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季|“去產能”部分行業就業景氣指數翻倍 企業重啟“萬人招聘”謀轉型
當得知陜煤化集團的招聘信息后,位于陜西漢中的應屆畢業生小孟迅速填寫完應聘人員登記表,并發送至報名郵箱。
當前正值一年一度的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季,大型國有企業依然是很多畢業生的熱門選擇。
但對陜煤化集團而言,與前兩年“分流安置職工”不同,這次是制定了“萬人行動計劃”:從2018年到2022年,陜煤集團將采取校園招聘和社會化選聘的方式招錄一萬人。其中,2018年的校園招聘人數多達2800余人。
隨著2016年、2017年兩年“去產能”工作的超額完成,煤炭、鋼鐵價格上漲,企業效益提升,“去產能”讓眾多傳統能源企業度過了前些年的困難時期。提高產能供給質量已成為2018年去產能工作的主攻方向。
和產能升級一樣,這些傳統企業也寄望通過實施人才戰略,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從人員“分流”到大舉招人
陜煤化集團的招聘公告顯示,需求專業除了煤炭相關專業外,還包括了化工、材料、裝備制造等專業,具體涉及采礦、煤化工、電子交易平臺等多個職位。
數據顯示,2018年招聘高校畢業生總數2841人。2017年陜煤化集團校園招聘610人,而2015年該公司面向校園招聘人數只有88人。
2018年除了招聘人數大幅增加外,陜煤集團對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崗位比例也在加大,40多個崗位明確要求博士研究生學歷。
“今年這么大的招聘規模,在最近幾年的確是首次。”陜煤化集團辦公室一位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2016年以來公司分流安置員工5萬人,清理了大量“勞務工”,在冊員工減少了近2萬人,僅陜煤化集團下屬陜鋼集團就壓減了員工8000余人。
“以前外界認為陜煤就是一個煤炭開采企業,現在要向高端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該人士表示,今年招聘的職位中也涉及到公司的智能化無人開采、煤制油、煤制烯烴、裝備制造等產業。按照陜煤集團的目標,公司計劃到2020年,讓具有一本及以上學歷的黨建及經營管理員工達到80%以上。
該人士認為,像公司一些礦井實施的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對進入地下開采煤礦的工人需求減少了,但相應的對監測、遠程控制等技術人才需求增加。
按照陜煤集團董事長楊照乾的理念,通過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希望把公司從傳統能源企業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清潔能源供應商、新材料與高端制造服務商,走出一條“以煤為基、能材并進,技融雙驅,蛻變轉型”的發展之路。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煤炭、鋼鐵行業通過實施去產能政策,已經分流安置職工110余萬人?,F在,很多煤炭、鋼鐵企業也迫切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
記者注意到,隨著行業景氣度和企業效益的提升,諸如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兗礦集團、河北鋼鐵集團、沙鋼集團等煤炭鋼鐵企業在2018年校園招聘人數上都遠超前幾年。
山西省一家大型煤炭企業黨委宣傳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的校園招聘已經結束,今年招聘人數和往年相當,但更注重高質量人才的引進,這樣的底氣與近兩年煤炭企業效益增強是分不開的。
3月27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了《2017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煤炭行業超額完成年初提出的1.5億噸目標任務;據相關部門數據,2016年以來累計完成煤炭去產能5億噸以上。受益于去年煤價大漲,90家大型煤企2017年利潤大增4.5倍。
從行業統計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和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能源礦產冶煉、電力等傳統行業依然排在就業景氣較差行業前列,相較于新興產業,這些企業的用工需求仍較為低迷。
但是,相比于一年前,這些傳統行業的就業景氣度已經明顯提高,部分行業就業景氣指數幾乎翻倍。智聯招聘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能源礦產冶煉的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為0.61,去年同期為0.32;電力電氣的該指數為0.94,去年為0.56;石油化工該指數為0.75,去年同期為0.36。
當得知陜煤化集團的招聘信息后,位于陜西漢中的應屆畢業生小孟迅速填寫完應聘人員登記表,并發送至報名郵箱。
(來源: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作者:王力凝)
當前正值一年一度的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季,大型國有企業依然是很多畢業生的熱門選擇。
但對陜煤化集團而言,與前兩年“分流安置職工”不同,這次是制定了“萬人行動計劃”:從2018年到2022年,陜煤集團將采取校園招聘和社會化選聘的方式招錄一萬人。其中,2018年的校園招聘人數多達2800余人。
隨著2016年、2017年兩年“去產能”工作的超額完成,煤炭、鋼鐵價格上漲,企業效益提升,“去產能”讓眾多傳統能源企業度過了前些年的困難時期。提高產能供給質量已成為2018年去產能工作的主攻方向。
和產能升級一樣,這些傳統企業也寄望通過實施人才戰略,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從人員“分流”到大舉招人
