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水電站大壩副壩發生潰決 131人失蹤26人死亡
北京時間7月23日晚9時,位于老撾南部阿速坡省的桑片-桑南內水電站大壩副壩發生潰決,導致下泄的50億立方米洪沖毀下游6個村莊。連日大雨使事故水庫的蓄水水位不斷升高,大壩無法承受壓力最終潰壩,初步統計,已造成131人失蹤,約3000人無家可歸。剛從災區返回的老撾總理通倫強調,目前的數據僅是初步統計,尚無關于此次事故失蹤人數的準確統計。阿速坡省救災部門的消息顯示,目前潰壩災難已造成26人死亡。
老撾水電站坍塌事故的救援仍在持續進行,非政府組織國際河流7月25日表示,此次發生坍塌的水電站大壩在設計中存在無法應對暴雨等極端天氣的風險,且在預見險情后,相關的預警、應急系統響應緩慢,不足以保證生活在電站下游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
據了解,桑片-桑南內水電站由HouayMakchanh、Xe-Namnoy及Xe-Pian三座大壩、五座副壩,以及輸水系統和發電廠房組成,總裝機容量410兆瓦,項目于2013年2月正式開建,計劃在2019年竣工投產。項目總投資約為10.2億美元。
中國國家能源局大壩安全監察中心分析稱,本次發生潰決事故的為位于Xe-Namnoy水庫西南側的D副壩,該壩高16米、壩軸線長770米、壩頂寬8米,為土質壩。由于該壩為土壩,沒有抵抗漫壩的能力,導致發生潰決災情。
國際河流表示,老撾目前有超過70個水電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中大部分由私營公司擁有和運營。由于不可預測和極端天氣正變得越來越頻發,這對居住在大壩下游的數百萬人構成了嚴重的安全問題,水電站的投資方、設計方以及施工方,必須緊急評估大壩抵御極端天氣的能力,并采取行動確保類似悲劇不再發生。
國際河流還指出,老撾政府需要明確政府和電站業主在應對洪水、干旱等緊急災情的責任,并形成對水電站利益相關方的問責機制;老撾政府還須立即審查如何規劃、設計和管理電站。

責任編輯:電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