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將重點推進先進儲能技術等新能源化工基地建設 助力能源轉型
近日,貴州畢節市人民政府發布了《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方案提到推進建設鋰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和移動儲能電站產業、推進先進儲能技術創新,依托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畢節)研發中心,建成抽水儲能、風光儲互補等系統試驗與驗證平臺。方案還提到以畢節國家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為依托,建設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場站示范工程。詳細如下:
畢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畢府辦函〔2018〕69號
各縣(自治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有關部門:
《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畢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6月12日
(此件公開發布)
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局關于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的批復》(國能發規劃〔2017〕23號)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對畢節試驗區的重要批示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揚主題、建高地、促轉型、奔小康”總體目標,以“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為統領,充分發揮能源開發建設在脫貧攻堅戰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現煤電產業向多元產業轉變,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從生產粗放型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變,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化工產業體系,促進試驗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同步邁向小康社會。
(二)主要目標。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推進煤炭工業轉型升級,繼續推進煤礦兼并重組,優化電力產業結構。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和深度加工,著力推進重大項目,依靠重大項目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推進煤層氣勘探開發進程,提高燃氣利用水平。到2020年,全市煤炭產能控制在1億噸/年左右,煤礦井下瓦斯抽采利用量達10億立方米以上,利用率達70%以上,現役火電機組供電煤耗不高于310克標準煤每千瓦時,新能源電力裝機突破400萬千瓦,農村供電可靠率達到99%;建成3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推進200萬噸/年煤制清潔燃料示范項目和6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建設。力爭到2025年,原煤入洗率達到100%,煤層氣抽采利用率達85%以上,新能源電力裝機突破500萬千瓦。
二、重點任務
(一)科學謀劃發展新布局。貫徹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強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與配套基礎設施的統籌布局,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的開發范圍為畢節市1區7縣除禁止開發區以外可用于能源資源開發的區域,在此開發范圍內全力推進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按照“一基地多園區”的開發思路,結合煤、電、水、環境資源組合優勢,重點以織金—黔西—納雍—大方為核心,布局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項目,積極打造新型能源化工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范區;以威寧、赫章為核心,推動綠色能源示范應用,探索建立一批基本依靠清潔能源供能的示范區。(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業能源委、環境保護局、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水務局、林業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二)培育創新發展新動力。圍繞能源安全供應保障、清潔能源發展和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等重點領域,以能源新技術、新裝備、新產業、新業態示范工程和試驗項目為依托,積極承擔國家能源技術創新任務,突破能源重大關鍵技術。落實電力體制改革措施,穩步開展電力價格改革、電力市場建設等試點工作。
1.推進新材料規模化生產技術創新。充分利用畢節現有新材料產業基礎,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到2020年,形成1000噸/年石墨烯產業項目及配套下游產業、5萬噸/年磷酸鐵鋰、錳酸鋰、三元材料等鋰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和移動儲能電站產業。重點建設石墨烯工程研究中心。突破制氫關鍵技術,積極建設氫儲能系統實驗研究平臺。(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2.推進先進儲能技術創新。依托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畢節)研發中心,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規模物理儲能關鍵部件及系統試驗與驗證平臺,開展大規模物理儲能、儲熱/冷技術基礎理論和實驗研究,開展1-300MW級先進空氣儲能系統關鍵技術研發、系統集成驗證與產業化示范。重點建設系統集成實驗平臺、離心壓縮機閉式實驗平臺、高負荷膨脹機實驗平臺、蓄冷蓄熱實驗與檢測平臺等大型實驗平臺和微小型抽水儲能、風光儲互補的壓縮空氣儲能、納微尺度相變儲熱、熱電材料及新型飛輪等若干小型基礎研究實驗平臺。(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科技局、發展改革委,金海湖新區管委會配合落實)
