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折戟近3個月后 騰遠鈷業擬“嫁”科陸電子
在今年1月首發上會被否后,僅僅過去不到三個月,騰遠鈷業就找到了對接資本市場的另一種方式。4月9日,科陸電子(002121,SZ)發布變更重組標的公告稱,公司原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標的為朗仁科技70%~100%的股權,但由于交易雙方無法就交易相關條款達成一致,故終止收購。經慎重考慮,公司重新選定了重組標的,變更后的標的資產為騰遠鈷業控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選擇科陸電子前,騰遠鈷業謀求的是獨立IPO。但今年1月23日,其首發上會被否。當時證監會發審委針對其業績波動和關聯交易問題發出一系列“拷問”,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問題便是業績波動較大。
變更重組標的
今年2月24日,科陸電子發布公告透露了重組標的,擬采取現金與股份支付相結合的方式,收購朗仁科技70%至100%的股權,具體比例由雙方根據后續收購方案協商議定。
資料顯示,朗仁科技成立于2010年4月,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汽車電子檢測診斷儀、車聯網智能硬件、物聯網智能硬件及云平臺軟件的技術開發與銷售等。記者注意到,2014年5月,騰訊在GMIC大會上發布了車聯網領域第一款智能硬件——路寶盒子,而朗仁科技便是路寶盒子的代工方。
根據公告,朗仁科技100%股權預計估值為30億元。該筆交易業績承諾期為2018年至2020年。科陸電子此前也與朗仁科技及其控股股東金翔宇簽署了《收購意向書》。
對于此次終止收購朗仁科技原因,科陸電子方面稱,雙方進行了反復論證、多輪磋商,但由于交易雙方無法就交易相關條款達成一致,公司與朗仁科技的股東同意終止雙方已簽署的《合作意向協議》及《收購意向書》。
隨著科陸電子將重組標的從朗仁科技變更為騰遠鈷業,標的公司所屬行業也發生變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騰遠鈷業主要從事鈷、銅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核心產品為氯化鈷、硫酸鈷等鈷鹽以及四氧化三鈷等鈷氧化物。因下游動力電池市場火熱,今年以來鈷價呈上揚態勢。因此,擁有鈷鹽生產技術的騰遠鈷業也站在了風口上。
“我們目前除了在上游領域沒有涉及外,在動力電池的中游、下游均有相關布局。”科陸電子相關人士對此表示。記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來,科陸電子通過增資、受讓、收購股權、共同投資等方式參與了國能電池、中電綠源、地上鐵租車、卡耐新能源等多家公司的資本運作,經營業務也由傳統的智能電網領域擴展到綜合能源管理及服務、儲能業務、動力電池等領域。
1月沖刺IPO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需求增加、鈷價上漲,騰遠鈷業原本是希望能獨立IPO。去年4月,騰遠鈷業在證監會官網提交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公司擬在深交所發行不超過2533.34萬股,募集資金4.9億元,其中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3.9億元用于投向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制備和金屬鈷生產項目。
但今年1月23日,騰遠鈷業首發被否。證監會發審委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包括安全生產資格、盈利可持續性、關聯交易問題、財務報表差異以及收入確認時點變化等問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問題是業績波動較大。
根據騰遠鈷業招股書(申報稿)披露數據顯示,騰遠鈷業2014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7.06億元、5.64億元和6.22億元,2015年同比下滑約20%,而次年又同比增長約10.3%。而對應的利潤波動像過山車一般,2014年~2016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653萬元、573萬元和5039萬元,2015年同比下降約78%,2016年同比增長約780%。
安泰科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鈷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周期性行業,業績受到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巨大,這不是一個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共性特點。歷史上鈷的價格波動幅度一直比較大,雖然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精煉鈷生產和消費大國,但鈷資源短缺,鈷的價格話語權一直掌握在國際礦業巨頭手中。
“一方面,國內企業只有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到剛果(金)等資源豐富的國家獲得更多的原料,才能減緩價格波動,而不是永遠被動地接受這種壟斷的、過山車般的價格。另一方面,鈷冶煉企業仍然要加強和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同時也要提質增效、降低加工成本,以穩健的經營業績獲得市場的認可。”安泰科相關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
根據公告,騰遠鈷業100%股權預估值為人民幣39億元,科陸電子擬收購控股股東、實際控人羅潔、謝福標、吳陽紅持有的65.57%股權。若以此測算,65.57%股權的預估值為25.57億元。科陸電子方面表示,此次交易擬采取現金與股份支付相結合的方式,具體交易方式、交易價格等仍在商談中。
“(業績波動、關聯交易等)這些問題都是在我們考慮范圍內,包括會里提出的問題也會跟標的方核實,目前還只是初期工作,也只是意向性階段,需要進行盡調,包括價格、交易方式等要等盡調結果出來之后才會有進一步的考量。“對此,科陸電子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