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環境下智慧售電關鍵技術
當電力消費置于互聯網環境下,最大的變革在于用電行為、交易、過程、電力調度及分布能源生產等電能的全生命周期均建立在互聯網虛擬空間和基于數據驅動的過程建模、分析及優化。因此,“互聯網+智慧售電”的實現即是一個數據獲取、傳輸、業務表達與價值發現過程。其中數據獲取主要依靠智能用電物聯網系統,通過連接各種用電器、分布能源和檢測模塊,獲取各種基礎數據信息;數據傳輸主要依靠近距離通信、公共通信網絡等組成異構融合的數據傳輸網絡,將數據匯聚至云計算平臺;數據的業務表達和價值發現主要依靠大數據組織、可視化、挖掘等技術完成數據驅動的電力消費過程。
5.1 智能用電物聯網技術
智能用電物聯網技術是通過構建更細粒度的用能數據獲取系統,分析用戶的用電行為模式,提升電力供應鏈的“能見度”,研究數據驅動用電模式動態優化的方法,進而整體優化電網,完成高準確度的負荷預測,提高供電效率,保障電網安全。消費者也能夠通過對自身用電模式的了解,主動改變用電行為,實現能源節約。
5.1.1 智能用電物聯網系統總體架構
智能用電物聯網系統架構如圖5-1所示,其主要原理是在獲取用戶終端實時電能耗信息的基礎上,整合系統數據,電網管理方與用戶終端分別從各自角度采取能效管理措施,形成互動的負荷分配機制。系統運行中,一方面,電網運行管理方通過電能計量單元及通信網絡獲取用戶實時用電數據,并進行實時分析仿真,監控并預測負荷狀態,據此制定負荷控制決策,包括直接遠程控制用戶用電負荷和設定實時電價用于間接控制用電負荷;另一方面,用戶通過用戶終端電能管理單元接收管理方及智能電能計量單元發布的實時電能耗數據及實時電價信息,并據此調整用電模式,主動采用高效的能源使用習慣,使用電需求及時響應供電市場,從而達到互動負荷控制的目的,實現高效率的電能分配與使用。
圖5-1 智能用電物聯網系統架構
用戶端與供電方之間的互動主要體現在用戶作為電網運行管理的一部分,通過響應分時費率積極參與電網負荷調配。用戶端的用電負荷向電網提出用電需求,供電方則通過評估供電能力,判定是否給予電能供應,如果電能供應不足,則利用彈性電價模型向用戶反饋實時電價信息,通過提高電價降低用電需求;當電網能夠保證電力供應時,則進行相應的調度安排,如果電網負荷率較低,則同樣通過彈性電價模型降低電價,提高用電需求,由此形成一種基于經濟手段的互動的動態智能電力負荷分配機制。利用該機制電網可以有效控制負荷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狀態,使得發電能力得到有效利用,降低非峰荷期間電力設備的閑置率。
責任編輯:電力交易小郭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