陜煤化集團的招聘公告顯示,需求專業除了煤炭相關專業外,還包括了化工、材料、裝備制造等專業,具體涉及采礦、煤化工、電子交易平臺等多個職位。
數據顯示,2018年招聘高校畢業生總數2841人。2017年陜煤化集團校園招聘610人,而2015年該公司面向校園招聘人數只有88人。
2018年除了招聘人數大幅增加外,陜煤集團對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崗位比例也在加大,40多個崗位明確要求博士研究生學歷。
“今年這么大的招聘規模,在最近幾年的確是首次。”陜煤化集團辦公室一位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2016年以來公司分流安置員工5萬人,清理了大量“勞務工”,在冊員工減少了近2萬人,僅陜煤化集團下屬陜鋼集團就壓減了員工8000余人。
“以前外界認為陜煤就是一個煤炭開采企業,現在要向高端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該人士表示,今年招聘的職位中也涉及到公司的智能化無人開采、煤制油、煤制烯烴、裝備制造等產業。按照陜煤集團的目標,公司計劃到2020年,讓具有一本及以上學歷的黨建及經營管理員工達到80%以上。
該人士認為,像公司一些礦井實施的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對進入地下開采煤礦的工人需求減少了,但相應的對監測、遠程控制等技術人才需求增加。
按照陜煤集團董事長楊照乾的理念,通過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希望把公司從傳統能源企業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清潔能源供應商、新材料與高端制造服務商,走出一條“以煤為基、能材并進,技融雙驅,蛻變轉型”的發展之路。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煤炭、鋼鐵行業通過實施去產能政策,已經分流安置職工110余萬人?,F在,很多煤炭、鋼鐵企業也迫切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
記者注意到,隨著行業景氣度和企業效益的提升,諸如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兗礦集團、河北鋼鐵集團、沙鋼集團等煤炭鋼鐵企業在2018年校園招聘人數上都遠超前幾年。
山西省一家大型煤炭企業黨委宣傳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的校園招聘已經結束,今年招聘人數和往年相當,但更注重高質量人才的引進,這樣的底氣與近兩年煤炭企業效益增強是分不開的。
3月27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了《2017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煤炭行業超額完成年初提出的1.5億噸目標任務;據相關部門數據,2016年以來累計完成煤炭去產能5億噸以上。受益于去年煤價大漲,90家大型煤企2017年利潤大增4.5倍。
從行業統計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和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能源礦產冶煉、電力等傳統行業依然排在就業景氣較差行業前列,相較于新興產業,這些企業的用工需求仍較為低迷。
但是,相比于一年前,這些傳統行業的就業景氣度已經明顯提高,部分行業就業景氣指數幾乎翻倍。智聯招聘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能源礦產冶煉的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為0.61,去年同期為0.32;電力電氣的該指數為0.94,去年為0.56;石油化工該指數為0.75,去年同期為0.36。

責任編輯:售電小陳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炷潦┕ろ樌瓿?/a>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能源轉型進程中火電企業的下一程
2020-11-02五大發電,火電,煤電 -
資本市場:深度研究火電行業價值
2020-07-09火電,火電公司,電力行業 -
國家能源局印發2020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從嚴控制、按需推動煤電項目建設
2020-06-29煤電,能源轉型,國家能源局
-
高塔技術助力分散式風電平價上網
2020-10-15分散式風電,風電塔筒,北京國際風能大會 -
創造12項世界第一!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組網成功
2020-06-29?清潔能源,多能互補,風電 -
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集體默哀儀式
2020-04-08桂山風電項目部組織
-
國內最高額定水頭抽蓄電站2#引水上斜井滑模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
2020-10-30抽水蓄能電站,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水力發電 -
今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內不再審批和新建小水電站
2020-06-29小水電,水電站,水電 -
3.2GW!能源局同意確定河北新增三個抽水蓄能電站選點規劃
2020-06-29抽水蓄能,抽水蓄能電站,國家能源局
-
重新審視“雙循環”下的光伏行業
2020-11-02光伏行業,光伏技術,光伏出口 -
官司纏身、高層動蕩、工廠停產 “保殼之王”天龍光電將被ST
2020-09-11天龍光電,光伏設備,光伏企業現狀 -
央視財經熱評丨光伏發電的平價時代到了嗎?
2020-08-24儲能,光伏儲能,平價上網