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互聯網+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行業大數據監測分析報告
能源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對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供給側改革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本報告主要包括重慶互聯網+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行業互聯網大數據發展相關情況,截止9月,重慶電力、
能源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對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供給側改革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本報告主要包括重慶“互聯網+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行業互聯網大數據發展相關情況,截止9月,重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活躍市場經營主體5231家,網絡招聘活躍崗位7936個。
一、全國固定資產投資
目前我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發展略有起伏,但總體呈平穩發展態勢。
今年3至9月,國內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固定資產投資呈波動性增長,其中3月和8月最高,累計增長2.60%。
二、重慶行業概況
(一)重慶3-9月發電量增長情況
今年3-9月發電量同比呈上漲趨勢,其中受持續高溫影響,7、8月份發電量達到最高,均超過70億千瓦時。
(二)重慶9月發電量分布
9月,重慶當期發電量為55.5億千瓦時,其中以火力發電為主,當月發電量達到30.9億千瓦時,占比56%。
隨著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污染較重的火力發電漸漸淡出市場,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市場份額逐漸提升。
(三)活躍市場經營主體區縣分布TOP10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市場規模及行業發展呈增長趨勢。
截止9月,重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活躍市場經營主體為5231家,其中渝北區以565家位居榜首。
(四)網絡招聘活躍崗位
9月,重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網絡招聘活躍崗位數7936個,其中58同城最多,達到2586個。
三、“互聯網+”產業化作用
互聯網在人與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之間,建立了便捷的信息渠道,使得諸多環節的能源體系得以優化,最終為每個人提供更好的能源服務。
結語
運用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系統,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促進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給業健康發展。
本報告主要包括重慶“互聯網+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行業互聯網大數據發展相關情況,截止9月,重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活躍市場經營主體5231家,網絡招聘活躍崗位7936個。
一、全國固定資產投資
目前我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發展略有起伏,但總體呈平穩發展態勢。

今年3至9月,國內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固定資產投資呈波動性增長,其中3月和8月最高,累計增長2.60%。
二、重慶行業概況
(一)重慶3-9月發電量增長情況
今年3-9月發電量同比呈上漲趨勢,其中受持續高溫影響,7、8月份發電量達到最高,均超過70億千瓦時。

9月,重慶當期發電量為55.5億千瓦時,其中以火力發電為主,當月發電量達到30.9億千瓦時,占比56%。

隨著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污染較重的火力發電漸漸淡出市場,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市場份額逐漸提升。
(三)活躍市場經營主體區縣分布TOP10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市場規模及行業發展呈增長趨勢。

截止9月,重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活躍市場經營主體為5231家,其中渝北區以565家位居榜首。
(四)網絡招聘活躍崗位

9月,重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網絡招聘活躍崗位數7936個,其中58同城最多,達到2586個。
三、“互聯網+”產業化作用
互聯網在人與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之間,建立了便捷的信息渠道,使得諸多環節的能源體系得以優化,最終為每個人提供更好的能源服務。

結語
運用先進的互聯網信息技術,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系統,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促進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給業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馬麗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