3.推進煤炭無害化開采技術創新。示范應用隱蔽致災因素智能探測、重大災害監控預警、深部礦井災害防治、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等關鍵技術裝備,實現煤炭安全開采。示范應用井下采選充一體化、綠色高效充填開采、無煤柱連續開采、保水開采、采動損傷監測與控制、礦區地表修復與重構等關鍵技術裝備,加強煤炭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示范應用高效建井和快速掘進、智能化工作面、煤系共伴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等技術,提升煤炭開發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安全監管局、科技局、國土資源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4.推進煤層氣資源勘探開發技術創新。進一步研究國內主流煤層氣開采技術對復雜地質條件的適應性,加快先進適用勘探開發關鍵技術突破。開展煤層氣地面高效抽采技術示范應用、地面及井下綜合治理示范、智能煤層氣氣田建設示范等勘探開發示范工程。開展適應于畢節高灰熔點煤的先進煤氣化技術應用。(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科技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5.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常規煤電參數等級,提升煤電能效水平;示范燃煤機組多污染物(SO2、NOX、Hg等)一體化脫除技術,不斷提高污染控制效率、降低污染控制成本和能耗。研究煤化工廢水處理各項技術的優化組合,開展廢水近零排放技術優化和工業示范。(市環境保護局牽頭;市科技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6.推進高效太陽能利用技術創新。推進高參數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及大型太陽能熱電聯供系統在威寧、赫章等太陽能資源總量高值地區試驗示范,實現太陽能綜合梯級利用。加快適用于貴州高原山區風電機組研發及風電場運行優化技術、智能化運維關鍵技術應用,積極推廣低風速風機。(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業能源委、科技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7.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技術創新。以畢節國家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為依托,針對清潔高效新能源動力電源的重大需求,實現氫氣/空氣聚合物電解質膜燃料電池(PEMFC)電動汽車及甲醇/空氣聚合物電解質膜燃料電池(MFC)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示范運行和推廣應用。研究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場站的負荷管理,建設電動汽車無線充電場站示范工程。(市工業能源委牽頭;金海湖新區管委會,市科技局、發展改革委配合落實)
8.有序推進電價改革機制創新。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力價格,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發電企業上網電價由用戶或售電主體與發電企業通過協商、市場競價等方式自主確定。(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畢節供電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9.推進電力交易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在金沙、七星關、織金等縣區率先開展大用戶直供電試點,為工商業企業等各類用戶提供更加經濟、優質的電力保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組建畢節售電公司。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規范開展第二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通知》(發改經體〔2017〕2010號)確定的納雍縣開展增量配電業務試點工作。(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畢節供電局,各有關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10.推進開放電網公平接入機制創新。有序推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節能降耗和資源綜合利用機組上網,積極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其他電源、電網的有效銜接。積極開展分布式電源項目的各類試點和示范,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建設,推動企業、機構、社區和家庭根據各自條件,因地制宜投資建設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電以及燃氣“熱電冷”聯產等各類分布式電源,接入各電壓等級的配電網絡和終端用電系統。(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畢節供電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三)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以“三去一降一補”為主線,采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大數據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煤炭、煤電等傳統產業,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積極理順煤電關系,促進煤炭、電力行業協同發展,努力提升產業競爭力。著力提升燃煤電廠調峰能力,穩步推進熱電聯產機組參與調峰;優化跨區能源輸送通道建設,穩步增強能源調出能力。
