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華為企業通信云服務
云計算的時代,隨著IaaS、SaaS和PaaS服務模式的不斷落地,云計算對于傳統的各大軟件、硬件服務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云計算的出現打破了地域的概念,打破了傳統企業以及互聯網開發人員對于資源配置的觀點,幾乎
云計算的時代,隨著IaaS、SaaS和PaaS服務模式的不斷落地,云計算對于傳統的各大軟件、硬件服務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云計算的出現打破了地域的概念,打破了傳統企業以及互聯網開發人員對于資源配置的觀點,幾乎所有的計算和存儲資源都集中到了“云”端,用戶端將變得越來越簡單。通過虛擬化技術,“云”端的資源將被用戶以租用的方式使用,用戶不再需要自己購置和升級軟硬件。
相較于云計算對于軟、硬件的影響,云計算對通信服務業的影響更大,全球通信產業已經進入新的大融合、大變革和大轉型的發展時期。
企業通信云服務是專門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IM、視頻、VoIP、呼叫中心等通信能力的云服務。通常,要想具備類似的能力,需要完整的IT設備和網絡設備的投入,而使用企業通信云服務可以減少和降低企業與開發者的技術門檻、建設投入和開發周期,提供快速、便捷的通信解決方案。
在國外,企業通信云服務并不是個新鮮名詞,行業眾多廠商都在提供著類似的產品。在國內,企業與開發者對于企業通信云服務的功能需求熱潮也是與日俱增,在自己的應用中加入基本的通信能力已變成了一種普適性的需求。雖然在成熟度方面,企業通信云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如今,大量廠商已在這個行業中開始發力。作為企業通信行業的領導者,華為也在快速轉型,爭取在云時代占得先機,成為云通信行業的引領者。
華為自2016年初就開始著手進行企業通信云服務的布局,自9月開始,先后發布了TE10和TE20兩款云通信終端,以及云化MCU。在此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將發布華為企業云通信平臺,屆時,用戶可通過華為的合作伙伴購買虛擬會議室和端口資源,享受華為融合、云化、易用、開放的一站式企業云通信解決方案。
融合:
ž支持語音、視頻和數據等不同媒體之間的融合,能夠實現IPT、UC、CC、VC等不同業務的一站式融合。
云化:
ž支持云化、虛擬化部署,能夠按需部署,用戶可便捷擴容,同時系統具有高可靠性,可以確保用戶會議的平穩運行和安全保密。
易用:
ž云終端TE10、TE20能夠與平臺聯動,實現業務快速發放和網絡自適應;同時,支持多種類型終端接入同一平臺,為用戶帶來多終端一致體驗。
開放:
ž向上開放API,可與業務系統集成,將平臺嵌入辦公和生產流程;向下開放SDK,可面向ISV客戶端進行二次開發,使ISV客戶端具備視頻會議能力。

通過華為企業通信云服務,可實現遠程商務洽談、多地協同辦公、異地會議交流等功能,全面支撐企業通信業務。對于遠程商務洽談,華為通信云可提供跨地域跨企業間的高清視音頻交互、數據分享,完成商務洽談、業務合作;對于異地會議交流,可實現跨地域部門間的高清視音頻交互、數據分享,與會人員可進行面對面互動,高效的召開會議;對于多地協同辦公,跨地域小組或成員可運用視頻、音頻、文字消息、數據協作等多種溝通方式,產生靈感,迸發創意;對于遠程培訓,通過高清視音頻與數據分享結合,實現優質、快速、個性化的“零距離”培訓;對于遠程面試,無需煩惱旅途遙遠和服裝搭配,通過高清視音頻交互和視頻問卷,雙方快速準確做出決定。
針對不同行業,華為企業通信云服務也有著不同的應用。在教育行業,華為企業通信云可協助教育機構搭建脫離教室的虛擬在線課堂,讓知識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在醫療行業,通過遠程溝通醫患、高清護衛健康,助力醫療實現全聯接;在政務民生行業,遠程高清音視頻提升信訪效率,改善民生體驗,協助政府連民心通國運;在能源、制造、物流、交通等行業,用戶通過華為通信云,可如親臨現場般,及時、高效完成既定任務;在大眾服務行業,華為企業通信云使高清視音頻交互,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責任編輯:電小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新基建助推 數據中心建設將迎爆發期
2020-06-16數據中心,能源互聯網,電力新基建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下看電網企業數據變現之路
2019-11-12泛在電力物聯網 -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典型實踐案例
2019-10-15泛在電力物聯網案例
-
權威發布 | 新能源汽車產業頂層設計落地:鼓勵“光儲充放”,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2020-11-03新能源,汽車,產業,設計 -
中國自主研制的“人造太陽”重力支撐設備正式啟運
2020-09-14核聚變,ITER,核電 -
能源革命和電改政策紅利將長期助力儲能行業發展
-
探索 | 既耗能又可供能的數據中心 打造融合型綜合能源系統
2020-06-16綜合能源服務,新能源消納,能源互聯網 -
5G新基建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20-06-125G,智能電網,配電網 -
從智能電網到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