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寅:阿里的斑馬系統只是一個外掛
9月26日,由鳳凰網和寰球汽車集團共同主辦,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中國國際商會汽車行業商會指導下,鳳凰網汽車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論壇”在上海盛大開幕。
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 沈海寅
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已經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共識。隨著合資股比放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造車新勢力層出不窮,中國汽車工業不僅面臨市場化的競爭變化,在互聯網、大數據和智能化等新技術的沖擊下,還面臨更多新供應商的加入。
智能網聯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的熱門,但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將會給汽車帶來怎樣的變革。在論壇上,有互聯網背景的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海寅對汽車智能化做了不一樣的解讀。
智能化將帶來下一波換車潮
汽車從原來的耐消品,逐漸往兩極分化,一個還是有耐消品本身的屬性,另外一方面也變成某種意義上的快消品,因為二手車這種市場越來越發達。我們手機尤其對于年輕人來講,換一輛車的時間在不斷縮短。對于汽車,如果把它看成是一個消費品屬性的時候,作為工具來講的屬性是在逐漸進行降級。
為什么這樣講?因為它面子的屬性變得越來越低了,我只要它好用。我周邊很多朋友已經越來越多地去買國產品牌車了。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剛剛也講到新技術本身會帶來消費本身的升級。就像以前我們在功能機時代,其實我們在功能機時代,智能機取代功能機之前,功能機大家已經發現你換機的概率越來越小了。后來一波浪潮一來之后,我們就發現新的物種取代舊的物種,帶來了一波新的消費浪潮。
汽車時代未來可以促進大家去更換汽車最大的動力是什么?我們覺得當然新能源是一個方面。有國家鼓勵也好,還有新能源技術不斷降低的成本,同時新能源汽車給用戶帶來好處的增加,此外,我認為智能化是帶來下一波汽車最大的一波換車潮的一個核心的點。
智能化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個它是聯網的汽車,同時它又是一個可以用軟件定義的汽車,這點跟我們過去看到智能手機的發展是非常類似的形態。另外,智能駕駛也給我們帶來一種新的體驗,我相信即使是汽車行業的老兵,我認為每天開車不一定都是一件你樂意去做的一件事情??赡?0%的時間你開車覺得這就是一個工作,或者說是一件苦差事,如果減少你在開車過程當中的疲憊,通過智能去改變,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在未來的競爭當中,智能化是一個主戰場,但是在智能化是主戰場的過程當中,國際品牌和國內品牌比起來,國內品牌占的優勢并不大。
我覺得我們自主品牌應該要有自信,因為我們是在一個新的主戰場跟國際品牌展開競爭,而且在這個里面我們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軟件升級才是汽車真正的智能化
我們今天講智能新能源汽車里面正好兩個關鍵詞。新能源部分,奇點汽車雖然是一家新的企業,但是我們的成員基本上都是汽車行業的老兵。比如負責三電系統的動力研究院院長,整個團隊基本上都是在汽車行業十年以上經驗的,十年以上經驗至少經歷過兩款車研發,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所以我們講新,并不是都是用一批新人造車,而是用汽車行業的老兵造車。
在我們公司一直強調8個字“敬畏傳統、大膽創新”。 敬畏傳統,只有對傳統的造車,不管是從工藝、安全各個角度來講,只有存在敬畏之心,才能夠認認真真造一輛車,所以我們在三電方面基本上都是用了最好的供應商,比如說電機是跟精益電機合作,電池是用松下電池,電控是西門子法萊奧的電機控制器。
同時,我們在一開始設計這輛車,像熱管理我們是用水冷系統,用液冷系統而不是風冷系統,這樣就保證了我們在極端情況下電池、電機穩定的工作狀態。同時我們也做了四高測試:高寒,高溫,高濕,高原,而且是按照非常嚴格的標準做的。通過從研發階段到實驗階段,是嚴格按照汽車行業比較嚴格的這種流程去做的。所以我們認為這就是對傳統的百年汽車的積累所包含的敬畏之心。
為什么講大膽創新?你光有敬畏,其實還是在同樣的一個戰線上跟我們原來的企業汽車競爭,有了敬畏之心之后,在商業模式、在產品本身設計上面就有新的地方。還有智能化新在什么地方?今天的汽車,用我們過去講得比較多的定義去講,我們都稱之為功能汽車。
汽車上所有的功能都是在設計、研發之前都已經被定義清楚了。然后根據這個定義好的功能表去進行設計和研發,去找供應商落地,之后在主機廠的總裝車間里把各個供應商交過來的東西拼在一塊,這就形成了我們的汽車。這輛車不管是十萬元級的車,還是百萬元級的車,交付給用戶手里以后,你的功能是沒有任何變化的。你用的還是五年前、七年前、十年前定義的功能。這點跟我們現有社會,我們現在每個人都在用互聯網,每個人都不斷適應中國各個行業發生的迅速變化。大家可以想想,五年前交通行業是什么狀態,五年前沒有摩拜,五年前沒有滴滴,五年前高鐵只有一條線邊,但是今天我們的出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車呢,今天如果你是五年前買的車還是跟五年前一模一樣。我們今天講智能化,智能化被炒的非常非常爛了。我們今天講的智能化背后真正的含義在哪?需要像我們的智能手機一樣,需要通過軟件定義硬件,軟件定義汽車,這輛車是可以通過軟件的不斷增加或者通過軟件不但升級,使得這輛車不斷具備新的功能。這個才是我們講的真正智能化的含義。
智能化需植入汽車里
上汽跟阿里合作,斑馬系統某種程度來講是一個外掛。我的車可以不帶這套系統,也可以帶這套系統。不帶系統就叫做非互聯網版本,帶了這套系統它是互聯網版本。你說它不是外掛是什么?
