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物聯進化論 從機械大象到數字果蠅
這不是泛在物聯漫談的第三篇,第三篇正在構思中,其實結論已經有了,跟體制內的智庫們,以及體制外的高手大拿們都討論過,市場化的泛在怎么
這不是泛在物聯漫談的第三篇,第三篇正在構思中,其實結論已經有了,跟體制內的智庫們,以及體制外的高手大拿們都討論過,市場化的泛在怎么玩,所有人的觀點都趨同,敬請期待。
(來源:魚眼看電改 作者:俞慶)
這篇雜談只是一些個人零星思考的總結。
一、能源行業迭代周期在縮短
迭代周期縮短是好多傳統行業現在的趨勢,比如汽車,內燃機100多年前就出現了,內燃機轉換效率從10%到現在最高的40%(豐田混合動力)發展了這么久,基本上十多年才算迭代一次。忽然特斯拉來了,十年時間迭代了很多次,從底層開始把本茨先生們的機械結構顛覆了,基本上已經進化到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不斷的OTA升級提升車輛功能。
通信行業更加如此了,從2G到5G,基本上每5-8年就進化一代,每一代都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模式,運營商很累,華為中興們更累,2G時代的一票廠商,能活到4G時代已經寥寥無幾了,反倒是BAT們趁著4G的數字化東風崛起了,進化論的復雜性就在于此,因為它不按常理出牌,最后的勝利者可能不是這個品種的。
能源行業也一樣,原來的汽輪機+主變+機械開關+電力電纜的電力系統結構也有100多年的歷史。忽然固態開關、DC-DC全直流系統、電力電子變流、晶硅光伏這些硅系的器件改變了一次設備的形態,然后以泛在物聯為代表的CPS(信息物理系統)又將二次系統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一個數量級,軟件定義能源的時代即將來臨。
軟件的迭代速度是以月為單位的,而機械的迭代速度是以十年甚至幾十年為單位的。能源行業的迭代周期也在快速縮短。
二、迭代加快的結果是新物種出現,進化變快
迭代加快的結果就是會產生各種奇怪的物種,如同寒武紀大爆炸一樣,然后自然選擇也加快,可以更快的孵化出最具有適應力的下一代。
如果說原來的機械進化時代是“線性演化”的,那么以泛在為代表的信息物理系統的進化就是“指數型爆發“的。
自然界的自然選擇是靠物種優勢,淘汰不合適的進化。而泛在的自然選擇,必須依靠市場化,通過市場去淘汰不合適的物種。這也是為啥我更看好”對外業務“對泛在的促進作用,非市場化的自然壟斷環節,很難在指數型爆發的時候選擇最合適的技術路線,因為你沒有競爭,無法判斷誰更好,最后只能領導拍板,而基于線性演化的決策思維是很難應對非線性增長的技術趨勢的。
三、機械大象VS數字果蠅
迭代加快的另一個結果是物種變小,只有更小的物種才能獲得壓倒性的進化優勢。緩慢生長的時代,機械大象是有優勢的,它依靠龐大的身軀獲得更多的食物。但是環境巨變的時候,最先倒下的肯定是食物鏈最頂層的那些龐大生物,比如小行星撞擊以后的霸王龍。
而能夠活下來的,一定是進化迭代速度最快的那些物種,比如和霸王龍同時代的哺乳老鼠。因為迭代速度快,可以更快速的繁殖不同分支的下一代子類,然后通過自然淘汰選擇出最合適的下一代,然后繼續進化。另外結構更簡單的生物可能會獲得更大的進化優勢,因為更便于改變結構。
就像做生物遺傳學實驗,沒人會用大象,而會用果蠅,因為果蠅每隔十天就會繁殖下一代,更快的篩選出需要的結果。
所以未來是機械大象讓位于數字果蠅的。對內業務的泛在,更像是給大象批一層數字外衣。但對外業務的泛在,如果還是按照大象繁殖的規律去玩,那早就被數字果蠅和數字老鼠們分完了。
四、平臺生態的核心是孵化
所以電網公司在進化這件事情上,天生也玩不過市場化的果蠅們。電網的優勢不是自己進化,而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培養皿,去孵化別的物種。培養皿本身也可以在這種孵化的過程中得到進化。
最好的例子就是馬爸爸了,馬爸爸總是忽悠別人來做電商,他自己做培養皿,但是阿里自己也在這種孵化中快速迭代進化出”數字化培養皿“,比如支付寶、螞蟻金服、云峰基金、阿里云。
昨天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紅電商品牌”如涵“就是阿里孵化出來的,算是這個培養皿的成功品種,但是也很殘酷,因為不知道有多少張大弈是沒有被孵化出來變成營養基的。這也是馬爸爸為啥不自己做網紅電商的原因,對大象來說,果蠅的進化是極其殘酷的。
在這種軟件定義能源的快速迭代中,不進化就是退化,原來的線性思維,要讓位給非線性增長的思維模式了。
只有從軟件定義能源的高度,才能理解CPS、云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現場智能化這些新玩意。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