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牽頭研究能源互聯網 近期完成匯總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互聯網+智慧能源的路線圖。這一路線圖主要包括四項措施:推進能源生產智能化、建設分布式能源網絡、探索能源消費新模式和發展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互聯網+智慧能源的路線圖。
這一路線圖主要包括四項措施:推進能源生產智能化、建設分布式能源網絡、探索能源消費新模式和發展基于電網的通信設施和新型業務。
據悉,國家能源局已經牽頭組織了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和天津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團隊,就能源互聯網的功能定位、架構、關鍵技術、商業模式、制度保障和評估機制等12個課題開展研究,并將于近期完成匯總。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強調,能源互聯網的核心不在互聯網,而在智慧。“智慧能源就是要通過互聯網或者其他通信設施,將人的智慧傳遞到傳統的能源設施上,實現其智能化,提高其效率。”
“根據《意見》的分工,互聯網+智慧能源主要由能源局、發改委和工信部負責,至于說是不是要進一步單獨出一個互聯網+智慧能源的行動計劃,還要看國務院的統一安排,目前還沒收到國務院的通知。”國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員透露。

建設分布式能源網絡
在路線圖中,《意見》提出,首先要推進能源生產智能化。具體而言,要建立能源生產運行的監測、管理和調度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加強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信息對接和生產消費智能化,支撐電廠和電網協調運行,促進非化石能源與化石能源協同發電。鼓勵能源企業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設備狀態、電能負載等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與預測,開展精準調度、故障判斷和預測性維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其次,國務院要求建設分布式能源網絡。建設以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多能源協調互補的能源互聯網。突破分布式發電、儲能、智能微網、主動配電網等關鍵技術,構建智能化電力運行監測、管理技術平臺,使電力設備和用電終端基于互聯網進行雙向通信和智能調控,實現分布式電源的及時有效接入,逐步建成開放共享的能源網絡。
探索能源消費新模式
《意見》提出的第三項措施為探索能源消費新模式。
國務院要求,開展綠色電力交易服務區域試點,推進以智能電網為配送平臺,以電子商務為交易平臺,融合儲能設施、物聯網、智能用電設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聯網金融等衍生服務于一體的綠色能源網絡發展,實現綠色電力的點到點交易及實時配送和補貼結算。
《意見》還要求,進一步加強能源生產和消費協調匹配,推進電動汽車、港口岸電等電能替代技術的應用,推廣電力需求側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分布式能源網絡,發展用戶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經濟和能源自由交易,促進能源消費生態體系建設。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