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業(yè)界人士焦慮中國電動車市場
合資江淮、突破產業(yè)政策紅線;牽手上汽、奧迪一女二嫁……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不斷激進的戰(zhàn)略布局,已大大刺激了此前在華謀求穩(wěn)健發(fā)展的日系品牌。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面對中國政府描繪的宏偉藍圖和NEV雙積分制的
合資江淮、突破產業(yè)政策“紅線”;牽手上汽、奧迪“一女二嫁”……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不斷激進的戰(zhàn)略布局,已大大刺激了此前在華謀求穩(wěn)健發(fā)展的日系品牌。尤其是在新能源領域,面對中國政府描繪的宏偉藍圖和NEV雙積分制的現實需求,更是有日本業(yè)界人士建議:“為了乘上市場擴大的浪潮,與當地企業(yè)合作是十分有效的做法。日本車企也可以尋找第3家合資伙伴,加快在中國汽車市場的腳步”。
6月中,有日本媒體發(fā)文稱,“日本汽車廠商在開拓中國純電動汽車(EV)等環(huán)保車市場方面落后于當地企業(yè)和歐美企業(y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但在中國銷售純電動汽車的日企只有日產汽車”。字里行間,大有對日系品牌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意。
目前在中國市場,除寶馬、特斯拉等少數外資品牌有投放少量純電動車型外,更大的市場均已被自主品牌瓜分。但面對政策倒逼出的巨大的市場前景,大眾、福特等主流車企均已規(guī)劃出在華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路線圖。特別是大眾,已制訂出2020年為中國市場提供40萬輛、2025年提供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同時,為應對將于2018年實施的NEV雙積分制,大眾還和江淮汽車于6月15日正式簽署了合資協議。
這份由合肥市政府、江淮汽車和大眾簽署的三方協議,正是令日本業(yè)界耿耿于懷的關鍵。“目前,日產僅與東風汽車組建了合資公司……”前述報道援引理特管理顧問公司的日本法人(Arthur D. Little Japan)顧問立川浩干的表態(tài)稱,“在環(huán)保車領域增加中國伙伴將‘提高有限開發(fā)資源的分散風險’”。
理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一家管理咨詢和技術咨詢公司,于1886年創(chuàng)立于美國波士頓,曾為“全球財富100強”中75%的企業(yè)以及其它尖端企業(yè)和公共機構提供服務。
事實上,長久以來,日系品牌的研發(fā)重心一直著眼于混合動力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終極目標——氫燃料電池。本田高級管理層曾經認為,純電動汽車有著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充其量只能作為過渡車型,而氫燃料電池汽車才應該是未來汽車發(fā)展的大趨勢。
這種認識在日系品牌中占據了主流,直到感受到了來自中國市場的壓力,包括豐田、本田等在內的日系車企才被迫將研發(fā)重心轉向純電動車車型。本田社長八鄉(xiāng)隆弘于去年10月宣布成立獨立的電動車開發(fā)部門(EV研究室),投入更多資源促進技術開發(fā),以獲得更多全新電動車型。
按照規(guī)劃,本田將在華推出三款純電動車型。這三款車型中包含了繽智純電動版、XR-V純電動版以及一款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全新純電動車型,其中小型SUV繽智純電動版有望在今年年內上市。
6月16日,八鄉(xiāng)隆弘首次提及了將于2018年投放的“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全新純電動車型”,“希望打造出一行駛就知道是本田的富有運動感的車輛。”但這款車型并非專屬于中國,八鄉(xiāng)表示“并非中國專用,希望下一代EV也可以共享”。
在混合動力和氫燃料電池之路上走的更遠的豐田,也在去年11月30日宣布,成立電動車業(yè)務部門“EV Business Planning Department”,并由豐田章男直接領導,未來首款純電動車將在2020年發(fā)布。雖然早在2012年就在美國市場發(fā)售了純電動版的RAV4,但針對純電動汽車,豐田常務董事伊勢清貴曾表示,“續(xù)航距離和充電時間仍存在難題,適合短程行駛”。
雖然預計將連續(xù)2年收益下滑,但6月14日在位于愛知縣豐田市的總部召開定期股東大會上,豐田章男表示“為實現可持續(xù)增長將繼續(xù)竭盡全力”,稱考慮推進技術研發(fā)與強化財務基礎。為迅速做出經營決策,豐田將董事從11人減少到了9人。
日系品牌對純電動汽車的整體誤判,讓日本業(yè)界對其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發(fā)展充滿了憂慮——“在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競爭力,將直接關系到企業(yè)在世界市場的存在感。能否將中國的限制放寬變?yōu)榱紮C?日本車企的戰(zhàn)略將受到考驗”。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tǒng)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fā)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yè)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新基建之充電樁“火”了 想進這個行業(yè)要“心里有底”
2020-06-16充電樁,充電基礎設施,電力新基建 -
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尋常百姓家還要多久?
-
備戰(zhàn)全面電動化 多部委及央企“定調”充電樁配套節(jié)奏
-
權威發(fā)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yè)發(fā)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tǒng)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fā)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