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在改善空氣質量和減少碳排放扮演著關鍵角色
美媒稱,電動汽車在中國改善空氣質量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計劃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研究人員認為,首先,如果車主在非高峰時段為電動汽車進行慢充,那么中國的私人電動汽車將有助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次,把公共汽車和出租車換成電動汽車將有效改善空氣質量。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5月1日報道,來自哈佛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政府鼓勵車主在非高峰時段緩慢地為車輛充電,那么中國的私人電動汽車就能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產生積極的作用,并讓風力發電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如果用“快速充電模式”為電動汽車快速充電,那可能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報道稱,與此同時,中國的公交車和出租車也為氮氧化物排放做出了重大貢獻,后者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前兆。研究小組發現,把公共汽車和出租車換成電動車是改善空氣質量最有效的選擇。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能源》雜志上。
該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SEAS)以及地球與行星科學系的環境學教授邁克爾·麥克爾羅伊說:“這項研究為減少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改善空氣質量提供了一種更微妙的策略。”
報告的共同作者、SEAS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研究助理陳新宇說:“要對電動汽車充電進行妥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可再生能源的優勢,這一點非常重要。”
報道稱,研究人員利用北京及京郊的實時電力需求數據和駕駛模式來建立能源系統的綜合模型。他們發現,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不管是在低能慢充模式還是高能快充模式——在風能整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一般情況下,汽車使用30分鐘或更短時間的快充模式主要發生在電力需求高峰時段。因此,高峰時段的電力需求增加,使得更多燃煤發電機上線。隨著這些發電機在夜間運行,充分利用可用風力來發電的機會就減少了。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哈佛大學中國項目執行主任克里斯·尼爾森說:“如果政府鼓勵車主等到晚上,用慢充模式來給他們的電動汽車充電(那需要好幾個小時),那么就能充分利用非高峰時段的風能了。”
報道稱,研究人員發現,從減少空氣污染這方面來說,以汽油或柴油為燃料的公共交通工具——即大約3萬輛公共汽車和66000輛出租車——占到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近20%,相當于820萬輛私家車的排放。把北京的公交車和出租車換成電動車將大大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有助于改善空氣質量。
麥克爾羅伊說:“把公共交通工具換成電動車,并鼓勵私家車的車主在非高峰時段對電動車進行充電,這是減少北京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策略。”他還補充說:“這一策略也適用于世界上其他大量使用燃煤發電的城市。”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