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地方補貼收緊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2018年中央財政補貼政策已基本完成,新補貼政策中續航里程不足150公里的產品將不再享有補貼。同時,地方補貼也或將面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2018年中央財政補貼政策已基本完成,新補貼政策中續航里程不足150公里的產品將不再享有補貼。同時,地方補貼也或將面臨取消。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取消“地補”意在有效解決地方保護主義,并控制政府支出。
盡管溫州、淮安、長沙等城市已發布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就此打破了此前地方補貼政策將全面取消的傳聞,但地方補貼收緊正成為現實。同時,由于國補政策懸而未決、新能源汽車主要推廣城市的政策尚未出臺,新能源汽車的地方補貼政策已成為決定今年市場增長的關鍵。
2017年底,有消息稱,相關部門正在研究調整2018年中央財政補貼政策,傾向鼓勵高里程、低能耗車型。同時,取消地方補貼也是大概率事件。中汽協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有望突破100萬輛。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取消地補的可能性變得很小,但地方補貼收緊的趨勢已不可避免。
值得關注的是,長沙、淮安等城市日前出臺的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已從2017年的國家補貼50%下降到20%—30%。由于2018年的北京新補貼政策尚未出臺,部分品牌已經取消了訂車,而部分品牌則仍然正常銷售。
一位比亞迪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目前該店仍按2017年的補貼政策銷售,提車后走正常手續上牌。“2018年的新補貼政策誰也說不準,我們只是按照現有的政策延續。”上述銷售人員稱。
同時,北汽新能源、榮威、奇瑞等品牌的經銷商也表示,目前依然維持原來的補貼政策。多家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2017年的補貼政策仍未失效,目前仍可以正常上牌”。
按照北京市發布的2017年北京新能源車型補貼標準,2017年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按照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確定市級財政補助標準,國家和本市財政補助總額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60%。
不過,部分品牌廠商對2018年的補貼政策也持有猶豫的態度。一家騰勢4S店的銷售負責人透露,目前騰勢的部分車型已經在2017年掛牌,消費者買車時需要過戶一次,就是為了避免新補貼政策造成的價格變化。
以騰勢為例,如果按照2017年北京新能源車型補貼標準,國家補貼4.4萬元加上地方補貼2.2萬元,騰勢將獲得6.6萬元的補貼,而一旦地方補貼下調到30%,經測算,騰勢只能拿到總共5.72萬元的補貼,較2017年的標準減少了8800元。
實際上,關于取消地方補貼一事早有爭議。不可否認,中央和地方政府補貼作為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手段,為早期新能源車市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在政策紅利背后卻引發地方保護主義、增加財政支出壓力等弊端。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新能源車補貼高達590億元,2016年突破830億元。按照我國新能源發展規劃,到2020年補貼政策將全部取消,依托市場和“雙積分”驅動,繼續保障企業和市場平穩發展。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如果地方補貼與補貼標準同時降低,節奏會顯得有點快,更好的方式是地方性補貼與“雙積分”政策實施兩者之間有效銜接,提升市場適應度。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