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kom的計劃能讓德國充電樁數量翻一倍
甭管是中國還是歐洲,純電動汽車的發展已成定局。但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因素目前還有很多,其中最讓車企和消費者頭疼的就是充電基礎設施。
蔚來汽車創始人兼CEO李斌說過:“只要加電的體驗和加油一樣,甚至更好,消費者自然就會選擇電動汽車。”而在此次日內瓦車展前夕的大眾之夜上,大眾集團CEO馬提亞斯·穆勒也談到了充電,他說:“只有消費者擁有安全、快速、舒適的充電體驗時,他們才會接受電動汽車。”
充電設施雖然關鍵,卻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它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在建設周期和覆蓋范圍等方面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如今,全世界的車企和能源公司都在思考,如何能夠快速的部署電動汽車充電樁,而最近,歐洲最大電信運營商Telekom提出的解決辦法,或許值得其他公司學習借鑒。
這個總部位于德國的證實,他們正在嘗試將“配電箱”改裝為純電動汽車充電樁。如果這個辦法最終證明可行,將徹底解決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較少的問題,而且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都極為低廉。
一位負責人向媒體透露,這個計劃將從德國現有的配電箱中挑選12000個進行改造,在完成之后,這些配電箱將會為德國消費者提供500個100kW的快速充電樁和11500個22kW的慢速充電樁。而迄今為止,德國全部的公共充電樁只有10800個,該計劃落實之后,將會讓德國現有的充電設施數量翻一倍。
據悉,Telekom已經打造了兩個帶有充電樁功能的配電箱原型產品,并計劃在2018年的夏天開始部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12000個帶有充電功能的配電箱將會在2020年前投入運營。
事實上,這并非人類首次使用現有的基礎設施為新能源汽車創造充電樁。北歐的諸多國家中,很多消費者都在使用電熱水器的插座來為純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接口。甚至有一些城市通過改裝路燈來提供充電樁。但此次Telekom的計劃在可行性和規模性上都首屈一指。
而在我國,尤其是在新能源車型扎堆的一線城市之中,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間極大的限制了公共充電站的建設。如果能夠效仿Telekom的做法,讓城市中的配電箱成為新能源的助力,也不失為一個極佳的解決方案。
來源:汽車科技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