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輸電線路風速分布特性與加強塔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項目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
隨著近期南方區域暑熱又至,一年一度的迎峰度夏大考比往年更早地拉開序幕,臺風多發季節也即將來臨。今年,南方電網公司防風抗風工作在未雨綢繆的同時,借科技之翼更添勝算。近日,南方電網公司“沿海輸電線路風速分布特性與加強塔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項目通過成果鑒定,項目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由南網科研院牽頭,聯合其它單位歷時4年多完成,是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在沿海輸電線路防風設計、受損校核及災后搶修等方面研發成果的總結。
摸清沿海地區風速“脾性”
5月15日,作為《南方電網沿海地區設計基本風速分布圖(2017版)》的補充,公司印發了《南方電網沿海地區100年一遇設計基本風速分布圖(2018版)》。“風速分布圖為公司沿海地區輸電線路抗風設計和防風改造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公司生技部負責人表示。
“摸清沿海地區風速‘脾性’,提出沿海區域電網風速分布圖繪制方法,是我們的攻關成果之一。”據南方電網生產技術支持中心主任李銳海介紹,自2014年開始,南網科研院進入“增強電網對臺風抵御能力”研究新階段,專門成立了抗臺風技術攻關工作組。這個工作組的職責之一是“從電網規劃、設計、運維、選材等方面開展技術研究,重點提出南方電網在配電網抵御強臺風的技術措施”。
據了解,科研人員收集和整理了廣東、廣西沿海地區與海南省1949年以來60余年的典型臺風資料,并對登陸的熱帶氣旋進行了特征分析,綜合考慮91個長期站、11個沿海海洋站、276個自動站及90個短期測風塔實測數據,繪制了南方電網沿海3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設計基本風速分布圖,以及3秒陣風風速分布圖、臺風風力等級分布圖。
科技成果已用于抗風實踐
2016年8月2日凌晨3點35分,年度第四號臺風“妮妲”在深圳大鵬半島登陸,臺風實際登陸點與南網科研院預設的臺風觀測點完全一致,這也是公司首次在臺風中心區域開展風速觀測工作。
南方電網生產技術支持中心研究員吳新橋說,當時他們利用臺風登陸前短暫的“風平浪靜”,在深圳大鵬半島220千伏駿康變電站布置了三維激光測風雷達,激光測風雷達可水平、垂直掃描三維風場,測量范圍10公里,測量高度達1000米,“我們測得駿康站附近最大瞬時風速32米/秒,還獲得了臺風過程中輸電線路走廊風場及陣風特性,研究成果對沿海地區輸電線路防風減災作用重大。”
同時,科研人員基于有限元計算方法開發了塔—線耦聯輸電線路抗風評估軟件,針對湛江“威馬遜”臺風風災事故中典型220千伏及110千伏線路段,進行了受損分析,分析結果與現場情況一致,該軟件為輸電線路抗風能力評估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工具。此外,還制定了鐵塔抗風加強設計原則,提出了39種加強塔塔型設計方案,其中ZY2JQ型加強塔已成功應用于2017年登陸珠海的“天鴿”強臺風現場的搶修復電工作。
據統計,4年來,科研人員在“沿海輸電線路風速分布特性與加強塔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項目上成果豐碩,共申請專利17項,已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1項,編制企業標準2項,發表論文18篇。

責任編輯:蔣桂云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電網,能源電力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南方電網公司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部署推進黨建重點工作
2020-06-28南方電網,能源,中央文件 -
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建設南網首個230MHz無線物聯專網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