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助推電池再利用,12家儲能企業搶占電池回收藍海,格林美、比亞迪、沃特瑪、寧德時代......
近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動力電池的需求也迎來高峰,去年電池企業的擴張可謂是如火如荼,據真鋰研究統計,2017年動
近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動力電池的需求也迎來高峰,去年電池企業的擴張可謂是如火如荼,據真鋰研究統計,2017年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33.55Gwh,同16年相比增長20.98%。生產了這么多電池,那等到電池報廢后又將如何處理?是隨意丟棄還是采取正規渠道回收利用?能否實現電池潛在的價值?隨著大量新能源汽車投入市場,關于廢舊電池的回收及利用問題也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報廢年限為5~8年,數據顯示,國內動力電池將在2020年前后進入報廢高峰,累計報廢量可達到12萬~17萬噸,而2016年實際拆解回收不足1萬噸。由于動力電池中正極材料、電解質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同時,我國又必須通過回收利用來緩解對鈷等稀缺金屬的嚴重對外依賴。所以,動力電池回收將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
首個動力電池回收國標助推電池再利用
去年12月1日,《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正式實施,這是由工信部提出的國內首個關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國家標準,明確指出回收拆解企業應具有相關資質,進一步保證了動力電池安全、環保、高效的回收利用。
《規范》對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安全性、作業程序、存儲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嚴格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行業性的發展難題,規范了我國車用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及拆解、專業性技術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
今年2月1日起,《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汽車動力電池編碼規則》、《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三項動力電池新國標也將正式實施。
去年11月,WTO官網公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動力電池企業設計階段要求、準入階段要求、生產階段要求、銷售階段要求、維修更換階段要求、回收階段要求、報廢階段要求、所有人責任要求、收集要求、貯存要求、運輸要求、階梯利用要求、階梯利用電池產品要求、再生利用要求、監督管理、罰則等內容。預計該辦法將于2018年正式發布。
今年1月4日,中國鐵塔公司在北京與重慶長安、比亞迪、銀隆新能源、沃特瑪、國軒高科、桑頓新能源等16家企業,簽訂了關于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合作伙伴協議。此次由中國鐵塔公司牽頭的蓄電池回收項目,或將在未來實現從制造、回收、二次利用的標準程序,直面解決電池污染問題。
據了解,中國鐵塔公司自2015年開始在黑龍江、天津等9省市建設了57個退役電池梯次利用試驗站點,對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目前試點范圍已擴大到12省市,已建設了3000多個試驗站點。
逐漸構建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讓動力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無序狀態有望得到改變,也積極推動探索經濟性強、多樣化、可復制的回收利用模式。
動力電池究竟如何回收?
為何要回收利用動力電池?首先電池中的含有的鋰和鈷等核心成分將釋放出有毒氣體,其危害可能會導致水質污染和其它不可挽回的環境破壞。其次,廢棄鋰電池含鈷、鋰、鎳的比例分別為5%~15%、2%~7%、0.5%~2%。有數據顯示,如果廢鋰電池能得到充分回收,每年可回收鈷240噸,僅這一項就價值4000萬以上。
目前,動力電池回收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針對沒有報廢只是容量下降無法被電動汽車繼續使用的電池,也就是二手電池的梯次利用,是指將電池組拆包,對模塊進行測試篩選,再組裝利用到例如儲能等領域;二是對已經報廢的動力電池拆解、回收與再利用,這是當前動力電池回收的重點。
