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第一、天合第二 IHS markit公布十大晶硅組件企業排名
據pv-magazine報道,日前第三方研究機構IHS market公布了2017年前十大晶硅制造企業排名,這一排名是基于2017年的生產數據所得。前十大企業分別是: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韓華QCELLS、晶澳太陽能、隆基綠能、協鑫集成、東方日升、英利和騰暉光伏。
2016年,在供應過剩的沖擊下,這些制造商得以利用穩定的價格和強勁的需求來改善自己的地位,并計劃進行大規模產能擴張。
GTM Research太陽能市場高級分析師杰德•瓊斯(JadeJones)認為,2017年的組件市場對供應商更為有利。“中國地區的強勁需求,以及東南亞市場由于201條款的威脅而出現的供應緊張,使得供應商獲得了良好的利潤率。”
晶科能源在2017年保持了其作為最大組件制造商的地位,產量超過6.5吉瓦,比去年增加了1吉瓦的容量。 盡管如此,晶科毛利潤卻從人民幣38.7億元(5.83億美元)下降到人民幣29.9億元(4.51億美元),下降了22.7%。 晶科方面表示,利潤下滑的原因是組件價格下降和材料成本的上漲。
2017年對于前五家制造商來說是穩定的一年。 雖然晶科和其他組件制造商能夠毫不費力地消化這些較低的利潤率,但在另一端卻有人員傷亡。 英利排名第九,2017年全年出貨量超過3吉瓦。盡管如此,公司凈虧損5.1億美元,負債總額為32億美元。
6月末,英利收到了紐交所撤除其美國存托股票的交易通知,英利回復將不會對退市決定提出申訴,退市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晶澳太陽能宣布完成與控股母公司的合并交易,正式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并成為私有公司。
在上述十大晶硅組件企業中,僅晶科和韓華仍在美股堅守。2017年底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以18.47美元收購在外普通股,被業內視為阿特斯從納斯達克退市的信號。
技術趨勢:雙面/半片/PERC/HJT/IBC
近年來,單晶技術發展迅猛,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在第三批光伏應用領跑者項目招標中,單晶產品(含單面和雙面技術)占比超過6成。
去年排名第九的隆基綠能一路攀升至第五名。由于該公司僅生產單晶硅產品,被視作市場偏好的標志,隆基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規模經濟,縮小與其他品牌產品的價格差距。
在技術方面,制造商們將重點放在減少電池和組件的損耗上。半切電池技術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其他創新技術還需等待時機,如雙面、多主柵以及疊瓦組件。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這些技術中的大多數已為人所知多年,但直到最近它們才開始成為主流,并逐漸發展成為大規模生產。在未來三年內,雙面和半片電池組件結合新的技術,如鈍化發射極后接觸(PERC)或包括異質結的n型技術(HJT)和交叉背接觸(IBC),將有機會占據組件市場的重要份額。
“盡管制造成本和高效率組件的價格相對較高,但對高效率產品的需求仍在逐年增加,“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除了政策驅動因素,例如中國的光伏領跑者計劃外,日本,美國以及許多歐洲國家等高端市場的大多數住宅和小型商業細分市場也需要高效率的產品。”
市場驅動力
中國在供應和需求方面都是主要參與者。IHS Markit的高級分析師Karl Melkonyan解釋說:“在2017年,中國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頂峰,約為53%。組件制造商繼續擴張,在2017年將新增近1000萬千瓦的產能。
2017年中國的安裝熱潮導致供應鏈進一步出現供應短缺,進而保持了價格穩定和產能擴張。“在2017年,中國的需求遠遠高于組件制造商的預期,因此整個供應鏈上都有大量新增產能,”獨立分析師科林•林解釋道,“中國制造商還沒有做好迎接這種繁榮的準備。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多晶硅、晶圓片和其他組件材料的供應鏈進一步出現短缺。”
盡管供應緊張,但中國的制造商能夠跟上需求增長的步伐,“2017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中國在上游供應鏈的產量方面實現了異常高的增長率。根據中國光伏產業協會的數據,組件產量增加了43%。 這表明大約80%的國內組件產量都在中國境內。”
2018光伏電池片/組件企業擴產項目
責任編輯:蔣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