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2018-2020年投資64億元建設西藏農網
西藏及四川、甘肅、青海三省藏區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生態安全屏障和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西藏及三省藏區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對實現黨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長遠戰略意義。電網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設施,是經濟增長、民生改善、脫貧攻堅、社會和諧的重要助推器,在援藏工作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始終把做好援藏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全面加快推進支援西藏及三省藏區各級電網建設,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因地制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能源資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藏中聯網將實現西藏電網電壓等級由220千伏到500千伏的歷史跨越。圖為藏中聯網建設現場。盧忠東 攝
推進電網跨越升級
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用電
2018年~2020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規劃投資64億元,推進西藏農網提檔升級,實現主電網覆蓋全部74個縣和主要鄉鎮,確保到2020年主要供電指標接近或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從根本上改善廣大農牧民群眾用電問題,電網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供電可靠性顯著增強。
8月11日,藏歷六月三十。
凌晨,夜幕尚未褪去,西藏拉薩哲蚌寺后面的根培烏孜山上已經人山人海。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拉薩,山上的巨幅唐卡緩緩展開。至此,拉薩最為重要的傳統活動雪頓節拉開了帷幕。夜晚來臨,八廓街游人如織,拉薩沉浸在燈火璀璨的歡歌笑語之中。
然而,67年前,長期受封建農奴制度統治的西藏剛剛和平解放,當時的照明,還只是一小片松明子和酥油燈發出的微弱光亮。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時,全區電網裝機容量僅8000多千瓦,改革開放初期,西藏僅僅只能保障地市中心城區的電力供應。
西藏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生態安全屏障和戰略資源儲備基地,也是全國唯一省級集中聯片貧困地區。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對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加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搞好對口支援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電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關系到藏區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開展精準扶貧、促進西藏發展,發揮電網在投資拉動、產業帶動、資源優勢轉化、公共服務保障等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在公司服務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推進會暨2018年援藏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援藏工作會”)上表示,近年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不斷加大西藏電網建設力度,2013年~2017年,累計完成電網投資363億元,西藏電網主網架從110千伏升級到220千伏,大電網覆蓋范圍由“十二五”初期的32個縣延伸至目前的62個縣,顯著改善了廣大農牧民用電條件。
雪頓節的歡騰還在持續,在距離拉薩1200多公里外的昌都市芒康縣海拔4300米的拉烏山上,藏中聯網工程500千伏芒康變電站1號主變于8月11日22時50分成功帶電,至此,這個世界海拔最高的50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運。藏中聯網,這項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建設環境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輸變電工程,它的建成投運標志著西藏電網電壓等級將實現由220千伏到500千伏的歷史跨越,邁入500千伏超高壓時代,為雪域高原源源不斷地送來穩定、充足的電力。
“十九大報告里描繪的美好藍圖,正在芒康縣一步步變成現實。”昌都市政協副主席、芒康縣委副書記、縣長澤仁頓珠充滿信心地說,“藏中聯網工程將為芒康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大的能源動力,也必將為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藏中聯網工程只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西藏及三省藏區電網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累計投資226億元,先后建成青藏聯網、川藏聯網兩條“電力天路”,實現西藏電網與青海、四川電網互濟,結束了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電網持續跨越式發展,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西藏的季節性缺電矛盾,支撐了“十二五”以來西藏年均16.5%的用電增長。
