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東北亞電網互聯對日本的重要性
日本核電事故發生后,火電機組劇增,能源進口依賴更加嚴重,溫室氣體減排遙遙無期,迫使其對能源布局進行重新思考。積極推進東北亞,是日本社會解決電力發展難題的全新解決方案。
當前,在東北亞地區,中俄、中蒙之間已建有多條跨國。根據2016年3月國家電網公司牽頭,與韓國電力公社、日本軟銀集團、俄羅斯電網公司簽署的《東北亞電力聯網合作備忘錄》,相關跨國電力聯網工程的前期研究也已啟動。對于東北亞電網互聯工程來說,日本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因為中、俄、蒙都將是清潔電力的供應方,而日本由于能源無法自給自足,作為主要的區域負荷中心參與進來,各國將通過共商共建共享東北亞電網互聯而實現共贏。
2011年福島核事故之后,日本各地紛紛暫停核電站運行,壓減核電占比,而可再生能源發電因受制于自然條件無法及時補位,導致其國內電力供應緊張。接入東北亞電網,將中、俄、蒙三國的清潔電力通過韓國輸送到日本,逐步成為日本解決電力發展難題的重要選項。正因為如此,日本從觀望、躊躇狀態走了出來,開始探討并研究東北亞電網互聯的可能性。
日本陷入電力供應與碳減排僵局
福島核事故之后,為應對國內電力需求,日本各電力企業開始不斷增設火電機組。截至2016年年底,日本發電總裝機容量達27388萬千瓦,較2012年年底的23080萬千瓦增長18.7%。其中,火電裝機17419萬千瓦,較2012年年底的13939萬千瓦增長25%。天然氣和煤炭進口也因此屢創新高。
一直以來,日本致力于提高火力發電熱效率,其1600度燃氣輪機聯合循環電廠(GTCC)熱效率最高超過61%,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電廠(IGCC)熱效率已超過41%,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即便如此,因為火電項目大量上馬,日本電力領域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攀升,從2010年的3.25億噸激增到2015年的4.41億噸。日本政府為落實《巴黎協定》,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13年相比減少26%,2050年比2013年減少80%。但現實是化石能源發展迅猛,與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南轅北轍,導致日本經濟產業省和環境保護省之間意見相左,也引發了日本社會各界的嚴重不安和廣泛爭論。
在全球低碳化的時代潮流面前,日本也認識到化石能源不能逆流發展。日本政府已明確提出,2030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中,燃煤機組占比降至26%,燃氣機組降至27%,燃油機組降至3%;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至22%~24%,其中光伏發電占比由2016年年底的1.94%提高至7%,風電占比由2016年年底的1.02%提高至1.7%;剩余部分由核電裝機填補。
為此,一方面,日本正在竭力遏制國內煤電增長勢頭。根據日本環境保護省要求,2017年,中部電力公司正式取消了愛知縣武豐發電廠氣改煤計劃,裝機容量為107萬千瓦;關西電力公司正式申請中止千葉縣東京灣沿岸新增10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市原煤電項目;電源開發公司等發電企業也相繼無限期停止了規劃中的高砂燃煤電廠、蘇我燃煤電廠等項目。但是,短時間內,日本還難以找到大規模替代火電項目的電源,電力企業對重啟核電依然充滿期待。
責任編輯:電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