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聯網推進能源轉型:2017氣候變化綠皮書發布
2017年11月6日上午,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第九本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7:堅定推動落實<巴黎協定>》。 2017年氣候變化綠
2017年11月6日上午,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了第九本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7:堅定推動落實<巴黎協定>》。
社科院馬援局長代表主編王偉光院長講話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蔡繼輝介紹氣候變化綠皮書的出版情況
皮書副主編巢清塵研究員介紹皮書的主要內容
皮書副主編陳迎研究員介紹皮書
于玉斌(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出席發布會
2017年氣候變化綠皮書是該系列皮書的第九部,主題是“堅定推動落實《巴黎協定》”,涉及氣候變化相關指標的定量分析、國際氣候變化進程的最新進展、國內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一帶一路”專欄、以及氣候變化相關問題的專題研究和熱點問題。
《巴黎協定》凝聚了全球政治共識,是國際氣候進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開啟了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新階段。本書特邀氣候變化領域的專家學者撰稿,以獨到的視角給出全新的分析,對關心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的各級決策者和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大專院校教師和學生,以及社會公眾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共分為七個部分。能源互聯網推進能源轉型作為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出現在第四部分。
本書共分為七個部分。能源互聯網推進能源轉型作為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出現在第四部分。
此文為本人與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的王宇和陳文穎老師合著,這篇文章得到科技部課題“科技發展引領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策略研究”的支持。
該文指出,能源互聯網支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有效降低能源行業溫室氣體排放。
源自化石燃料燃燒和工業流程的CO2排放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率大約為78%,如何減少化石燃料燃燒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的關鍵。能源系統,包括電力系統、供熱系統和交通系統,都要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風電和光伏將成為未來的主體能源,但光伏僅在白天發電,而且明顯集中在正午前后,風電也有強烈的波動性,因而高比例的風電光伏給電力系統的實時平衡帶來巨大的挑戰,這要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必須要能夠提供足夠的靈活性。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能源互聯網促進能源系統內各類設備的信息交互,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保障發電側與用電側的實時平衡和完全穩定,從而高比例接納波動性的風電和光伏。
電動汽車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用電設施,同時也是儲能設施,而且是移動式的儲能設施。當百萬輛計的電動車構成的分布式儲能系統與電力系統智慧化協同,不但能夠大幅降低電動汽車對電網的影響,還能提供很強的靈活性資源。
通過能源互聯網可以實現電力系統與熱力系統、供冷系統、天然氣系統的多能貫通,使得不同形式的能源需求也具備相互協調、互為調峰的能力。通過將能源網、物聯網和互聯網耦合形成“能源互聯網”,將工業、建筑、交通部門各類用能設施與集中電網、管網和本地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分布式能源等各種新能源高效集成。通過構建充分利用電、熱、氣網絡的靈活系統,能夠有效促進幫助城市或地區實現100%利用可再生能源。
2016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是能源互聯網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能源互聯網的主要任務,確認了能源互聯網對能源革命的重要作用。與此后的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微電網管理辦法等文件一起,共同構成了支撐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政策引導體系。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增量配電網試點,多能互補優化集成示范,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等四類試點示范項目陸續發布。這些項目中將涌現出中國推進能源互聯網的燈塔項目,展現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有效融合,推進能源互聯網從概念走向現實。
此文為本人與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的王宇和陳文穎老師合著,這篇文章得到科技部課題“科技發展引領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策略研究”的支持。
該文指出,能源互聯網支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有效降低能源行業溫室氣體排放。
