們先來看看目前廣東省的售電公司應對偏差考核時的處境。
舉個栗子
交易量:5000萬KWh
交易價差:0.1元/KWh
電力用戶目錄電價:0.5元/KWh
售電公司與電力用戶合同約定:0.05元/KWh
情景一
用電量5000萬kWh
電力公司首先向用戶按目錄電價收取5000萬KWh×0.5元/KWh=2500萬元,然后將價差5000萬KWh×0.1元/KWh=500萬元返給售電公司,售電公司將5000萬KWh×0.05元/KWh=250萬返給用戶,最終收益500萬元-250萬元=250萬元。
情景二
用電量6000萬kWh
電力公司首先向用戶收取6000萬KWh×0.5元/KWh=3000萬元,然后將價差6000萬KWh×0.1元/KWh-(6000萬KWh-1.02×5000萬KWh)×0.1元/KWh=510萬元返給售電公司,其中考核了900萬用電量,相當于超出的900萬電量按價差的2倍考核,抵扣了90萬元。若售電公司對用戶無考核,則售電公司將6000萬KWh×0.05元/KWh=300萬返給用戶,最終收益510萬元-300萬元=210萬元。
情景三
用電量4000萬kWh
電力公司首先向用戶收取4000萬KWh×0.5元/KWh=2000萬元,然后將價差4000萬KWh×0.1元/KWh-(0.98×5000萬KWh-4000萬)KWh)×0.3元/KWh=130萬元返給售電公司,其中考核了900萬用電量,相當于少用的900萬電量按價差的3倍考核,抵扣了270萬元。若售電公司對用戶無考核,則售電公司將4000萬KWh×0.05元/KWh=200萬返給用戶,最終收益270萬元-200萬元=70萬元。
目前廣東的現狀,售電公司手上電量比較大的,本以為可以平衡電量偏差,事實上因為這類單獨客戶電量太大,出現電量偏差也大,根本平衡不了。根據網上已有的報道,在2月份負偏差率達到20%的情況會比較普遍,而在高達20%負偏差率下的考核費用更是令人毛骨悚然,18家出現了虧損,最多虧損1452萬,對于眾多剛剛進入電力行業的新手售電公司來說,可想而知,是多么殘酷。當然,也有技術非常過硬的售電企業,最準確的預測率是99.79%,最多獲利1688萬。
±2%的偏差對于中長期市場而言到底有多嚴格?以上數據足以說明問題。上個月競價次月的售電計劃,次月無任何合同轉手的機會,必須按照上月的中標計劃用電,儼然已將現貨市場的需求側管理水平要求施加在了中長期市場中。
如何有效平衡售電公司的偏差電量,需求響應或將是售電公司生存的一項利器。
基本的需求響應類型包括:可中斷負荷、可轉移負荷、可平移負荷、價格響應負荷等。
基于上文中的栗子
合同內容新增:可中斷合同,補償價格為0.02元/KWh
情景四
用電需求量6000萬kWh
根據偏差考核要求,需利用可中斷負荷將負荷削減至5100萬KWh,即削減了900萬KWh,實際售電公司的用電量為5100萬KWh。此時電力公司首先向用戶收取5100萬KWh×0.5元/KWh=2550萬元,然后將價差5100萬KWh×0.1元/KWh=510萬元返給售電公司。因為用戶響應了900萬KWh可中斷合同,則售電公司將5100萬KWh×0.05元/KWh+900萬KWh×0.02元/KWh=273萬返給用戶,最終收益510萬元-273萬元=237萬元,比例1中的情景二多27萬元的收益。
電力需求側管理則需要售電公司更專業的技術支撐,通過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使用戶參與負荷響應,以控制偏差電量,適應中長期的偏差考核規則,實現售電公司和用戶的雙贏。

圖1 售電公司的負荷代理模式
首先可以調研工業、商業樓宇、居民用戶、電動汽車、儲能等用戶負荷資源的柔性負荷特性、負荷響應的不確定性及激勵特性。從負荷率、峰谷差率、峰負荷率等用電數據入手,分析負荷資源的柔性特征,從物理形態、能量耗散方式、運行方式等多角度按可轉移、可平移、可中斷、儲能等類型進行劃分。從不同時間維度著手,進行相似日、相似時段、相似調用場景進行分析,分析不同激勵機制對用戶響應特性的影響等。

圖2 售電側代理負荷的柔性特性分析
愿所有市場參與者在電改的進程中,分享屬于自己的那份紅利。
原標題:需求響應,售電公司應對偏差考核的利器!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云南公布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收費標準
2021-12-22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 -
廣西電力市場2021年5月月度競價交易價格環比上漲近9分 首次出現……
2021-04-26廣西電力市場 -
【重磅披露】國家電網前三季凈利不足200億,同比降幅仍超50%!(附國網利潤表)
2020-11-03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改
-
云南公布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收費標準
2021-12-222022年電力交易服務費 -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公示1家售電公司注冊信息變更有關情況
2020-10-30售電公司,電力市場,北京電力交易中心 -
重慶零售側掛牌交易操作辦法征求意見稿:采用“雙掛雙摘”模式
-
廣西電力市場2021年5月月度競價交易價格環比上漲近9分 首次出現……
2021-04-26廣西電力市場 -
【重磅披露】國家電網前三季凈利不足200億,同比降幅仍超50%!(附國網利潤表)
2020-11-03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改 -
14起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人必看!
2020-11-02典型電力事故,案例分析,電力
-
售電必備技巧:電力營銷、風險規避、交易和運營策略
2020-10-21電力交易,電價,售電研討會 -
全國售電市場發展趨勢及售電公司盈利模式
2020-10-20售電,售電公司,售電研討會 -
售電|售電市場絞殺激烈,售電公司該如何度過售電寒冬?
2020-10-16售電,寒冬,電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