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 開啟“燒錢” “搶人”大戰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融資競賽成為其當下重點。 有消息稱,拜騰汽車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金額在4億美元左右。在此之前,拜騰汽車首
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融資競賽成為其當下重點。
有消息稱,拜騰汽車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金額在4億美元左右。在此之前,拜騰汽車首款車型BYTON Concept在CES高調首秀,吸引了投資方的注意。“在CES之前,我們已經和很多投資人進行了交流和談判。”拜騰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戴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大概會在上半年完成這輪融資。”
“電動車發展方向明確,受到資本青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金融分會副秘書長解淳認為,新能源汽車未來廣闊的市場前景,是吸引各路資本涌入的原因。從融資金額上來看,拜騰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并不算靠前。2017年以來,蔚來汽車、威馬汽車、車和家、FMC、愛馳億維、零跑汽車的融資金額已累計超226億元。其中,蔚來汽車5輪融資超146億元,剛剛完成了10億美元B輪融資的威馬汽車,截至目前已累計融資超120億元。
融資火熱
到目前為止,拜騰汽車的Pre-A輪和A輪融資總計約為3億美元。B輪融資完成后,拜騰汽車的估值將進一步提高。對于具體的融資金額,戴雷僅透露:“比上一輪大一點。”
汽車是重資產產業,“燒錢”將伴隨整個量產的進程。小鵬汽車在完成A+輪融資之后,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感嘆:“以前看別人做車覺得100億(元)太夸張了,現在自己跳進去才知道200億(元)都不夠花。”
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融資能力成為考驗其能否順利量產的關鍵,融資規模不足,則造車進度緩慢。“資金決定去留只是一個表象,能拿到資金的造車新勢力本身的產品力、渠道能力、產業整合能力等綜合相對較好。”解淳說道。
與此同時,比起投資方的投資規模,造車新勢力更加看重投資方的資源背景。解淳直言,造車新勢力找投資不只是為了找錢,投資方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可整合資源的能力、包括投資風格都是造車新勢力看重的。
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談及與紅杉資本的合作時表示,“資金目前對我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這次與紅杉合作的目的是引進外部更多的資源,幫助零跑更好地成長。”而騰訊領投蔚來,阿里參股小鵬,背后顯然都與投資方的資源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據統計,小鵬、蔚來、威馬、奇點、云度等企業的產品已亮相,多數企業的產品將在2018年量產銷售。不過,何小鵬直言,未來5年新能源車或許都很難形成規模利潤。但倘若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當下的每一次投入都可能在將來換取更大收入。
搶占市場
現階段,造車新勢力在做量產前最后的準備工作。汽車行業知名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傳統企業的短板在于互聯網技術。
在戴雷看來,傳統車企不缺錢、不缺資源,但在智能化方面會比較困難。“傳統車企一下子調到適合90后消費者的人機交互系統是不可能的,它必須一步一步走;另一方面,大型傳統車企多是機械工程文化,不是互聯網文化,轉型會非常困難。”戴雷表示,“現在市場上所有的車都滿足不了年輕人在車上的需求,基本上沒有人用車內導航,這是剛需。目前全球的汽車保有量大約為12億輛,人們平均每天在車上花費的時間是90分鐘,綜合時間超過18億小時。誰能抓住這18億,誰就能更快地搶占市場。”
何小鵬則認為,造車新勢力決勝的關鍵因素是人才,“新造車公司需要來自互聯網、整車、科技等各行業優秀人才組成管理團隊,將傳統單一的銷售導向升級為用戶導向,挖掘用戶的真正需求。”何小鵬進一步表示,“因此,在對待人才和大膽創新等方面,互聯網企業的步伐邁得更大,對傳統車企也將形成巨大挑戰。”
與此同時,造車新勢力大肆挖角傳統車企高管。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傳統車企高管離職率是往年的2倍,超過200名職位在總經理及以上級別的汽車高管選擇加入造車新勢力。
解淳認為,“造車新勢力對未來市場的把握,對消費者的引領、對新趨勢的判斷是最有可能戰勝傳統車企的部分,傳統車企有它既有的思維邏輯、管理邏輯、決策方式,而新企業沒有那么多模式負擔。”
對于發軔于2014年的造車新勢力來說,它們日夜兼程、跑馬圈地,最終想達到的,絕不僅僅只是撕開被傳統車企把持著的市場的一道口子。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