1.加大煤炭資源勘探開發。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試驗區開展國土資源差別化政策綜合改革試點的意見,積極爭取中央和市級財政對整裝勘探的投入,根據發展需要,依規申請煤炭探礦權,延長礦井服務年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為煤制烯烴、煤制清潔燃料的等重點能源化工項目優先配置資源,促進資源就地轉化增值。(市國土資源局牽頭;市工業能源委、發展改革委,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2.促進煤炭產業脫困和轉型升級。對確需新建的煤礦,在嚴格實行減量置換的基礎上給予大力支持。同意完成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的在建煤礦項目建成投產。通過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煤礦兼并重組,逐步將無效產能、低質產能、小煤礦及敏感區域內的煤礦調整退出。壓減煤礦產能2000萬噸以上。推動主體煤礦企業強強聯合、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安全、環保、能耗、工藝等辦礦標準和生產水平,單一兼并重組企業集團規模全部達到300萬噸/年以上,其中,規模1000萬噸/年以上的主體企業力爭達到1家,規模500萬噸/年以上的主體企業達到3家。積極引導重新組合的企業集團在畢節注冊。重點支持綠塘、谷里、大龍鳳、肥田煤礦等續建項目建設;推動高坡、威奢、羅州、東風、回歸等一批煤礦兼并重組技改建設。(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局、水務局、城鄉規劃局、安全監管局、林業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3.全力提升煤電高效清潔發展水平。積極采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廣應用先進成熟技術,啟動超低排放改造示范項目和節能改造示范項目建設,重點推進納雍電廠1#、2#、3#、4#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支持已核準的華潤大方電廠、華潤黔西電廠、大方電廠二期擴建工程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將威赫電廠(2×66萬kW)列入高效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示范工程,做大做強電力產業;支持畢節熱電聯產二期煤改氣(煤層氣)項目擴建工程建設,促進畢節市中心城區加快推進城區集中城市供熱等民生熱電項目,統籌安排以大型煤炭深加工項目為主的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公用熱電聯產項目。嚴格落實低熱值煤發電產業政策,以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熱值煤為主要燃料,穩步實施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業能源委、環境保護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4.切實落實電煤長協合同。合理確定、相對固化電煤價格區間,防止電煤價格大起大落。從市級層面加快建立以企業自主協商為主、政府指導為輔的燃煤電廠與煤礦企業煤電聯動機制,鼓勵煤炭企業、發電企業通過資本注入、股權置換、兼并重組、股權劃撥等方式推進煤電聯營;督促煤炭企業和發電企業將80%的電煤消耗納入電煤長協合同,督促火電企業按照“淡儲旺用”的原則主動儲煤,并及時支付電煤款,提高煤礦企業供煤積極性。(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5.積極開展煤電體制改革探索。支持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國有資本有序進入能源工業,增強政府對轄區內煤炭、火電的調控能力;對轄區內關閉退出后煤礦的剩余資源、新增資源重點向市級能源公司傾斜配置,拓展政府的調控空間。支持組建畢節能源化工產業投資基金。支持畢節開展大用戶直供電及增量配電業務試點。(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局,市政府金融辦,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6.加快非常規天然氣產業發展。鼓勵煤炭生產企業對抽采煤層氣采取自主利用、與煤層氣專業公司合作利用或采取委托運營等方式,提高煤層氣抽采的利用率,使煤層氣利用成為煤礦利潤的新增長點。加大煤層氣發電、煤層氣提純和煤層氣民用力度,支持織金縣市級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示范縣建設。啟動七星關區、大方縣、金海湖新區煤層氣作為城區民用燃氣釋放工程,重點推動貴州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大方黃泥塘向斜煤層氣勘探開發項目。實施煤層氣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利用煤層氣提純技術,生產LNG、CNG。(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商務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7.推動能源通道建設。進一步增強與重慶、廣東等省(市)間戰略合作,加快跨區輸電工程建設,建設華潤畢節(黔西、大方)電廠“點對網”送重慶專用輸變電線路,推進畢節至重慶500千伏交流輸電通道工程,確保實現與電廠同步建成投運。保障織金電廠“黔電送深”項目電力外送通道暢通;積極爭取“畢電送粵”電量向畢節單列并提高外送量。(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8.推進“氣化畢節”工作。建設遵義—赫章、赫章—威寧、百里杜鵑—納雍支線管道和城市高壓環網,形成高輸能、廣覆蓋管
道網絡;依托“氣化畢節”天然氣支線管道,迅速啟動支線管道閥室至城鎮燃氣門站連接線建設工作,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根據煤制天然氣項目及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氣源開發建設情況,推進配套外輸管道建設,促進與主干管道互聯互通,保障全市燃氣資源合理調度,有力推動“氣化畢節”工程建設目標實現。(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業能源委、住房城鄉建設局、安全監管局、環境保護局、交通運輸局、林業局、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四)建設綠色發展新生態。按照集中式與分布式發展并舉的原則,積極發展新能源、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通過物質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設備設施集成、信息集成的實現,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資源的節約和環境的友好,實現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大化。
