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2017研究報告:配電網智能化建設提速
2015年,受電煤供應持續寬松、主要水電生產地區情況總體偏好、各地氣溫總體平和沒有出現極端天氣、重工業用電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進一步寬松、部分地區電力富余較多,僅局部地區在部分時段有少量錯峰。目前,東北和西北區域供應能力較富余,華中區域供需總體寬松,華北、華東和南方區域供需總體平衡。
電力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走出去”,2015年,電力企業分別與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比利時、葡萄牙、羅馬尼亞、韓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蒙古國、老撾等20多個國家的地方政府、企業、大學簽署戰略協議,開展國際合作。
依托特高壓電網推進“電能替代、清潔替代”,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是有效解決霧霾問題的治本之策。國家電網將打造“一帶一路”經濟帶輸電走廊,助力亞太地區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特高壓設備企業、電網裝備核心企業受益明顯,也為企業電氣業務發展帶來機遇。
特高壓項目建設無疑將為電力設備企業帶來大量訂單。特高壓分兩種技術,交流特高壓和直流特高壓。特高壓交流單條線路建設已投資250億元左右,交流線路設備采購的主要產品為變壓器、電抗器、GIS。
GIS市場目前被平高電氣、中國西電、東北電氣三家壟斷,其中平高電氣作為特高壓GIS主要生產商,目前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0%~50%。而在變壓器市場中,中國西電、天威保變和特變電工各占約1/3的招標份額。
依托特高壓電網推進“電能替代、清潔替代”,優化能源結構和布局,實現“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的根本措施。
預計到2020年,我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將分別達到3.5億千瓦、2.4億千瓦、1億千瓦。清潔能源大多分布在我國西北部地區,但受市場容量等因素制約,難以就地消納,通過特高壓電網實現互補互濟、打捆外送,可以大量減少中東部地區的空氣污染。
特高壓電網投資大、產業鏈條長、經濟帶動力強,預計到2020年,將建成國家電網特高壓交流骨干網架和19回跨區特高壓直流工程,有利于消化鋼鐵、水泥等過剩產能,增加就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2、輸配電市場分析
全球電力市場——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目前我國存在較為明顯的電源結構性過剩問題。

責任編輯:葉雨田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