“電力天路”不僅打通了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還有力擴大了西藏清潔能源外送規模。記者從國網西南分部了解到,截至7月底,通過兩條外送通道,豐水期“藏電外送”電量累計達25億千瓦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從西藏電源開發時序、電網平臺構建以及外送通道組織等各方面進行全局規劃統籌,為加快將西藏電網建設成特高壓“三華電網”的重要送端奠定了堅實基礎。預計到今年年底,西藏清潔能源外送電量還將持續提高,計劃首次突破10億千瓦時,較去年增長近8%。
“西藏是亞洲的‘水塔’,不能以資源、環境消耗為代價發展經濟。”西藏自治區主席齊扎拉表示,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大力推進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要遵循生態環境發展規律,充分考慮環境和空間的承載力,以最低的環境代價,創造最高的社會效益。
促進西藏及三省藏區生態文明建設,也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來推動電網發展的一項重點工作。據了解,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深入挖掘電能替代潛力,推廣清潔供暖等項目,2018年~2020年將完成電能替代電量56億千瓦時;加快推進青海三江源保護區16縣清潔供暖工程,促進“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區建設,讓西藏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環境更優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主網“大動脈”的升級,更為農村電網“毛細血管”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血液”。
一排嶄新的輸電桿塔從不遠處架設而來,讓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村民阿妞大姐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6月23日,35千伏米瑞變電站啟動送電成功,這是西藏正在如火如荼推進的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中,首個新建投運的35千伏輸變電工程。
如今,西藏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捷報頻傳。截至目前,全區已有近1.1萬戶、約4.7萬人口的用電質量和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這項總投資119億元的惠民工程,超過了“十二五”全區農網建設投資總和,使西藏近3000個小城鎮(中心村)實現了安全可靠用電,建成了與小城鎮(中心村)定位相匹配的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堅固耐用的現代化農村電網,有效解決和改善了160萬人口的安全可靠用電問題。到2017年年底,西藏主電網已實現覆蓋全區62個縣,供電人口超過270萬人。
推進西藏農網建設和管理水平,國家電網一直在持續發力。記者了解到,2018年~2020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規劃投資64億元,推進西藏農網提檔升級,實現主電網覆蓋全部74個縣和主要鄉鎮,確保到2020年主要供電指標接近或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從根本上改善廣大農牧民群眾用電問題,電網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供電可靠性顯著增強,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人才、技術、管理全方位幫扶“老西藏精神”踐行新時代使命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開展西藏配電網工程建設和運檢管理長效幫扶,通過“結對子”“長期+短期”“前方+后方”團隊幫扶,長期入藏、短期入藏、人員培訓、遠程教學、技術支持和工作交流等多種方式,全力支援西藏配電網工程建設和運檢管理工作。
從山南市區開往貢嘎縣克西鄉的大巴車在柏油路上急馳,“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精準扶貧到戶到人”的標語不時從車窗外飄過。在雪山的映襯下,“當年鐵兵雄師,今朝筑路先鋒”的碩大字體闖入眼簾,老西藏人在雪域高原的激情歲月、慷慨高歌仿佛一幕幕畫卷徐徐展開。
50年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成為促進當地建設的精神源泉。這種精神,同樣深深融入援藏電力人的骨髓之中,薪火相傳。
在援藏工作會上,國網安徽電力援藏干部紀大付回憶起了艱辛又幸福的電力援藏生活。“我們從最東邊的芒康變電站,沿著最美也是最危險的318國道一路向西,走過了每一處建設現場、每個塔位。”
記者了解到,2016年以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對西藏實施“人才援藏、技術援藏、管理援藏”,參與幫扶單位32個,援藏幫扶人員600余人,實現了對包括阿里、那曲等7個市地現場幫扶全覆蓋,有效提升了西藏電網運行管理水平;在全國電力交易系統中率先實施援藏工作,開展電力交易專業現場幫扶,傳授電力交易工作先進經驗,西藏交易工作業務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2020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還將安排內地省公司技術管理骨干400人,赴西藏、甘肅藏區、青海藏區開展幫扶工作,以幫代培、以幫促學,增強人才“造血”功能。
除了人才幫扶,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援藏技術幫扶力度也在不斷加大。西藏那曲供電公司基建部專責張得元在技術幫扶中受益頗多。“我時常來培訓基地溫故知新,這里有著1∶1的最新標準化樣品,隔壁又是標準化的生產廠房,師父也可現場為我們答疑解惑。”張德元告訴記者,國網浙江電力幫扶那曲供電公司建設的永久性配網標準化示范基地已舉辦過6期培訓,總人數近300人,其中,不僅有和他一樣的那曲供電公司的青年骨干員工,還有藏區的施工隊伍。
