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發展分析
國際新能源署(IEA)于5月30日發布了《2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對電動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一些預測及設想。隨著電池成本下降,充電配套基礎設施的完善,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不斷突破歷史,創造新高。我國電動汽車行業在國家新能源政策及市場的雙重支持下,經過十余年的飛速發展,也形成了從上游原材料供應,到中游動力電池、整車控制器、整車設計制造,再到下游充電設施基礎建設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在這樣的實力背景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增長趨勢
各國電動汽車保有量
《2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顯示,到2017年為止,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超過300萬輛,相比2016年增長了57%,打破歷史記錄。中國的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了123萬輛左右,是電動汽車保有量最高的國家,占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的40%左右。排在第二名的是歐洲,保有量約為82萬輛。美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大約為76萬輛,排在第三?!?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增長速度也位列全球第一,近三年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增速分別約為197%、107%、89%。由表可以看出,2015年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只有約31萬輛,遠低于美國的40萬輛。到2016年,中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反超美國,達到了65萬輛左右。
各國電動汽車銷量
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14.8萬輛,相比2016年大幅增長了54%。其中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為57.9萬輛,排全球第一,占全球銷量的50%左右。第二名的美國和第三名的挪威電動汽車銷量分別只有19.8萬輛和6.2萬輛,遠遠低于中國。此外,引人注目的是這已經是中國連續第三年電動汽車銷量排在全球第一。此外,圖表數據顯示仍有不少國家電動汽車的銷量十分之低。電動汽車資源網認為,這些國家之所以電動汽車銷量慘淡,有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是缺少國家補貼政策的支持,導致電動汽車價格普遍高昂;其次是缺乏擁有先進技術的本土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電動汽車依賴進口;最后是其國內電動汽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電動汽車資源網認為,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和銷量之所以能增長迅速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有國家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在補貼政策的支持下電動汽車產銷一路升高;二,我國人口眾多,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三,我國擁有豐富的電動汽車上游原材料資源;四,我國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生產技術在不斷提升,愈發成熟。五,國內下游配套設施如充電站、充電站等日漸完備。
各國發展目標
《2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中顯示,各國都針對本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情況制定了下一年代的發展目標。電動汽車資源網重點列出中國的發展目標:中國202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其中包括460萬輛乘用車、20萬輛客車和20萬輛貨車。2020乘用車銷量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需達到12%。而汽車整體銷售份額中,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比需達到7-10%,2025年需達到15-20%,2030年需達到40-50%。
全球電動汽車增長量展望
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會議發布了EV30@30運動,為所有EVI成員設定了2030年實現電動車市場份額達到30%的愿景,因此《2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中還對2030年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做了展望。根據報告,根據現有的政策支持,2030年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1.25億輛。如果日后各國政府適時推出政策支持,203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將有可能達到2.2億輛,其中包括1.3億輛純電動汽車和0.9億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由國際新能源署(IEA)發布的這份《2018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可以看出,中國已經儼然成為了推動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國家,但中國想要保持目前的領頭羊位置,不僅需要牢牢把握電動汽車市場,還要在電動汽車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都不斷提升自身技術。
作者:黃誠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