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買就別急,電動汽車的好戲在后頭!
目前市場上有現車的電動汽車并不多,基本都是續航300公里或是350公里的車型。而2018年的續航400公里熱點車型還沒有大批量上市,不是車企墨跡,而是車企在等6月11日的補貼大限日。
除了諸如比亞迪e5 450、秦EV450和吉利帝豪EV450這些有價無車的續航400公里車型外,還有一批已經準備好上市但還沒有發布的車型,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些續航400公里的新車。
首先我們列一張表格,然后再聊聊哪款最值得關注。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已經上了工信部公告隨時可以上市的續航400公里車型就有7款。相信還有更多的廠家在籌備自己的續航400公里車型,準備進行工信部公告申請。所以下半年的電動汽車市場上,主流車型續航里程必將提升至400公里。
在已經公布價格或是通過工信部公告的續航400公里車型中,有幾款車型是非常值得期待的,老翁詳細跟大家聊聊。騰勢450
和大家一樣,老翁對騰勢450也有比較大的疑問。在已經出了騰勢500的的情況下,為什么還要出騰勢450呢?從目前已知的情況看,老翁分析是兩個原因:
一、補貼。騰勢500由于使用了鐵電池,因此補貼少。而換裝三元電池的騰勢450,補貼多。
二、大客戶版本,為企業客戶定制的版本。
二、提高銷量。上有騰勢500提升品牌價值,下有騰勢450以低配的形式出現,售價降至25萬元價格區間,既不會有損品牌,又能提升銷量。
如果騰勢真能出一款價格低于25萬續航400公里的車型,那么騰勢的性價將得到極大提升。無論是媒體還是車主,沒有人質疑騰勢的品質,但騰勢售價太高成為阻礙消費者購車的最大理由。若真能降低售價,相信會有更多消費者愿意購買騰勢,至少這是一款有品質的車。榮威光之翼
光之翼的概念車首發于2017年上海車展,經過一年的工程化,上汽集團終于在2018年春節前將光之翼的量產版進行了工信部公告。從公告信息來看,光之翼有兩個版本的車型,四驅和后驅。其中四驅版本續航370公里,后驅版本續航403公里。
盡管車長只有4678mm,但軸距達到了2800mm,比中型SUV漢蘭達還長10mm。光之翼量產版的動力配置也較為特殊,后驅版在后橋上集成了一大一小兩個電機,功率分別為85KW和52KW。四驅版本則在后驅版基礎上,在前橋加入一臺功率85KW的電動機。這種較為另類的電機配置方法,是為了兼顧續航與性能:在低速時,使用后橋單電機驅動,高速是雙電機協同工作。
由于是一款定位高于ERX5的中型SUV,因此光之翼量產版本的售價有可能突破30萬元。瑞虎3xe 480
續航400公里,只要9.38萬,程價比高達42.6!這么高的程價比,還不值得期待?長安逸動EV
現款長安逸動EV只有區區300公里的續航,動力也并不強勁,售價卻不低,這直接導致逸動EV在市場上的尷尬地位。好在長安汽車意識到了問題,及時對逸動EV進行了改款。新款續航400公里版本的逸動EV在外觀上改為和燃油版新款逸動相同的雷克薩斯臉,想必內飾部分也同步更新。
在續航提升至400公里后,電動機功率也提升至100KW,動力水平進一步提升。
只要新款逸動EV能夠定出一個誠意價格,走量不成問題,畢竟還是有顏值的。北汽EU5
最早北汽EU系列都是按照續航里程命名,直到EU400出來后,北汽決定另辟蹊徑,和吹牛逼式命名說拜拜,直接改名為EU5。有改名的勇氣,是很值得稱道的,多數企業都是被拉下水,而能上岸的企業不多。
EU5使用57.8度電的三元電池,續航418公里。電機功率達到160kW,相信在加速方面會有比較突出的成績,另外跟160kW電機配套的電池系統很可能是使用600V電壓的電池包。如果實車真是使用600V電壓電池包,那么北汽將成為第二個將電池包電壓提升至600V級別的汽車企業,做到領先全球。
以上幾款車,是目前已知的續航400公里車型中值得關注的幾款車。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電動汽車市場上必將有更多更好的車型出現,對還沒有提車的消費者而言,守株待兔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責任編輯:仁德財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