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萬億市場邁向周期拐點 新能源汽車將迎洗牌期
近期,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已經啟動了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研究。更早之前則是《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化步伐。在雙重
近期,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已經啟動了燃油車退出時間表的研究。更早之前則是《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市場化步伐。在雙重政策效應疊加下的新能源汽車,如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關注度與投資體量。
疊加的利好消息,讓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近期頗受鼓舞。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既是推動汽車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重要抓手。亦是緩解我國能源危機、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改善大氣環境的重要突破口。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6年達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銷量第一、保有量第一、充電樁建成數量第一。無論是從政策層面,還是從市場需求層面來看,新能源汽車周期拐點來臨的觀點,均有著扎實的基礎。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整車平臺等產業鏈上下游已全部貫通。
在相關產業政策,尤其是財稅補貼優惠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2011年到2016年短短五年時間里,銷售量從不足1萬輛發展到50多萬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6年新能源汽車生產51.7萬輛,銷售50.7萬輛,穩居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利好不斷。為更好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8月份公安部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很快,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包括新能源汽車制造在內的12個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一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主要依賴于國家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但是要真的實現自強必須要過質量一關,質量是任何產品和產業的立命之本。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機制明確的大背景下,如何確保2020年補貼完全取消后整個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不致影響我國汽車行業節能減排、轉型升級戰略目標的實現?
從整個產業鏈上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據中國新能源網報道,針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過程中行業反映的部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品質不高,監控系統缺失,電機控制系統不穩定等問題,未來應當在提升電池、電機和電控的關鍵技術水平上下功夫,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需要。
“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還存在明顯的區域不平衡,但這也意味著市場潛力巨大。”有專家說。據證券日報此前報道,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將達到500萬輛的產業規模,市場規模達到4500億元,考慮到對上下游的帶動效應,預計整體的產業產值超過1.29萬億元。綜合來看,2018年財政補貼不退坡,產業鏈成本將繼續下降,整車銷量和單車利潤均有望提高、盈利彈性將持續提升。
當前,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突破和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不斷增加,市場對于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焦慮”也在逐漸降低,這加速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普及。而在全球汽車產業生態正在重塑的同時,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成為我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機遇。業界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不久的將來會重新開始洗牌,一個企業要想獲得發展最終要靠自主創新,而不是靠補貼。

責任編輯:lix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