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九如:當前信息化建設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年初召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講話時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年初召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講話時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網絡信息是跨國界流動的,信息流引領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信息技術和產業發展程度決定著信息化發展水平,要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采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斷,高屋建瓴地闡述了當前信息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將信息化建設提高到了關乎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戰略新高度,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信息化建設工作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由此,社會各界應該加深對習近平講話精神的學習理解,提高對信息化工作的認識,在化解當前信息化工作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認真做好我國信息化工作頂層設計和未來發展規劃,推動信息化建設邁向新的階段。
認真總結分析近年來我國信息化工作具體實踐,筆者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我國信息化建設工作亟須盡快研究化解的主要問題。
理論亟須突破
過去多年,我國信息化理論研究突破不夠,導致認識局限,思想反復,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經濟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信息化牽引下的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2003年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之后,胡啟立等領導推動”三金工程”,信息化建設實現良好起步;但理論研究沒有跟上,沒有像今天這樣真正認識到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在”金”系列工程基礎設施建立以后,需要真正深化應用,遇到一些瓶頸時,就產生猶疑和徘徊;信息化投入的效率評價不清晰,其實就是缺乏理論引導,從而出現信息化不過是“錦上添花”的論調。我國過去十年經濟發展主要依靠人口紅利和全球化紅利,總體處在粗放經營階段,沒有用理論和實踐證明信息化是實現精細化管理和經營的關鍵手段。應對金融危機時,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刻不容緩,卻沒有從理論和實踐上認清,信息化是化解金融危機、推動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對于當前經濟發展眾多遺留問題的研究,至今沒有深刻認識到是因為信息化不足帶來的。列寧說,蘇維埃政權=電氣化共產主義,正是認識到了電氣化的意義,才推動當時的蘇聯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強國之一;今天我們是否可以提出:“強大復興的中國夢=信息化中國特色”?
尤其是今天,針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的論斷,應該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理論研究,應研究清楚“信息化”、“現代化”的內涵、外延、基本概念、基本指標體系,進而深入說清楚“新四化”(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關系。同時,信息化發展到今天,我們有必要深入研究信息社會的問題、信息立國的問題、與時俱進的信息觀和網絡觀等問題。只有理論突破、理論先行,才能科學制定未來發展規劃,才能更好地推動信息化實踐。
做好頂層設計
正是因為缺乏系統理論指引,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就難以設計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型,信息化建設也就沒有很好的頂層設計。過去多年,從國家,到行業,到企業,信息化要做些什么,達成什么目標,沒有清晰的指標體系。信息化戰略也必須形成系統體系:既要有長遠戰略思考和政策宣示,也要有五年規劃和每年的工作計劃;既要分步解決具體問題,還要有一個調整修正機制。當年國家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制定的《2006-2020國家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很有意義,對過去十年信息化發展產生過重要作用;但由于沒有剛性要求的年度落實計劃、沒有具體的投資規劃、項目規劃、地方規劃相銜接,執行落實打了很多折扣。尤其是國家層面沒有一個與五年經濟發展計劃相配套的信息化發展規劃,留下很多遺憾。
今天,我們制定信息化發展戰略,必須闡述清楚信息化與全面深化改革的關系:一方面未來信息化建設的健康推進,有效推進,需要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各方面深化改革,依賴于信息化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要闡述清楚信息化戰略與經濟發展戰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戰略、社會治理戰略的關系。在經濟戰略方面,信息化如何真正發揮經濟增長“倍增器”、發展方式“轉換器”、產業升級“助推器”;文化產業必須借助數字化、與互聯網融合;社會治理與服務能力提升是信息化工作的關鍵。
健全信息化工作機制