我們講的智能化它是植入到你的車里面去,比如特斯拉,你把它的屏去掉,把它的智能系統去掉,特斯拉就不是特斯拉了。所以它是一個內置在系統里面的智能系統,就像你的大腦和神經是連在一塊,而不是外面接的計算機。我們講的智能化是一個內升型的東西,為什么需要內升型的東西呢?就在于因為我們講的功能變化不是升級一下地圖、在線音樂,并不是這樣。而作為車本身的系統,它會不會發生改變?
舉個例子,像我們今天很多車上面都有智能大燈系統,有一個隨動轉向功能,我往左轉燈就往左轉,這個功能是不會變化的。在我們車上,燈的變化是和全部系統對接起來的。雖然方向盤是往前看的,但是我的導航告訴我50米以后,再過兩秒鐘我要向左轉,而且我的光亮傳感器告訴我,現在是一個非常黑的黑夜,在這種情況下我的燈就會提早轉向兩秒鐘,我可以事先轉向,這在普通的車上,在架構上不是按照一輛真正的智能汽車打造你是實現不了的。我們把我們的導航信息,光亮傳感器信息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對場景的判斷,在這種場景判斷下,我們給你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我們車上都有伴你回家功能,關了車以后,燈延遲一段時間照亮前面的路。
這個原理并不是我們車上獨有的,就像智能手機一樣。今天我們在功能手機時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GPS唯一的用途就是給你的導航來用的,但是今天的智能手機GPS幾乎所有的APP都在用。用它來打車,用它搜飯館,甚至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鳳凰新聞的客戶端,大家下載來以后,我們的GPS在客戶端里面也會看到。你在上海就看到上海的新聞,在北京就看到北京的新聞,這些習以為常的思路搬到我們的車里面,才會給用戶帶來一種場景化式的挑戰。這個才是我們車真正比別人智能的地方。
傳統車一開始賣的時候20個功能、30個功能,未來也還是20個功能、30個功能。我們的車一開始是40個功能,50個功能,但是等到過了一兩年之后可能就變成80,100個功能了。這個才是真正智能化的體驗,也是奇點汽車,可以成長的汽車,這個才是真正的智能化。
電動汽車天生適合做共享
奇點汽車是TO C端的,基本上是以充電為主,可以續航到NEC工況400公里,我們認為在城市應用,基本上可以支持你一個禮拜一充。但是我們也跟北汽新能源合作,我們也支持北汽的擎天柱計劃。我們認為在特定場景下,換電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在北京,換電基礎設施已經比較充分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推出奇點汽車的北京版,對于北京用戶可以購買換電的車。一開始設計的時候是充電和換電兩者都兼容。換電本身從底盤的結構上,我們和北汽的技術方案一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其實考慮了兩種商業模式。
首先,充電還是一般消費者比較容易接受的,因為續航里程并不要求每天要跑特別特別長的時間。但對于營運車輛,作為網約車的時候可能會碰到續航里程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就給他另外一個選擇,我可以通過換電版來實現。
在共享方面沒有做特別大的對外宣傳。我認為電動車其實天生是適合做共享的,因為首先它的成本優勢,從智能化來講,我們可以通過帳號系統,通過遠程對車的狀態的把控,甚至我們可以做到在車輛實際運營時候,車的狀態可以實時反映到我們的服務端來,這輛車在運營過程當中有哪些不良的狀態,我們可以實時維修、更換,而不是客戶報修之后我們再維修和更換。同時共享平臺也把車電分離做得更好,可以通過換電的方式做共享車,這個也是比較好的方案。
奇點汽車第一款車發布的是比較大的車,5座、7座,4米9的車長,這款做不帶司機的分時租賃的共享是比較困難,從成本上講不占優勢。做目的地的共享,我們認為像租車業務是非常適合的,你帶著一家老少去某個旅游地玩的時候,比如說云南、海南這種地玩的時候是非常適合的。我們根據不同的場景做這種共享,我認為這是電動車也好、智能車也好未來應該去重點布的一個市場。
責任編輯:任我行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