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穩居全球第一 但占比并不高
中國的新能源車銷量全球第一,但從市場份額來看,此類產品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眼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穩居全球第一。但統計數據顯示
中國的新能源車銷量全球第一,但從市場份額來看,此類產品的發展空間依然很大。
眼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穩居全球第一。但統計數據顯示,此類產品在當地新車銷售總量中的占比仍不算高。
截至去年11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47.6萬臺,同比增長幅度達到64.4 %。而在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美國,同類車型去年前11月的累計銷量僅為17.4萬臺,增長幅度為29.77%。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由純電動車及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組成的新能源產品在中國同期新車總銷量中所占比例僅達到2.15%。中汽協數據顯示,去年前11月中國乘用車整體銷量為2209.1萬臺。
美國市場的情況與之相似。Autodata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美國乘用車銷量為5820225臺,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占比約為2.99%。
出人意料的是,挪威已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車銷售占比超過50%的國家。2017年,在這個總人口僅為523.3萬 (2016 年)的歐洲國家,每售出兩臺新車,就有一臺系新能源車。
按驅動類型細分,純電動車在上述銷量中的占比由2016年的16%提升至20.9%,而另外31.3%的銷量則由混合動力車型貢獻。
挪威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偏好令此類車型的市場份額在一年時間內由40.2%提升至52.1%。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前作為市場主力的柴油車型則在銷量方面出現了明顯下降,其銷售占比由31%跌至23%。
與中國的情況相似,慷慨的政府補貼也被視作新能源車在當地走俏的主要原因。盡管新能源車的售價普遍高于傳統燃油車,但挪威政府向此類產品的消費者提供了免稅優惠,此舉大幅提升了新能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對挪威車主而言,選擇新能源出行方式還有一些根據吸引力的好處。他們可以在城市中借用專供公交車行駛的車道,在大部分停車場享受免費停車及充電服務,并免于繳納路橋費。對于生活成本極高的挪威居民而言,這些優惠政策無疑極具誘惑力。
盡管挪威是西歐最大石油產地、全球第三大石油輸出國,但電動車在當地仍能體現出用車成本低廉的優勢。這是因為水力發電在挪威相當發達,而新能源車的用電幾乎100%均由水力發電供應。
通過對新能源車的扶持,該國政府希望顯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減少噪音污染。此外,挪威政府近期還宣布將在2025年全面禁售純內燃機動力車型。這一目標節點較西歐其他發達國家——如英國和法國提前了15年,比德國也早了5年。
盡管中國監管者尚未就類似目標制定時間表,但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支持仍具有較高優先級。
上月底,中國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發布公告稱,對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政策將自今年1月1日繼續沿用至2020年12月31日。這意味著,在上述政策有效期內,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車時仍可以免予繳納10%的汽車購置稅。
中國監管者顯然希望通過延續稅制優惠來促進新能源車上牌量的不斷攀升。
為了減少汽車排放對環境的傷害以及燃油消耗,中國監管者希望激勵當地汽車消費者將選項移向混合動力或純電動車型。
按計劃,中國將在2025年前,令新能源車的總產量達到整體汽車銷量的20%。上個月,科技部表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包含乘用車及商用車)有望達到100萬臺。
另一方面,監管者還計劃于今年上半年在全國范圍內普及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按照此前計劃,全國將分三批實施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中國公安部上個月底發布消息稱,截至2017年12月,已有107個城市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為與普通車輛的藍色號牌進行區分,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被設計成帶有漸變效果的綠色,專用號牌號碼則增加一位,由5位升為6位。此類專用號牌無需通過搖號、拍賣等方式獲取,且不受某些城市的限行約束。
數據顯示,上述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國已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26.57萬副,其中純電動汽車18.95萬副,其他燃料電池及混合動力汽車7.62萬副。
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信息顯示,截至去年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超過100萬輛,達到101.8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82.5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9.3萬輛。
針對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計劃2020年推出后市場可能出現的變化,中國監管者也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周日(1月7日)表示,即便補貼退出,新能源汽車銷量也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他表示,屆時新能源汽車若仍無法與傳統燃油車抗衡,主管部門將推出一系列非補貼政策繼續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將于今年4月及明年起陸續實施的“雙積分政策”是一個典型例子,后者是中國政府于去年9月發布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該辦法引入車企平均油耗和新能源兩種積分,并行考核。其中,新能源汽車積分從2019年開始考核,車企達標比例為10%,2020年提升至12%。此類政策被認為將對汽車制造商提出硬性約束。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