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正極材料總產量為20.8萬噸 同比增長29.53%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正極材料總產值達417.1億元,同比增長95.1%;總產量為20.8萬噸,同比增長29.53%。其中,NCM材料產量8.6萬噸,同比增幅58.6%;LFP材料產量5.5萬噸,同比略有下滑;LCO材料產量4.5萬噸,同比增長26.8%;LMO材料產量2.2萬噸,同比增長43.9%。
2017年中國正極材料市場規模增長迅速,主要原因是:
1)2017年正極材料上游鎳、鈷鋰等金屬價格持續上漲,帶動正極材料價格上漲;
2)國內終端電動汽車與3C數碼產品持續增長,特別是電動車,直接帶動國內三元材料需求迅猛增長;
3)新補貼政策與能量密度掛鉤,使動力電池向三元電池路線發展的趨勢更明顯,刺激上游三元材料企業紛紛擴大生產;
4)2017年,國內小米、傳音等手機生產企業出口量大幅提升,帶動上游鈷酸鋰電池及其正極材料產量上升;另外國外鈷酸鋰企業逐漸減少生產,三元材料、鈷酸鋰出口到日韓增多。
2017年NCM材料在正極材料細分領域中產量同比增長最快,主要原因有:
1)2017年下游三元電芯企業新增產能釋放,三元材料采購量加大;
2)2016年初暫緩三元電池用于客車的政策使三元電池市場暫時受阻,2017年三元電池發展方向逐漸明確,產量迅速提升。
另外,2017年LFP材料產量小幅下滑,主要是2017年Q1、Q4季度大量磷酸鐵鋰材料企業出現縮產、停產,改以清理庫存為主,使總產量下滑;LCO則受國內出口量持續上漲與軟包數碼電芯企業需求量上漲的拉動,保持穩健增長。
2017年碳酸鋰價格處于高位,均價高達17萬元/噸,同時2017年鎳、鈷金屬價格持續上漲,直接帶動正極材料價格上漲。年初隨著動力電池的逐漸回暖,同時電芯企業備貨,帶動2017上半年正極材料需求強勁增長。但隨著電動汽車補貼政策實施,整車廠降價壓力增大,將成本壓力傳導至動力電池廠商及材料廠商。未來幾年,正極材料廠商也面臨降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等壓力。
責任編輯:繼電保護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