1.穩步發展水電。統籌考慮現有河流資源,因地制宜發展中小型電站,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到2025年,力爭新增水電裝機規模30萬千瓦。支持水電扶貧工程建設。(市水務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工業能源委、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扶貧辦,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2.加快發展風電。加大風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力度,對資源相對豐富的局部地區可進行集中連片開發,對于不能連片開發的采用分散式接入開發。重點建設威赫風能開發基地,并啟動納雍、金沙、織金等縣區風電場建設工作,確保風電項目建設接替有序。(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業能源委、環境保護局、住房城鄉建設局、林業局、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3.大力發展光伏電站及分布式光伏發電。加快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鼓勵大型公共建筑及公用設施、工業園區等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工業能源委、住房城鄉建設局、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城鄉規劃局、林業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4.積極開發利用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開展淺層地熱資源調查評價,推進秸稈等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采用農林生物質發電、能源林基地建設一體化循環模式開發利用農林廢棄物和生物質資源。推進畢節市中心城區、織金縣、威寧縣、金沙縣生活垃圾焚燒項目建設。(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農委、住房城鄉建設局、工業能源委、環境保護局、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5.積極推進天然氣高效利用。加強天然氣加注站規劃建設,依法依規設立定點的天然氣汽車改裝點,做好改裝車輛的維修保養服務,規范天然氣汽車改裝市場。(市商務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工業能源委、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交通運輸局、工商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6.積極推進充電樁建設。按照“樁站先行、適度超前”原則,用好財政支持政策,積極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加強與公共建筑(公共樓宇、商場、公共停車場等)和居民小區停車場、公交站點公共設施的統籌銜接,積極推進充電樁建設。支持畢節開展油氣電混合站建設試點。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發展充電設施分享經濟。鼓勵公交、城市出租、環衛等行業和政府機關推廣使用純電動及天然氣等新能源汽車。(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商務局、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交通運輸局、科技局、財政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7.有序推動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進一步完善和改進高溫漿態床鐵基催化劑技術、大型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F-T)反應器和配套裝備技術、F-T合成和油品加工成套工藝集成技術,加快推進首期納雍縣200萬噸/年煤制清潔燃料示范項目建設,遠期結合市場環境,適時新增400萬噸/年煤制清潔燃料項目前期工作。研究解決煤制清潔燃料資源配置問題。協調中石化總部加快推進織金縣6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建設,力爭2018年核準建設。加快推進織金40億方/年煤制天然氣項目前期工作,支持項目早日獲得國家核準后開工建設。圍繞即將建成的黔西乙二醇項目,支持發展煤基聚酯、聚乙二醇、乙二醛、防凍液等下游產業。(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煤化工專班、工業能源委、環境保護局、國土資源局、水務局、商務局,納雍縣政府、黔西縣政府、織金縣政府配合落實)
8.切實降低散煤燃燒污染。在供熱和燃氣管網不能覆蓋的地區,改用電、新能源或潔凈煤,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環保型鍋爐,區域集中供熱通過建設大型燃煤高效鍋爐實現。20蒸噸/小時及以上燃煤鍋爐應安裝在線檢測裝置。加速淘汰落后鍋爐,畢節市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10蒸噸/小時及以下的燃煤鍋爐。提升鍋爐污染治理水平,10蒸噸/小時以上的燃煤鍋爐要開展煙氣高效脫硫、除塵改造,積極開展低氮燃燒技術及水煤漿燃燒技術改造示范,實現全面達標排放。開發推廣工業鍋爐余熱、余能回收利用技術,實現余熱、余能高效回收及梯級利用。(市環境保護局牽頭;市商務局、質監局、工業能源委、發展改革委,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五)拓展開放發展新空間。深化與“長三角”“泛珠三角”“成渝經濟區”“滇中經濟區”合作與交流,加強與四川、云南、重慶在礦產資源領域的合作,完善能源區域合作協商機制,落實能源重點合作項目,實施能源產業發展“走出去、引進來”戰略,構建能源合作共榮新格局。
