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公司2025年將全部實現無人機自動駕駛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炙手可熱,但多數目光集中于汽車領域。廣東電網公司異軍突起,在業內率先建成多旋翼無人機自動駕駛系統,為電網智能
當前,自動駕駛技術炙手可熱,但多數目光集中于汽車領域。廣東電網公司異軍突起,在業內率先建成多旋翼無人機自動駕駛系統,為電網智能運維帶來重大變革。
“預計到2025年,廣東電網無人機全部由手工遙控操作轉變為自動駕駛。”記者3月5日從南方電網公司機巡作業現場經驗交流會上了解到,目前,廣東電網公司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配套的軟件、硬件已經全部研發完畢,全體系實現了自動充電,航線自動規劃、自動巡視,自動分析缺陷等。
手動轉自動: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成果
“這是廣東電網研發的大型無人機直升機,2017年已經飛行1000公里,今年計劃飛行2000公里,最近還做了夜航測試。”“采用書包大小的設備,即可獲取精準的空間信息。”……3月5日下午,在南方電網公司機巡作業現場經驗交流會上,廣東電網機巡作業中心的多旋翼無人機、固定翼無人機、大型無人直升機、無人機自動充電柜等各類機巡設備,激光雷達、固定翼自動駕駛技術等新技術悉數亮相。
在幾十米高的輸電鐵塔頂端,一個小拇指粗的螺栓帽發生松脫現象,這是一張由廣東電網無人機利用高清變焦相機拍回的照片。廣東電網公司機巡作業中心副總工程師周華敏說:“可千萬別小看這張照片,它的背后,涉及到高精度定位、AI識別等先進技術。”“整個作業過程就是飛機先飛過去,然后AI捕捉電力設備零部件,依次變焦、放大、拍照,最后對比識別。”據廣東電網公司機巡作業中心作業部專責劉高介紹,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有3個基礎的技術支撐,一是RTK精準定位技術,能確保無人機的飛行導航達到“厘米級”精度;二是無人機搭載的高清相機及變焦技術,能確保設備部件的大比例、清晰成像;三是AI技術,可實現零部件的自動追蹤及缺陷分析。
中國科學院無人機管控中心副主任、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郭慶華表示,廣東電網公司機巡作業中心將激光雷達技術應用在電力巡線及無人機自動駕駛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據悉,廣東電網研發的無人機自動駕駛系統通過云端服務器精確規劃無人機巡視軌跡,發送至現場作業無人機,無人機搭載可見光、紅外相機等傳感器,實現對輸電設備的高精度自動巡視,并實現實時缺陷分析。
“今年廣東電網將在佛山、清遠、肇慶的8條主網線路、8條配網線路,開展無人機自動駕駛智能運維示范工程,實現站到站,站到戶,7×24小時自動充電、自動巡檢、自動分析缺陷。”廣東電網公司機巡作業中心主任彭熾剛表示。
目前,廣東電網公司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配套的軟件、硬件已經全部研發完畢,全體系實現了自動充電,航線自動規劃、自動巡視,自動分析缺陷。廣東電網機巡中心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5年,廣東電網無人機將全部由手工遙控操作轉變為自動駕駛。
大數據起航:數據分析成為重要生產力
傳統線路巡視跋山涉水效率低,高空作業風險大,通過無人機、直升機等代替人工,可實現規模化、智能化作業,提質增效,安全性更高。
無人機的大量應用,使數據分析進一步成為電網的“重要生產力”,在提升設備運維水平、挖掘供電潛力、勘災救災等方面表現搶眼。
“廣東電網建立了全國第一個機巡數據專業分析管理平臺,并建成3.6萬公里的‘數字化通道’,覆蓋主網一半以上,實現了設備狀態可測量、可分析、可預判。”彭熾剛介紹,去年迎峰度夏期間通過數據分析挖掘云浮7回220千伏線路供電潛力,每月增供電量近8000萬千瓦時。
無人機也成為勘測災情、災后精準搶修的“利器”。2017年,強臺風“天鴿”襲擊珠海,廣東電網公司出動7架次直升機、136架次無人機,20小時內完成65條輸電線路的災情勘察,長度達1200公里,效率比人工提高3倍,發現倒塔、斷線、飄掛物等103處缺陷隱患,為后續搶修提供了精準的災情數據分布圖。
短短幾年時間,廣東電網公司機巡作業從無到有,從摸索到創新引領,這正是南方電網公司全面推行“機巡+人巡”巡檢模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縮影。近兩年,南方電網公司機巡數量每年都在10萬公里以上。2017年,僅廣東電網公司機巡作業量就超過18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4圈半,其中無人機巡視占85%,作業量全球第一,綜合效率提升了2.6倍。
南網報記者 黃勇華 通訊員 楊雅潔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訪國網董事長毛偉明:盡快形成能源互聯網的產業鏈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5G -
人民日報刊載|國家電網董事長毛偉明:為做好“六穩”“六保”提供可靠電力支撐
2020-10-10國家電網,毛偉明,電氣裝備 -
國家電網:光伏扶貧總關情
2020-08-14國家電網,電網企業,電網,能源電力
-
南方供暖路徑初探——剛性需求下的順勢而為
2020-09-24清潔供暖,綜合能源服務,清潔供熱 -
南方電網公司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學習中央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部署推進黨建重點工作
2020-06-28南方電網,能源,中央文件 -
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建設南網首個230MHz無線物聯專網
-
如何讓風電機組更聰明、更智能?
2020-06-28中國海裝,智能風機,智慧風電 -
蒙西電網:穩推電力現貨市場建設 助力電力多邊交易
2019-01-30蒙西電網 -
除了國網、南網 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獨立電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