目前動力電池報廢處理方式以拆解回收為主。但回收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工藝水平不健全,也存在部分不具有回收資格的企業非法從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在理論上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案,但對目前的動力電池來說卻很難實行。主要是因為國產動力電池型號眾多、電池包結構不統一,組裝工藝和技術千差萬別,但真正在拆包過程中的技術要求則非常高,對生產線的技術和成本都要求很高。
國內多企業布局動力鋰電池回收
格林美
格林美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廢舊電池及報廢電池材料處理生產線。公司以廢鈷鎳鎢回收起家,逐步拓展到廢舊家電回收、報廢汽車拆解和電池材料制造三大領域,目前已完成了“原料回收-前驅體制造-三元材料制造”的全產業鏈建設。2015年,格林美的鈷資源回收量(按金屬量)大約有3000噸。目前江西報廢汽車工業園已經投產,處理能力不斷提高。此外,公司還擁有天津、武漢兩大報廢汽車產業園區。
贛鋒鋰業
贛鋒鋰業是國內最大的鋰鹽廠商,公司具有廢料提鋰技術基礎,且具有較大的鋰鹽產能,回收的鋰原料可以實現對其原料來源的供應。2016年2月設立江西贛峰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含鋰廢料回收處理公司。公司在動力鋰電池的回收計劃,是將建設回收3.4萬噸鋰電廢料的回收項目,主要產品為鋰、鈷、鎳。
芳源環保
公司主營業務為含鎳、鈷廢物循環回收及鎳電池、鋰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于2016年9月掛牌新三板,已經可以循環回收批量生產產品,2015年營收1.09億元,同比增長29.8%。公司目前正在擴大產能,未來將實現每年3萬噸三元材料產能及5萬噸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處理能力。
比亞迪
比亞迪2015年9月與格林美達成合作,雙方合作的內容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報廢產品的循環再造。格林美與比亞迪合作推動構建“材料再造-電池再造-新能源汽車制造-動力電池回收”的循環體系。比亞迪自身龐大的電池生產和銷售產業鏈為鋰電池回收提供了厚實的保障。
北汽新能源
擁有廢舊鋰離子動力電池回收示范線,可實現日均100顆以上電芯的處理能力,利用再生法正極材料回收利用率達85%以上,鋰元素以電芯為基準回收率達80%以上,極片的銅箔、鋁箔的回收率均達99%以上,同時對電解液進行無害化處理。
比克電池
將舊電池通過專業處理,用于儲能、供電基站、路燈、電動工具及低速電動車等,或將原材料再次回收制造新電芯。此外,比克電池正在開展“廢舊新能源汽車拆解及回收再利用”項目,已獲得國家專項投資補助。該項目總投資2億元,擬建設占地3萬平方米,該項目已于2015年底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建成并達到年綜合處理2萬輛報廢汽車及3萬噸動力電池的能力。
寧德時代(CATL)
寧德時代積極建設回收體系,除與宇通、上汽、北汽、吉利等車企合作外,也與湖南邦普合作,通過對動力電池分類、拆解,進行材料回收。
超威集團
目前正在同研究機構和高校開展合作,大力推進對鋰電池回收問題的攻關。此外,超威還成立了第三方的售后服務公司,專門從事鋰電池的售后服務、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等服務。
國軒高科
已建成日處理2000Ah電池的資源化回收小試線。2017年,公司將建成電池拆解資源回收中試線,日處理2000只電芯。
猛獅科技
計劃將正在建設、完善的全國連鎖服務體系投入到廢舊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當中,公司將與動力電池企業和新能源整車企業展開合作,以這兩類企業為源頭回收廢舊動力電池。
沃特瑪
為探索動力電池二次利用的路線、方法,利用退役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于2012年建成了一座3MW磷酸鐵鋰電池儲能電站。目前已探索出兩套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方案。未來考慮將廢舊動力電池也應用于移動補電車,進一步探索廢舊動力電池在儲能系統的應用。
中航鋰電
2012年開始做研究,2014年起傾斜大量資源建立了一條動力電池回收示范線,在技術和工藝上比較好地解決了回收問題。公司自動化鋰動力電池拆解回收示范線可對鋰動力電池中的有價值材料進行最大化回收,其中銅鋁金屬回收率高達98%,正極材料回收率超過90%,此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被評為2016河南省重大專項并獲得了6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