1.推動跨省區電力交易。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調劑余缺的作用,與廣東省、南方電網公司協商建立和完善“黔電送粵”(含“黔電送深”)交易機制,積極爭取擴大與重慶等周邊省(區、市)跨區電力交易;加快推動織金電廠“黔電送深”項目實現實質性結算,協調華潤畢節(黔西、大方)電廠接入重慶電網相關事宜。確保相關“黔電外送”項目以“點對網”方式接入廣東、重慶電網,分別由廣東、重慶電網統一調度,執行同類機組標桿電價及同等電力市場待遇,年發電小時數不低于同期平均水平。(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對廣辦、發展改革委,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2.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引進500強企業、優強知名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先進技術、人才、資金和管理經驗,積極參與畢節能源建設,促進能源產業配套設備生產,推動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有序承接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根據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項目建設進展,進一步發揮少數民族多、文化多元、旅游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發展民族服裝服飾等特色產業;以塑料制品加工為核心,拓展集原料、機械、模具、助劑為一體的新興制造業。(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投資促進局、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六)增進共享發展新福祉。加強農村能源建設,扎實推進小康電建設、光伏扶貧等能源扶貧工程。大力發展農村清潔能源,提高農村能源保障水平。
1.加快小康電建設步伐。圍繞“安全可靠、智能綠色”目標,繼續開展“小康電”建設,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理順農村電網管理體制、農網電壓質量提升四大工程,助力美麗鄉村建設。重點解決農村現有變電容量不足、布點不夠、線徑過小等問題,適度超前提高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解決農村電網供電質量不高、低壓用電“卡脖子”問題。(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畢節供電局,市工業能源委、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2.開展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結合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及異地扶貧搬遷,在威寧、赫章等太陽輻射資源較好的區域,落實特困戶屋頂、荒山荒坡及土地資源等利用條件,率先開展戶用光伏扶貧,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增加貧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積極支持納雍、威寧、赫章等縣爭取光伏扶貧試點,因地制宜開展光伏農業扶貧,利用荒山荒坡、農業大棚或設施農業等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使貧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扶貧辦、工業能源委、林業局、國土資源局、城鄉規劃局、住房城鄉建設局,畢節供電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成立市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相關副市長、副秘書長任副指揮長,市發展改革委、工業能源委、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城鄉規劃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林業局及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在市工業能源委,全面協調推進畢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指導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領導小組工作部署。按照國家機構改革的有關要求,整合織金縣、黔西縣、納雍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力量,適時設立“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對基地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籌建設和協調管理。(市編委辦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煤化工專班配合落實)
(二)強化溝通協調。市直各部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要根據職責分工,對《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規劃》涉及內容進行認真梳理,加強與各民主黨派中央、國家有關部門和東部發達省(區、市)的溝通銜接,積極爭取國家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支持。(市工業能源委牽頭;市直各部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三)強化政策爭取。對《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規劃》中已經明確的項目,要在項目核準、資源配置、環境評價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在符合國家法律和相關規定的情況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支持項目建設。(市政府金融辦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配合落實)
(四)強化督查考核。將《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規劃》明確的各項工作任務納入市委、市政府督查程序,由市督辦督查局會同市有關部門和單位督辦落實。將《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規劃》實施工作情況作為市直各部門、各縣〈自治縣、區〉政府〈管委會〉領導班子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領導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據。建立情況通報制度,及時將市各級貫徹落實《畢節試驗區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特別是到國家有關部委對接落實工作情況通報市直各部門、各單位。(市督辦督查局牽頭;市實績考核辦配合落實)
責任編輯:電朵云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