源自化石燃料燃燒和工業流程的CO2排放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率大約為78%,如何減少化石燃料燃燒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的關鍵。能源系統,包括電力系統、供熱系統和交通系統,都要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風電和光伏將成為未來的主體能源,但光伏僅在白天發電,而且明顯集中在正午前后,風電也有強烈的波動性,因而高比例的風電光伏給電力系統的實時平衡帶來巨大的挑戰,這要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必須要能夠提供足夠的靈活性。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能源互聯網促進能源系統內各類設備的信息交互,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保障發電側與用電側的實時平衡和完全穩定,從而高比例接納波動性的風電和光伏。
電動汽車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用電設施,同時也是儲能設施,而且是移動式的儲能設施。當百萬輛計的電動車構成的分布式儲能系統與電力系統智慧化協同,不但能夠大幅降低電動汽車對電網的影響,還能提供很強的靈活性資源。
通過能源互聯網可以實現電力系統與熱力系統、供冷系統、天然氣系統的多能貫通,使得不同形式的能源需求也具備相互協調、互為調峰的能力。通過將能源網、物聯網和互聯網耦合形成“能源互聯網”,將工業、建筑、交通部門各類用能設施與集中電網、管網和本地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分布式能源等各種新能源高效集成。通過構建充分利用電、熱、氣網絡的靈活系統,能夠有效促進幫助城市或地區實現100%利用可再生能源。
2016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是能源互聯網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能源互聯網的主要任務,確認了能源互聯網對能源革命的重要作用。與此后的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微電網管理辦法等文件一起,共同構成了支撐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政策引導體系。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增量配電網試點,多能互補優化集成示范,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等四類試點示范項目陸續發布。這些項目中將涌現出中國推進能源互聯網的燈塔項目,展現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有效融合,推進能源互聯網從概念走向現實。
該文指出,能源互聯網支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有效降低能源行業溫室氣體排放。
源自化石燃料燃燒和工業流程的CO2排放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率大約為78%,如何減少化石燃料燃燒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的關鍵。能源系統,包括電力系統、供熱系統和交通系統,都要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風電和光伏將成為未來的主體能源,但光伏僅在白天發電,而且明顯集中在正午前后,風電也有強烈的波動性,因而高比例的風電光伏給電力系統的實時平衡帶來巨大的挑戰,這要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必須要能夠提供足夠的靈活性。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能源互聯網促進能源系統內各類設備的信息交互,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保障發電側與用電側的實時平衡和完全穩定,從而高比例接納波動性的風電和光伏。
電動汽車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用電設施,同時也是儲能設施,而且是移動式的儲能設施。當百萬輛計的電動車構成的分布式儲能系統與電力系統智慧化協同,不但能夠大幅降低電動汽車對電網的影響,還能提供很強的靈活性資源。
通過能源互聯網可以實現電力系統與熱力系統、供冷系統、天然氣系統的多能貫通,使得不同形式的能源需求也具備相互協調、互為調峰的能力。通過將能源網、物聯網和互聯網耦合形成“能源互聯網”,將工業、建筑、交通部門各類用能設施與集中電網、管網和本地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分布式能源等各種新能源高效集成。通過構建充分利用電、熱、氣網絡的靈活系統,能夠有效促進幫助城市或地區實現100%利用可再生能源。
2016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是能源互聯網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能源互聯網的主要任務,確認了能源互聯網對能源革命的重要作用。與此后的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微電網管理辦法等文件一起,共同構成了支撐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政策引導體系。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增量配電網試點,多能互補優化集成示范,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等四類試點示范項目陸續發布。這些項目中將涌現出中國推進能源互聯網的燈塔項目,展現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有效融合,推進能源互聯網從概念走向現實。
此文為本人與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的王宇和陳文穎老師合著,這篇文章得到科技部課題“科技發展引領應對氣候變化治理策略研究”的支持。
該文指出,能源互聯網支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有效降低能源行業溫室氣體排放。
源自化石燃料燃燒和工業流程的CO2排放對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率大約為78%,如何減少化石燃料燃燒的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溫室氣體減排的關鍵。能源系統,包括電力系統、供熱系統和交通系統,都要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風電和光伏將成為未來的主體能源,但光伏僅在白天發電,而且明顯集中在正午前后,風電也有強烈的波動性,因而高比例的風電光伏給電力系統的實時平衡帶來巨大的挑戰,這要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必須要能夠提供足夠的靈活性。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能源互聯網促進能源系統內各類設備的信息交互,提高電力系統的靈活性,保障發電側與用電側的實時平衡和完全穩定,從而高比例接納波動性的風電和光伏。