“我們一般采用‘專家駐站’的幫扶形式。”國網西南分部繼電保護專業的蔣航表示,“今年入藏幫扶時間長達5個多月,抽調了50名優秀繼電保護專家分赴8座新(擴)建500千伏變電站及相關調度單位,開展專業全過程驗收及定值整定督導,全面做實技術幫扶與指導。”
管理和就業幫扶也是援藏幫扶工作的重要方面。記者從援藏工作會上了解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開展西藏配電網工程建設和運檢管理長效幫扶,通過“結對子”“長期+短期”“前方+后方”團隊幫扶,長期入藏、短期入藏、人員培訓、遠程教學、技術支持和工作交流等多種方式,全力支援西藏配電網工程建設和運檢管理工作;實行“三優三降”優惠政策,在同等條件下對本地生源、少數民族生源優先組織招聘、面試和錄用。“要充分落實幫扶政策,發揮幫扶人員的作用。”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曉明表示,國網西藏電力將弘揚“老西藏精神”,全民實施“三年追趕行動”,推動國網西藏電力管理水平提升,實現電網、企業與員工協調發展,全面構建西藏統一電網,從根本上解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農牧民群眾用電問題,為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能源支撐。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鋪筑藏區發展幸福路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結合邊防電網建設,統籌實施抵邊村寨電網改造升級攻堅工程;加快扶貧光伏電站接網工程建設,確保扶貧光伏電站及時并網發電;深入開展駐村幫扶,組織國網西藏、四川、甘肅、青海電力向本省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對口支援阿里地區措勤縣;定點扶貧青海省瑪多縣。
2月3日,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這是一個飄雪的傍晚,夜幕即將來臨,幾名國家電網員工正在一座嶄新的10千伏變壓器上緊張工作著。19時38分,伴著工作人員嫻熟的合閘送電動作,現場所有人頓時歡呼起來。這條15公里長的10千伏輸電線路,為玉麥鄉通上了“大網電”,也照亮了西藏邊疆百姓脫貧致富的道路。
玉麥鄉是我國人口最少的行政鄉,到去年年底,全鄉僅9戶32人。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玉麥鄉卓嘎、央宗兩姐妹的回信,使這個曾經的“三人鄉”,成為了全國人民家喻戶曉的地方。玉麥鄉接上“大網電”,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推進“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全力助推西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具體實踐。
記者從援藏工作會上了解到,未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實施專項電網建設,完成西藏村村通動力電工程,實現大電網覆蓋西藏及三省藏區所有縣城,基本解決縣域電網與主網聯系薄弱、供電能力不足問題,確保到2020年農網主要供電指標接近或達到國家規定的農網規劃目標(供電可靠性達到99.8%,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7.9%,戶均配變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保證困難群眾用好電,為深度貧困地區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
今年年初,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中扎西崗村88戶貧困戶通過易地搬遷擺脫貧困、迎接新生活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如今,影片中相同的情景再次重現。在藏北的羊八井鎮羊八井精準扶貧風濕患者集中搬遷安置點,遠遠望去,一棟棟精致的藏式小院矗立,一條條整潔的水泥路延伸到門前,第一批來自那曲、昌都等地的150戶農牧民群眾貧困戶,已經住在這里有4個多月。
“以前在雙湖縣偏遠的地方住的時候,用太陽能板每天只能保證2~3個小時的用電,洗衣機、冰柜都是沒法用的。現在到搬遷點后,房子又大又亮堂,用電也是24小時,我們買了洗衣機、冰柜,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好日子終于要來了!”來自那曲雙湖縣的村醫才多滿懷喜悅地說。
建設易地扶貧搬遷供電工程,保障貧困群眾用電需要,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實施精準扶貧、助力西藏脫貧的一個方面。據了解,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結合邊防電網建設,統籌實施抵邊村寨電網改造升級攻堅工程;加快扶貧光伏電站接網工程建設,確保扶貧光伏電站及時并網發電;深入開展駐村幫扶,組織國網西藏、四川、甘肅、青海電力向本省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組織黨員干部與駐村點貧困群眾開展結對幫扶;對口支援阿里地區措勤縣,重點實施易地搬遷等扶貧項目;定點扶貧青海省瑪多縣,支持產業扶貧、民生改善和教育扶貧,運維好瑪多縣光伏扶貧電站,全部收益用于瑪多縣2000多貧困人口脫貧。
雅魯藏布江靜靜流淌,清澈的支流穿過山谷和草場;條條銀線是大電網的支流,為偏遠的人家送去幸福的光芒。今日的雪域高原,條條“電力天路”,猶如萬丈飛虹,為世界屋脊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架起了發展的大動脈,也為雪域高原的百姓,送去了歡歌笑語,送去了吉祥安康。

責任編輯:仁德財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電網,能源電力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南方電網公司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部署推進黨建重點工作
2020-06-28南方電網,能源,中央文件 -
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建設南網首個230MHz無線物聯專網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