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電源助力江蘇電網破用電負荷記錄
還記得夏季用電高峰因為停電用不了空調而熬過的炎夏嗎?而近幾年的夏季,突然停電的情況越來越少,以致于我們漸漸把穩定用電當做理所當然。
其實,這里有電網增強穩定性和承載負荷的功勞,也有儲能電站為了填補電力缺口而做出的努力。南都電源一直與電網公司等中國電力領域的合作伙伴,共同為中國能源穩定進行探索,提升電網電能質量和綜合服務水平。
一億千瓦的概念
8月9日下午13時15分,江蘇電網最高調度用電負荷達到10262.9萬千瓦,創歷史新高,持續領跑國家電網公司各省級電網。
它超過了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最高用電負荷,它足夠8000萬江蘇人民每人同時開一臺掛壁式空調,或者14億中國人每人同時點亮一盞60-80瓦的電燈。
做個比較,歐洲南部的葡萄牙,供電負荷為656萬千瓦左右。也就是說,江蘇省的用電負荷相當于15個葡萄牙!
用電負荷這么高,卻沒有出現大規模限電的情況。為了讓大家都能愉快地吹上空調,削峰填谷的“能源海綿”功不可沒。
在夏季用電高峰來臨之前,國網江蘇電力提前在可能缺電的鎮江東部地區部署建設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儲能項目,總功率為10.1萬千瓦,相當于一個20萬千瓦發電廠的發電能力,成了全國第一。
這是鎮江東部電網儲能項目背后的偶然性,但偶然性背后也有必然性。
綜合能源業務被電網公司視為未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2018年,國網江蘇綜合能源公司開始與南都電源合作,共同開拓用戶側儲能市場。
7月5日,由國網鎮江供電公司部署、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租用、南都電源投資建設的飛達集團20MW/160MWh智慧儲能電站成功并網。該電站是國網江蘇電力迎峰度夏的重點工程。
電站并網運行后,年儲能規模約5280萬度電,將在不改變飛達集團用電總電量的前提下,發揮調峰調頻、需求側響應、備用電源、電能質量改善等多種功能,有效降低電網峰值負荷,緩解夏季高峰期間供電壓力,保障電網優質、高效、安全供電。
江蘇因工商電價峰谷差較大,率先在用戶側打開儲能商業化大潮的閘門。截至2018年年初,江蘇全省已建成35個用戶側儲能項目,總功率為36MW,總容量達到252MWh,南都電源扮演了強力助推者的角色。
南都電源第一個用戶側儲能電站自2016年9月在江蘇投運以來,無錫新加坡工業園智能配網儲能電站、天工國際產業園區互聯網+智慧能源系統、紅豆南國儲能電站等南都商用儲能項目,紛紛在江蘇落地投運。
同時,在江蘇用戶側儲能項目中,電網公司發揮了積極作用,給予了儲能企業信心,也為市場規則設計者提供多維度參考價值,從而進一步推進國內儲能市場的規模化發展。
南都電源將與電網公司一起,共同為中國能源穩定進行探索,提升電網電能質量和綜合服務水平。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