電動汽車既是交通工具,也是用電設施,同時也是儲能設施,而且是移動式的儲能設施。當百萬輛計的電動車構成的分布式儲能系統與電力系統智慧化協同,不但能夠大幅降低電動汽車對電網的影響,還能提供很強的靈活性資源。
通過能源互聯網可以實現電力系統與熱力系統、供冷系統、天然氣系統的多能貫通,使得不同形式的能源需求也具備相互協調、互為調峰的能力。通過將能源網、物聯網和互聯網耦合形成“能源互聯網”,將工業、建筑、交通部門各類用能設施與集中電網、管網和本地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分布式能源等各種新能源高效集成。通過構建充分利用電、熱、氣網絡的靈活系統,能夠有效促進幫助城市或地區實現100%利用可再生能源。
2016年2月,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是能源互聯網的綱領性文件,明確了能源互聯網的主要任務,確認了能源互聯網對能源革命的重要作用。與此后的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微電網管理辦法等文件一起,共同構成了支撐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政策引導體系。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增量配電網試點,多能互補優化集成示范,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等四類試點示范項目陸續發布。這些項目中將涌現出中國推進能源互聯網的燈塔項目,展現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的有效融合,推進能源互聯網從概念走向現實。
能源互聯網、分布式能源、風電等能源主題是第四部分的重要內容。此部分還涉及碳交易市場、海綿城市建設和適應性城市試點、共享單車與低碳交通等內容。
第五部分設立了“一帶一路”專欄,選取5篇文章,從不同方面探討加強國際氣候合作,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例如,評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臨的氣候風險,探討防災減災的國際合作,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等。2017年5月,中國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引起全球矚目。綠色“一帶一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必然選擇,也將大有可為。
第六部分“研究專論”選取了5篇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研究報告,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例如,2022年北京將主辦冬奧會,面臨哪些氣候風險,如何應對,需要未雨綢繆。2017年9月,我國主辦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應對氣候變化與防治土地沙漠化聯系密切,需要協同治理。氣候變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沿海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上海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大城市之一,其適應氣候變化經驗值得借鑒。
最后一個部分為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能源和排放數據,世界和中國氣候相關災害的統計數據。
自2009年出版第一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到2016年已連續出版了9部。本書是一本集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氣候外交與談判、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行動以及氣候變化經濟學分析于一體的綜合性讀物。
第五部分設立了“一帶一路”專欄,選取5篇文章,從不同方面探討加強國際氣候合作,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例如,評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面臨的氣候風險,探討防災減災的國際合作,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等。2017年5月,中國主辦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引起全球矚目。綠色“一帶一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必然選擇,也將大有可為。
第六部分“研究專論”選取了5篇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研究報告,內容豐富,題材廣泛。例如,2022年北京將主辦冬奧會,面臨哪些氣候風險,如何應對,需要未雨綢繆。2017年9月,我國主辦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應對氣候變化與防治土地沙漠化聯系密切,需要協同治理。氣候變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沿海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上海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大城市之一,其適應氣候變化經驗值得借鑒。
最后一個部分為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經濟、能源和排放數據,世界和中國氣候相關災害的統計數據。
自2009年出版第一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到2016年已連續出版了9部。本書是一本集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氣候外交與談判、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行動以及氣候變化經濟學分析于一體的綜合性讀物。
社科院馬援局長代表主編王偉光院長講話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蔡繼輝介紹氣候變化綠皮書的出版情況
皮書副主編巢清塵研究員介紹皮書的主要內容
皮書副主編陳迎研究員介紹皮書
于玉斌(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出席發布會
責任編輯:電改觀察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