過去多年,機構頻繁調整,無法形成工作推動落實力度。最近十年信息化管理機構調整較多,從全國信息化聯系會議,到國家信息化領導工作小組;從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到國家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再到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各地頻繁適應,人員、機構還沒到位,項目還沒有開展,職能職責可能就發生變化了。機構調整太快,職能難以落實,導致信息化建設工作出現起伏。
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中央網信辦)成立以后,應盡快確定和公布其職能職責,并出臺明確意見,指導各省市盡快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門擔憂:“就怕三定拖三年,機構確定五年過去,然后新一屆政府又開始三定,很多工作無法持續開展”。
落實相關信息化建設政策
仔細梳理,最近十年有關信息化的具體政策措施出臺不少,有些政策也確實看到了信息化對于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意義,但是總體落實不夠。比如美國的上世紀就全面構建了CIO體系,從聯邦政府開始,各級政府、各行各業,到各企業,有明確的CIO職能職責,也已經非常成熟地培育和建立了CIO階層;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一些政策文件中就提到要加強CIO體系建設,但我們到現在為止還處在可有可無之中,沒有明確建立CIO制度,CIO在政府和企業的定位與角色至今沒有得到明確。比如,我們有眾多的政策強調要做好信息系統的應用,要重視工業軟件開發,但到目前為止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的信息化項目招標中,還主要是強調系統的硬件購置,一個1000萬元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如果軟件開發與應用超過200萬元就難以通過評審。再比如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商務部、國資委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到了眾多財稅政策和相關資金、基金的支持,據我了解,這些好的政策建議基本沒有實現。
我曾經認真考察研究過歐盟,尤其是英、德、法有關推動信息化的政策實施情況。他們都有一個相對長遠的20年發展藍圖和構想,有相對具體的10年規劃,有具體可操作的每年項目實施計劃。有專門的機構對每年實施的項目進行考核評價,明確哪些項目做的好,可以持續實施;哪些項目不能再做下去,應該調整;在此基礎上,他們再對5年計劃、10年規劃進行修訂和調整。不管機構調整和主管如何變化,這類工作都持續堅持。在這方面,我國各部門都是粗放管理,規劃、計劃一上墻,就不再問了,一些項目實施沒有系統的績效評估和修正;一旦機構調整和干部發生變化,很多事情更是不了了之。由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不缺政策而缺政策的執行落實。
提升自主技術和解決方案
進口買不來信息化。總體而言,我國自主研發的信息技術和解決方案不夠,一些關鍵方面滿足不了需求,阻礙了信息化的發展。
關于推動自主產業創新,以下問題需要思考解決:
一是過去多年的信息化,總體是美國技術基礎上的信息化,過去不買不行,未來10年肯定難以為繼,可以說信息化的發展路徑必須要變化,必須要調整。
二是發達國家信息技術企業具有生生不息的生態環境,中小企業創新、大企業整合并購,形成良性循環。國外已經有非常成功、成熟的做法,目前在中國這個生態環境還不夠健全。
三是要總結過去我們買不進來的東西為什么反而搞出來了?要研究市場經濟環境下如何發揮兩彈一星的創新精神?最近幾年國防軍工產業的發展突破經驗也值得總結。
四是產業發展要重視企業與企業家的問題:產業發展還要有立得起來的企業和企業家。我覺得中國的集成電路、軟件產業發展不夠理想,關鍵是沒有出現類似通信領域的任正非、PC領域的柳傳志、互聯網領域的馬化騰和馬云的人。
五是要解決應用問題,以用立業。我覺得,滿足我國現有水平的信息化建設的設備和方案是有的,是能做出來的,是可以不斷摸索走向成熟的,關鍵的是沒有人主動來用,也沒有較好的政策鼓勵大家來用。這樣也不利于自主技術的發展和突破。
此外,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創新技術的應用可能是信息化工作突破的契機,當前信息化建設需要考慮“大智移云”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即大數據的挖掘與應用,關鍵是要解決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問題;“智”即各行各業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設要有序推進,有效推進;“移”即移動互聯,要深入研究移動互聯背景下的互聯網發展政策,不能只是出臺一些堵和防的政策;“云”即云計算,國家應該出臺具體可行的云計算發展規劃,指導各行各業的云計算應用。
(作者系電子工業出版社總編輯兼副社長、本刊社長兼總編輯。本文根據作者在中央網信辦召開的“信息化戰略座談會”上的發言要點整理,經作者審定刊發。)
責任編輯:葉雨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我要收藏
個贊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曹志剛:我們期待風電成為中國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風電,能源,主力能源 -
張鈞:未來配電網內涵特征與發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電網,智能配電網,智能配電網建設研討會 -
杜祥琬:創新觀念,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0-09-28能源,創新,觀點
-
PPT丨王繼業:電力系統儲能發展與挑戰
2020-10-14儲能,電力儲能,儲能應用 -
奮斗姿態書寫人生底色 銀隆儲能“小哥哥”的職場進擊姿勢
2020-10-12銀隆新能源,儲能,新能源汽車 -
鄒驥:通過發展清潔能源 提高中國公信力
2020-06-28鄒驥,清潔能源,綠色低碳能源
-
習近平:持續增強電力裝備、新能源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
2020-11-02電力裝備,新能源,通信設備 -
重磅 | 發改委發文7月起電價降5%
2020-06-29國家發改委,企業,用電成本,電費 -
李克強:放寬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 推動建立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
2019-10-12配售電業務市場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