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十三五”能源結構調整實施方案》通知印發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
十三五期間,廣東省能源發展著力優化能源結構,嚴格控制新增煤炭消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預計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電源
“十三五”期間,廣東省能源發展著力優化能源結構,嚴格控制新增煤炭消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預計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電源結構逐步優化、單位GDP能耗下降17%以上。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廣東省“十三五”能源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的通知
粵發改能電函〔2017〕6733號各地級以上市發展改革局(委),各有關企業:
根據《廣東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結合近年來我省能源發展有關情況,我委制定了《廣東省“十三五”能源結構調整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廣東省“十三五”能源結構調整實施方案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2017年12月25日
附件全文:
廣東省“十三五”能源結構調整實施方案
“十三五”期間,我省能源發展著力優化能源結構,嚴格控制新增煤炭消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一、能源結構調整思路和主要目標
按照《廣東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我省能源發展將抓住當前能源供需相對寬松的有利時機,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嚴格控制新增煤炭消費,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著力優化能源結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能源結構調整的思路是: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增長,降低煤炭消費比重;積極拓展天然氣消費市場,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積極發展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有序發展氣電,優化發展煤電,合理增加接收西電,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
預計到2020年:
——能源消費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3.38億噸標準煤以內,“十三五”期年均增長2.3%。其中:
煤炭消費約1.65億噸,力爭實現全省煤炭消費零增長,其中珠三角地區煤炭消費負增長;
石油消費約5000萬噸,年均增長約1%;
天然氣消費約28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約14.1%,比2015年翻一番。
用電量約670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約5%。
——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石油、天然氣、其他能源的比重分別達到36.9%、22.1%、11%、30%,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26%。“十三五”期間,煤炭消費比重下降3.6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比重提高3.7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個百分點。
——電源結構逐步優化。省內電源裝機容量約1.34億千瓦,其中:
煤電約6400萬千瓦,占47.8%,比2015年下降11.2個百分點;省內煤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
氣電約2300萬千瓦,占17.2%,比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
核電約1600萬千瓦,占11.9%,比2015年提高3.5個百分點。
水電(含抽水蓄能)1570萬千瓦,占11.7%,比2015年降低2個百分點。
西電東送能力約4000萬千瓦,比2015年提高500萬千瓦。
全省“十三五”規劃新增電源約3600萬千瓦,其中煤電約600萬千瓦、氣電約900萬千瓦、核電約800萬千瓦、抽水蓄能約2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約1100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中,核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氣電等清潔電源比重占83%。
——“十三五”期單位GDP能耗下降17%以上。進一步加大節能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水平。
二、能源結構調整重點任務
(一)有效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1.實施珠三角地區煤炭消費減量管理
珠三角地區禁止新、擴建鋼鐵、石化、水泥(以處理城市廢棄物為目的的除外)、平板玻璃(特殊品種的優質浮法玻璃項目除外)和有色金屬冶煉等重污染項目,禁止新、擴建燃煤燃油火電機組和企業燃煤自備電廠;新建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建耗煤項目實施煤炭減量替代,替代規模應來源于珠三角地區,在開工建設前落實煤炭替代方案,明確煤炭替代來源和替代削減量。“十三五”期,珠三角地區煤炭消費量下降12%左右(年均下降2.5%)。
2.加快推進產業園區集中供熱
在全省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有序推進集中供熱,重點建設能源綜合效率較高的熱電聯產項目,力爭通過集中供熱替代約6200臺分散供熱小鍋爐,減少煤炭消費約2000萬噸,積極促進用熱產業向園區集聚。
(二)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
1.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計劃2019年底前建成陽江核電5-6號機組和臺山核電一期工程,推動陸豐、惠州等后續項目開工,做好后續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到2020年核電裝機規模約達1600萬千瓦。
2.加快發展海上風電
2017年開工建設中廣核陽江南鵬島等5個項目共計約150萬千瓦,2018年開工建設國家電投揭陽靖海等10個項目共計約365萬千瓦。
到2020年底,開工建設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約1200萬千瓦以上,其中建成200萬千瓦以上。
3.積極開發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
適度開發風能資源豐富地區的陸上風電,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大力推廣利用太陽能。到2020年陸上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達到600萬千瓦左右。
(三)優化發展煤電
1.加大力度淘汰現役煤電機組
在現已落實的“十三五”期155萬千瓦淘汰關停計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發揮發電權交易鼓勵政策,促進服役到期的煤電廠按期關停。力爭“十三五”期關停現役煤電機組300萬千瓦左右。
2.嚴格控制新增煤電
除已核準、已列入國家電力建設規劃和已開工煤電項目外,“十三五”期不再啟動新的煤電項目建設工作。
3.按要求做好節能減排改造
認真落實國家有關要求,結合國家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輸電通道建設要求和保供電實際,合理安排現役煤電機組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工期。力爭在2017年底前,完成全省10萬千瓦及以上現役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目標。2017年需完成51臺共計2585萬千瓦煤電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以及46臺共計2179萬千瓦煤電機組的節能改造。
4.加強和規范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
推動能耗較高、環保水平較低的自備電廠主動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煤改氣改造和關停退役,加強自備電廠運行監管、促其依法承擔社會責任。
(四)有序發展氣電
合理確定機組選型,鼓勵發展分布式能源項目和背壓式熱電聯產項目,杜絕以熱電聯產名義建設以發電為主的氣電項目,根據國家依據總量控制制定的規劃建設氣電純發電項目。積極做好氣電“放管服”工作,明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有關建設要求和管理辦法,完善熱電項目熱負荷在線監測和監督管理,提高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熱電比和市場競爭力。到2020年氣電規模達2300萬千瓦。
(五)合理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
建設深圳、清遠、梅州(五華)、陽江等抽水蓄能電站,推進后續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前期工作,開展全省新一輪抽水蓄能選點規劃研究。到2020年抽水蓄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約730萬千瓦。
(六)合理增加接收西電
按照規劃,“十三五”期增加接收滇西北瀾滄江上游水電站送電,增加送電能力500萬千瓦、年送電量約200億千瓦時。到2020年,接收西電規模達到約4000萬千瓦。
按照國家要求,做好烏東德水電站500萬千瓦送電工程建設工作。
(七)提高天然氣利用水平
多渠道爭取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省主干管網運營機制,研究推進省內天然氣接收站公平有序開放工作,從氣源供應、管輸等環節努力降低天然氣價格,提高天然氣消費水平,到2020年天然氣利用規模比2015年翻一番。
全面推進天然氣在城鎮燃氣、工業燃料、燃氣發電、交通燃料等領域的高效科學利用,大力發展城鎮燃氣,加快推進工業燃料和交通燃油替代,鼓勵大型建筑、工業園區建設分布式能源系統。
(八)加快推進集中供熱
在全省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有序推進集中供熱,重點建設能源綜合效率較高的分布式能源站和熱電聯產項目,力爭通過集中供熱替代約6200臺分散供熱小鍋爐,減少煤炭消費約2000萬噸,積極促進用熱產業向園區集聚。
(九)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發展壯大核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源、電氣和海洋裝備相關產業,加快發展智能電網,積極培育能源新興產業,推進能源新技術應用示范項目和創新平臺建設,促進能源商業模式創新和新業態發展。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