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效治理低電壓
赤溪鎮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寧德電網末梢,原來僅靠10千伏單回路供電,最長供電半徑48公里,每到制茶高峰期,常出現低電壓現象,加上地處雷區,一年停電多達三四十次。2014年,35千伏赤溪變電站建成,今年又配套建設
赤溪鎮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寧德電網末梢,原來僅靠10千伏單回路供電,最長供電半徑48公里,每到制茶高峰期,常出現低電壓現象,加上地處雷區,一年停電多達三四十次。2014年,35千伏赤溪變電站建成,今年又配套建設5條10千伏線路,赤溪和相鄰鄉鎮形成“手拉手”雙回路供電,供電半徑縮短到23公里內,電網故障跳閘率比去年下降90%。
這一“末梢”農配網的升級,是大數據應用的結果。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通過企業級大數據平臺技術支撐,開展配變重過載風險預警分析,優化降低配變重過載水平,在配電網低電壓及頻繁停電專項整治取得成效。
近年來,國網福建電力按照“做強主網、做優配網、做實農網”工作思路,持續加大配網投入,配網網架結構逐步優化。但是由于配網底子薄、基礎弱,以及配網項目管理不到位、配網建設質量和運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加之福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造成配網供電能力與用電需求水平的矛盾突出,特別是在迎峰度夏期間用電負荷快速增長,配變重過載、低電壓現象持續存在。
配變重過載、低電壓等現象,缺乏有效的事前預警機制,國網福建電力依托大數據平臺,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實時采集配變運行數據,關聯營銷用戶信息、設備管理信息、天氣信息等數據,采用大數據處理方法和挖掘分析技術,構建了適合福建地域、氣候、經濟發展特點,并基于單體配變的配電網重過載風險預警模型。
配變重過載預警,按照預警的周期及時效,分為中期預警和短期預警。中期預警作為專題分析,按年進行預警,主要是對每臺配變在歷史多年迎峰度夏期間負載情況進行監測分析,并從客戶全方位、資產全壽命兩個維度開展關聯分析,可為配變年度技改投資提供決策參考,減少配變發生重過載、低電壓的現象。而短期預警作為常規分析,是按周進行預警,主要根據配變在用電采集系統中的數據,分析每臺配變的負荷特性、配變容量用戶用電特性、用電結構以及不同特征的配變發生重過載的概率,識別可能出現重過載的配變,為制定迎峰度夏電網應急預案提供參考。
2015年8月,國網福建電力配變重過載預警分析應用場景正式上線試運行,通過對城區配變負荷、設備、客戶以及氣溫數據的挖掘分析,開展城網配變重過載預警分析場景應用,建立迎峰度夏期間城網配變重過載風險的中期預警模型和配變重過載風險的短期預警模型,選取影響配變重過載的海量數據,運用大數據模型建模及挖掘算法,對配變重過載、低電壓現象進行預警分析。
配變重過載預警分析應用場景上線后,識別出52臺新增重載配變、13臺新增過載配變,預警準確率超過80%。而以前開展配變重過載預警大多是以人工經驗或通過簡單閾值預警的方法進行預判,配變重過載預判的準確性只在50%左右。基于大數據挖掘技術的配變重過載預測分析,能夠更加準確、及時地預判配變重過載情況, 針對性治理低電壓,提高配網技改效率,最大程度降低配變重過載水平,保障配網供電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全面提升配網精益化管理水平。
2015年1~9月,國網福建電力已經完成配電網投資59.8億元,同比增長70.9%;今年全年,福建全省配電網投資規模預計將達88.6億元,創歷史新高,將切實提高福建配電網發展質量和效益。到今年年底,國網福建電力將消除供電半徑超40公里的10千伏線路,所有鄉鎮確保雙回10千伏及以上線路供電,屆時,依托大數據平臺,福建配網供電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

責任編輯:大云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